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某轮毂公司新建年产100万套汽车铝合金轮毂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摘要:
相对密度 (空气: 1): ——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15 2)危险特性 硫酸本身虽然不燃,但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有强烈刺激性和吸水性。 遇水发生高热而爆炸。 与许多物质、特别是木屑、稻草、纸张等基础猛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钾、雷酸钾、硝酸、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能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遇金属即反应产生氢气。 3)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1)理化性质及标识 危险货物编号: 82020 UN 编号: 1823固体; 1824溶液 闪点 (℃ ): —— CAS No: 1310732 爆炸下限 [% (v/ V)]: —— 爆炸上限 [% (V/ v)]: —— 熔点 (℃ ): 42℃ 沸点 (℃ ): 86℃ 相对密度 (水 =1): 相对密度 (空气: 1): —— 溶解性:易溶于水。 2)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 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可燃物,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 具有强腐蚀性。 16 3)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理化性质 及标识 危险货物编号: 82020 UN 编号: 1823固体; 1824溶液 闪点 (℃ ): —— CAS No: 1310732 爆炸下限 [% (v/ V)]: —— 爆炸上限 [% (V/ v)]: —— 熔点 (℃ ): 318. 4℃ 沸点 (℃ ): 1390℃ 相对密度 (水 =1): 2. 12 相对密度 (空气: 1): ——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2)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遇 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3)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理化性质及标识 危险货物编号: 32197 UN 编号: 1866 17 闪点 (℃ ): 44℃ CAS No: 23969060 爆炸下限 [% (v/ V)]: 12 爆炸上限 [% (V/ v)]: —— 熔点 (℃ ): 145~ 155℃ 沸点 (℃ ): 相对密度 (水 =1): 2. 12 相对密度 (空气: 1): —— 溶解性:溶于丙酮、乙二醇、甲苯等。 2)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3)健康危害 接触本品主要危害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 皮炎有时伴有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制备和使用环氧树脂的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灼痛、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病症等。 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甲烷 1)理化性质及标识 危险货物编号: 21007 UN 编号: 1971 闪点 (℃ ): 188℃ CAS No: 74828 爆炸下限 [% (v/ V)]: 5% 爆炸上限 [% (V/ v)]: 15% 熔点 (℃ ): — 182℃ 沸点 (℃ ): ℃ 相对密度 (水 =1): 相对密度 (空气: 1):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18 2)危险特性 遇明火容易燃烧爆炸,不完全燃烧时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人中毒,室内长时间燃烧天然气,容易造成缺氧,导致人出现头晕、头痛、恍惚、步态不稳、呼吸困难。 气体密度大,易向低洼处聚集和扩散,遇到火源形成二次灾害。 3)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的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的那个空气中的甲烷达 25%30%时,可以引起头疼,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心跳失调,若不及时撤离,可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品可冻伤。 1)理化性质及标识 危险货物编号: 21006 UN 编号: 1053 闪点 (℃ ): 188℃ CAS No: 74828 爆炸下限 [% (v/ V)]: % 爆炸上限 [% (V/ v)]: % 熔点 (℃ ): ℃ 沸点 (℃ ): ℃ 相对密度 (水 =1): 相对密度 (空气: 1):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2)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 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19 3)健康危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短期内吸人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1)该项目下列作业岗位及车间存在触发火灾爆炸危险因素: ①涂装作业;②供暖设备天然 气的使用 ;③ 变配电所及电源配线;④ 熔化车间; ⑤铸造车间;⑥热处理车间;⑦空压机站 2)涂装作业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 1)涂装作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 2)在调漆和涂漆时,油漆及其稀释剂挥发出的可燃蒸气,厂房内通风不良,会在厂房内积聚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或引爆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3)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当,引燃易燃、可燃物导致火灾事故。 ( 4)涂装作业过程中因包装破损、违章拆装,通风不良等,挥发的可燃蒸汽在厂房内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5)违章动火作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 6)静电涂装时没有遵守操作 规程,易产生防电火花。 3)天然气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 1)天然气是易燃物质,如天然气从管道、阀门等处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激发能源就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20 ( 2)天然气在使用时,与空气混合配比不当,造成燃烧火焰熄灭,天然气泄漏,遇高温物体或再次点燃后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 3)天然气管道由于腐蚀、碰撞等形成损坏,造成管道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到着火源与引爆能,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 4)在有天然气存在的区域实施动火作业,可能导致天然气的爆炸燃烧造成火灾。 6)熔炼炉爆炸危 险因素分析 ( 1)物料潮湿含水 ( 2)煤气不完全燃烧 ( 3) 工具潮湿 ( 4)炼炉熔炼结束后未及时清理,混入其它杂质或可燃物 7)热处理炉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 1)不符合设计与制造规范或工作人员违章操作或误操作。 ( 2)连续热炉处理的工件表面含有油污,淬火油槽的油蒸气进入炉膛和空气混合后将形成爆炸气氛,遇明火或通电时就会产生爆炸。 ( 3)热处理炉封闭性不好,用水隔层进行冷却时,水漏到炉膛里时,炉膛温度很高,会引起爆炸。 ( 4)工人违章操作,可能会引起火灾。 灼烫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1)该项目下列作业车间存在触发灼烫 伤害危险因素: ①熔化车间;②铸造车间;③热处理车间 21 2)灼烫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 1)接触高温汽水,如熔炼炉、热处理炉等压力容器爆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或高温汽水意外泄露(包括熔炼和铸造过程中,高温液体飞溅等)。 ( 2)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高压蒸汽喷出。 ( 3)电气设备间的短路及其他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 ( 4)工作人员未佩戴劳动保护用品进行熔炼,铸造等高温作业。 ( 5)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灼烫。 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有铸造、切冒口、抛丸、机械加工、动平衡检测、包装等工艺,需要用到低压 铸造机、喷砂机、去冒口设备、加工设备,自动包装机,数控车床等设备,会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由于机械设备的转动、移动和剪切部分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总称。 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 ( 1)若机床安全防护罩、栏、电气连锁等装置存在缺陷,易产生对人的绞、碰、碾、割等机械伤害。 ( 2)若运动的机器零件、工具、工件受力飞出,易产生对人的机械打击伤害。 ( 3)若机械设备没有配置必要的紧急停车等安全装置,则会因为观察不到或操作失误等紧急情况,而不能快速 停车,以致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 4)若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未划定工作区域或设置防护罩、网或防止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易发生碰撞伤害。 22 2)旋转机械危险因素分析 ( 1)若旋转机械设备的加工零件未夹紧,高速旋转的工件飞出击伤人,造成事故。 ( 2)若机械设备的对向旋转部件咬合面(如齿轮、双向旋转的滚轮等)无防护罩,易造成对人的绞、碾等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 3)若机床旋转的卡盘、工件圆周方向有突出部分或毛坯工件边缘飞刺部分,且没安装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栏杆,易发生卷入等伤害事故。 ( 4)若金属切削机床没有设 置可靠的挡屑或断屑装置,形成的切屑对人有伤害的危险。 2)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人机学原理 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人机学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控制器件设置的位置不当。 ( 2)控制状态设置不当。 ( 3)操作手枪、手柄操作力过大。 ( 4)操纵器件安装高度不当。 ( 5)不适当的工作面照明。 中毒窒息危险因素分析 该厂的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涂装线喷枪等进行涂装作业,可能引起中毒窒息危险。 中毒窒息危险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不注意通风。 ( 2)工作人员未按要求带防毒面罩。 23 ( 3)未按操作规程作业。 起重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该厂车间使用吊车,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在起重作业中由于以下因素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1)重物(吊具)坠落形成物体打击 2)挤压碰撞 3)吊物起吊或摆放不稳发生倾倒 4)起重工及其他操作人员未戴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5)吊运中突然停电。 触电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1)该项目下列场所具有触电伤害危险: ①变配电所;②用电设备使用场所;③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使用场所。 2) 电气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 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害等隐患。 ( 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接地装置或接零、接地不良、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等,使安全措施失效。 ( 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 24 ( 4)屏护、遮拦不完善,导致作业人员碰触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 ( 5)电气作业人员未按要求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 ( 6)手持式电动工具、小型移动式用电设备和插座回路未按照规定在电源侧加装漏电保护器,易造 成触电伤害事故。 3) 电伤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 1)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 ( 2)误操作引起短路。 ( 3)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 ( 4)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 车辆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该厂运输采用汽车运输,由社会运输力量承担,厂内运输主要采用叉车运输。 在将原料、产品运进、运出过程中,均需使用车辆,车辆伤害的发生原因如下: ( 1)车辆在进、出生产车间及倒车、转向时,因车速过快、转弯过急,照明不足、视线不清,无鸣笛警示、无转向指示、司机疲劳、瞭望不够或与作业人员指 挥配合失误等,均会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 2)因驾驶速度过快或标识不清、道路宽度、转弯半径不符合要求,通道不畅、回车空间狭窄,遇有雨、雾、霜、雪天路面湿滑,易造成车辆打滑、调头而发生事故。 ( 3)因装车物件摆放不稳,使载重量偏。沈阳某轮毂公司新建年产100万套汽车铝合金轮毂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相关推荐
分析 ( 1)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势必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提 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 诸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
的递交截止时间之前,以书面形式向采购单位递交修改或撤回其 投标 文件的通知。 在递交 投标 文件截止时间以后,不能更改 投标 文件。 供应商的修改或撤回通知,应按本须知规定编制、密封、标志和递交,并标明“修改”或“撤回”字样,修改的内容为 投标 文件的组成部分。 根据本须知的规定,在 招标 文件递交截止日期与 投标 文件中规定的有效期终止日之间的时间内,供应商不能撤回其递交的 投标 文件。
(有时简称 POP music)翻译过来的,流行音乐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泛指一种通 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音乐听众的音乐,亦称为通俗音乐。 [1]它的发展来 3 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等几个西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类似流行音乐的城市音乐就在内地基本上消失了,而这时的香港和台湾则成为了它们继续发展的主要阵地。 1978
照给定的顺序开展工作,尤其是各检查验收程序,以及应当办理的有关手续。 ( 2)水平构件的施工顺序 在 框架 结构中,竖向构件的定位放线工作结束后,紧接着就 进行水平构件的定位放线工作。 当竖向构件施工的同时,水平构件的支架搭设等工作就可以插入,只要从中间向四周进行,留出竖向构件的工作面即可。 由于部分梁的高度较大,因此梁底模铺设完毕,梁筋绑扎好后,应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侧模支设及加固
量 ( 2)计算进给量 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当刀杆尺寸为 16*25mm2ap≤ 3mm 以及工件直径为 121mm 时。 f= 按 CK3220 卧式双轴数控车床说明书取 f=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按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 T=60min) . V=Cv/(Tm*ap xv*f yv) *kv 其中: Cv=242 xv= yv=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