热区蚕桑基地建设项目报告书内容摘要:

蚕具进行清洗,后用漂白粉、福尔马林等全面彻底消毒。 在养蚕中,根据蚕体各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创造一个适应蚕体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做到良桑饱食、适温适湿、消毒防病贯穿全过程,使蚕体健康生长发育,达到蚕茧高产优质的目的。 抓好典型示范户建设。 抓好典型户建设,从而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效果。 高良乡纳发田村的陶永明户,有桑园 3 亩,全年养蚕 9 张,产 茧360kg,产值 元;五龙乡新庄科村委会的伏林户有桑园 亩,全年养蚕 7 张,产茧 276kg,产值 元;龙庆乡阿那黑村委会的何存贵户有桑园 8 亩,全年养蚕 20 张,产茧 703kg,产值 元。 这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相邻的村民纷纷主动积极地要求栽植桑树。 树立典型带动茧丝绸产业发展的这一做法我们将继续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前期实施情况 2020 年县人民政府下达全县栽桑 2500 亩的任务,在项目领导 8 小组和技术组的认真组织下,在 2020~ 2020 年试验示范影响下,很多群众看到了蚕桑业是一个高效益、高产出的产业,千家万户均扩大种植面积,热区桑园面积累计达到 5077 亩,其中龙庆乡2735 亩,高良乡 1865 亩,五龙乡 477 亩。 据收茧结果统计,最高亩产 120 千克,产值 2760 元,平均亩产 千克鲜茧,产值 1631元。 5077 亩蚕桑让农民新增收益 万元(详见统计结果表)。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效益分析: 2020~ 2020 年共示范推广 5077 亩,按农业部科技司 1991 年规定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保收系数按 计, 折合 4570 亩,培训费 3 万元,栽植桑树前,每年种植玉米总收入约 122 万元( 5077 亩 200kg/亩 元 /kg≈ 122 万元),其它无多耗费用。 ①新增总产量 = 千克 /亩 4570 亩 = 吨 ②新增总产值 = 吨 万元 /吨 = 万元 ③新增纯收益 =— ( 3++122) =551 万元 ④投资收益率 = : 5 1 万元万元 ⑤推广成效率 = % 亩亩 ⑥农民得益率 = :17 2 . 4 5 万元 万元 ( 2)间接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培养锻炼了县、乡、村农业科技人员,巩固了栽桑养蚕技术,为 2020 年热区累计 7000亩栽桑养蚕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二是在结构调整中闯出了一条“公司 +农户 +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为 神农 县热区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三是提高了农民科学栽桑养蚕素质,为今后大力发展热区蚕桑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社会效益 9 每两亩桑园需要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热区 5077亩桑园,可解决 2540 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可促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及万元增收计划的有效落实,并提供产业 支撑。 (三)生态效益 桑园栽植后,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良性化,同时每年可为农户提供 5000吨的桑条作燃料,大量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植被的破坏。 总之,开发热区蚕桑对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都有积极作用。 开发热区蚕桑生产既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需要,又符合国家产业开发政策。 多年的实践表明,开发热区蚕桑业在当地农村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产业项目。 同时,蚕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就业门路,有利于农村社会稳 定。 此外,蚕桑生产有极佳的生态效益,整个蚕桑生产过程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神农 县农业局蚕桑站 二 00 六年九月五日 10 2020 年 神农 县热区蚕桑生产情况汇总表 乡(镇) 村委会 栽桑面积(亩) 养蚕张数(张) 总产量(吨) 总产值(万元) 龙庆 阿那黑 2511 5388 下 寨 224 312 小 计 2735 5700 高良 纳 厦 406 580 雨 厦 594 816 便 料 865 1188 96 小 计 1865 2584 五龙 新庄科 205 424 牛 尾 272 292 小 计 477 716 合 计 5077 9000 11 蚕桑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调研组 2020 年 10 月 14 日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 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 2020 年10 月 13 日至 14 日,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蚕桑办和相关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汇报、 交流座谈 、现场 走访 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2020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被列为“ 云南省蚕茧核心基地县 ”的战略机遇,严格 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规模抓重点、集中连片上水平、依托龙头带农户、创新技术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 以农 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