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户小额贷款调查报告内容摘要:

级评定的方式,并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使农户在规定的信用额度范围内随时可以获得贷款。 这种贷款方式对于农户来说,简化了贷款手续,免除了传统商业贷款活动中借款可能发生的公证费、资产评估费、招待费等,也不需要承担国际经典小额贷款模式所涉及的强制储蓄成本、缴纳小组基金的成本、频繁参加小组会议和频繁还款的交通成本及机会成本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克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贷款博弈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 其次,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支持“三农”中坚金融力量的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 —— 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 三大矛盾 (一) 日益扩大的信贷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 2020 年底,全国信用社不良贷款 5147亿元,占总贷款额的 37%,已由 19542 家信用社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 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 央行为弥补信用社贷款资金的不足,采取了输血型的再贷款,但资金规模远不能 满足,而且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处于试行阶段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确实还需要时间和勇气。 从资金需求方面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成功运行,是解除我国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最佳途径。 一方面说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资金不再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许多由于获得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而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农户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活广告,在这种示范效应 下,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农户肯定会有越来越多。 随着该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会越来越大。 (二) 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贷款 期限。 目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未能建立起一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满足农户多方面需求的有效机制。 由于农信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现阶段农户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央行的支农再贷款,而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为 6 个月、 9 个月,最长为一年,并规定不得展期。 其次是贷款 利率。 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借贷双方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如果利率过低,小额信用贷款又会再次成为寻租的对象,中低收入农户又会面临再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