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90后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的性别研究内容摘要:
,( 4) :84~86。 ?2? 尹丽丽 . 大学生短信语言的性别差异 [D].北京林业大学 .2020 年。 ?3? Tasuku Igarashi, Jiro Takai and Toshikazu Yoshida.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 Network Development via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es: Focusing on Gender。 ?4? 倪桓 .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20,第 9 页。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3 页 获得 90 后不同性别对手机短信的使用情况。 ( 1)人际交往方式选择。 包括 对 短信使用数量、 在 倾诉烦恼、拒绝请求和道歉时选择的人际交往方式 的调查。 ( 2)短信交往动机。 主要 包含 对发短信 是为了获取信息还是表露自己的情况的调查。 ( 3)短信交往语言表达。 包含对短信内容长短、语气词使用和对称呼“亲”的反应的调查。 ( 4)对特定短信的反应。 包含对非原创的祝福短信和连环短信的态度的调查。 ( 5)短信交往对日常人际互动的影 响。 包含对长时间接收不到短信会不会感到不适应而下意识地查看手机以及人前和短信中的表现是否一致的调查。 通过问卷收集,有效问卷数量 200 份,有效率 100%。 其中男女性别分布为男性 105 人,女性 95 人。 所有问卷回收后,本研究利用 SPSS 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 主要采用频次分析、交互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别 对 各项假设进行检验,以了解其是否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 访谈法: 主要是结构性访谈, 首先确定详细的访谈提纲,然后 笔者根据不同性别、身份、学科背景等因素等量选取 16 名 90 后进行 面对面的采访 ,由于 客观原因 ,有的被访者无法直接采取面对面或 电话 的形式 交谈,所以 个别 样本 只好采用 的 方式进行采访。 最后收集各位被访者的访谈记录进行认真整理和归纳分析,与假设进行比对检验。 研究假设 在人际交往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倾向于打电话而女性更倾向于发短信); 短信交往的动机存在性别差异; 短信交往的语言表达存在性别差异; 对特定短信如祝福短信或连环短信的看法没有差异; 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短信 焦虑 ”,在自我表露上存在一定差异。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4 页 第二章 人际 交往方式选择 及 短信交往 动机 比较 人际交往方式选择 短信使用数量 :女生多于男生 Q18性别 * Q4一个月发多少条短信 Cross tabulation Q4一个月发多少条短信 Total 50条及以下 51~100条 101~200条 200条以上 Q18性别 男 Count 55 43 5 2 105 % within Q18性别 % % % % % 女 Count 5 19 36 35 95 % within Q18性别 % % % % % Total Count 60 62 41 37 200 % within Q18性别 % % % % % 表 21 每月发送短信数量性别差异 表 22 人际交往方式(电话 /短信)选择性别差异 通过调查显示,有 %的男生一个月发短信的数量 在 100条 以下 ,有 %的女生一个月发短信的数量在 100条以上。 再将发短信与打电话相比,有 %的男生更乐于打电话,而 %的女生 更乐于发短信。 通过访谈,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 8Q18性别 * Q1更喜欢电话还是短信 Cross tabulation Q1更喜欢电话还是短信 Total 打电话 发短信 Q18性别 男 Count 100 5 105 % within Q18性别 % % % 女 Count 7 88 95 % within Q18性别 % % % Total Count 107 93 200 % within Q18性别 % % %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5 页 名男生中有 7名在人际交流中更倾向于打电话, 8名女生都更喜欢发短信。 而且 8名男生中有 5名一个月发短信少于 50条, 8名女生中除一名中学生不超过 50条外,其余都在150条以上。 从短信数量上看,女生 发的短信明显多于男生。 Correlations Q1更喜欢电话还是短信 Q4一个月发多少条短信 Q1更喜欢电话还是短信 Pearson Correlation 1 .708** Sig. (2tailed) .000 N 200 200 Q4一 个月发多少条短信 Pearson Correlation .708** 1 Sig. (2tailed) .000 N 200 200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2tailed). 表 23 每月发短信数量与人际交往方式选择相关分析 通过将发短信的数量与更喜欢打电话还是发短信两个变量相比, Sig.< 则表示这两者存在相关。 $a1*Q18性别 Cross tabulation Q18性别 Total 男 女 为何打电话 a Q2为何打电话 T1短信浪费时间 Count 48 4 52 % within Q18性别 % % Q2T2不愿意打字 Count 27 0 27 % within Q18性别 % .0% Q2T3短信说不清楚 Count 70 7 77 % within Q18性别 % % Q2T4其他 Count 3 0 3 % within Q18性别 % .0% Total Count 100 7 107 Percentages and totals are based on respondents. a. 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 表 24 选择打电话的原因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6 页 调查表明男生更偏向于打电话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发短信说不清楚而且浪费时间。 同时在访谈中 被访者 也认为 发短信太麻烦,打字慢而且表达不清楚问题。 例: 笔者:在平常与人交流中,你更喜欢打电话还是发短信。 男:打电话,我觉得短信只是一种间接载体,远没有真真切切听到对方的声音获取对方 的情感流露这种直观的表现来得实在。 发短信不利于我对事情的判断,打电话我就可以通过对方的语言变化、声音、还有表达的东西来更好地掌握对方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处理事情。 由此看来,男生喜欢打电话是因为电话交流能够让双方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只是缺少了面部表情的互动,打电话能通过声音的变化辨识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 一条短信的内容是浓缩的,往往不能传递双方的语气和情绪,短信交流会在双方之间造成某种隔膜, 稍不注意,打出错别字或受到语言多义性的影响,则会导致双方对 信息 理解的偏差 , 最终造成传 播隔阂。 $a2*Q18性别 Cross tabulation Q18性别 Total 男 女 为何发短信 a Q3为何发短信 T1节约时间 Count 1 12 13 % within Q18性别 % % Q3T2比直接说话更简洁 Count 3 58 61 % within Q18性别 % % Q3T3为了避免和不熟的人说话 Count 1 60 61 % within Q18性别 % % Q3T4其他 Count 0 8 8 % within Q18性别 .0% % Total Count 4 88 92 Percentages and totals are based on respondents. a. 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 表 25 选择发短信的原因 女生更偏向于发短信的原因是她们认为短信 可以避免和不熟悉的人说话,而且比直接说话更简洁。 访谈中 女生 也 认为发短信与打电 话或见面相比可以避免尴尬的场景,而且短信中的表现也 更轻松和随意, 甚至有女生在短信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不会选择更直接的电话联系,而转向 交流。 例: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7 页 笔者:在平常与人交流中,你更喜欢打电话还是发短信。 女:发短信,感觉这样能表达得更好一些,也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尴尬。 打电话说不出口的就会用短信。 女生 选择短信 的 主要目标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少的交谈来把信息传递出去。 虽然在发短信时为了尽可能表达清楚需要打很多字,但是细腻而含蓄的女生愿意去这样做。 女生与男生相比,她们更加礼貌而婉转一些,她们认为打电话在说主要事情之前和之后还有必要与对方寒暄几句,这与发短信直截了 当表达意思相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同时,发短信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既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样一种视觉与听觉的隐匿可以让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控制自我表露。 女生为了避免与不熟悉的人说话,不愿意将自身过多的信息表露出来,从而 更加频繁地选择发短信 , 则是出于这样一种原因。 倾诉烦恼 :男生打电话女生发短信 Q18性别 * Q6烦恼倾诉 Cross tabulation Q6烦恼倾诉 Total 短信 打电话 当面诉说 其他 Q18性别 男 Count 4 48 36 17 105 % within Q18性别 % % % % % 女 Count 59 16 13 7 95 % within Q18性别 % % % % % Total Count 63 64 49 24 200 % within Q18性别 % % % % % 表 26 倾诉 烦恼方式选择性别差异 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 90 后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很容易产生各种各 样的心理矛盾,他们渴望向他人倾诉。 调查显示,当自己有烦恼需要向他人倾诉时, %的男生愿意选择打电话,另外有 %愿意当面诉说。 而在女生中,有 %愿意选择短信倾诉烦恼。 同样,通过访谈, 当 被访者 有烦恼需要倾诉时, 8 名男生中有 6 名更倾向于用电话或见面倾诉。 例 1: 笔者:当你有烦恼的时候会采用什么方式倾诉,短信、电话还是直接见面。 男:打电话,表达得会更清楚。 短信打那么多字很累。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8 页 男生认为打电话是一种更直接有效的交流,回复速度更快,短信字数太多回复又慢又累。 甚至有男生不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心事。 例 2: 笔者:会不会用短信和朋友同学聊天。 男:基本不会,我很少向别人说自己的事情。 笔者:就算自己有烦心事也不会找朋友倾诉吗。 男:不会,自己找答案。 男生的性格大多都比较直接,当他们有烦恼时,既然选择向他人倾诉,就会选择面对面的方式诉说, 如果不方便见面,则愿意选择打电话的方式。 他们认为向他人倾诉烦恼就是想要对方帮助自己解开心结,见面或电话诉说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使用短信,不能让对方准确理解自己,最终也不利于解决问题。 而 8 名女生中有 6 名更倾向于用短信 , 例 1: 笔者 :当有烦恼需要倾诉时,会选择短 信还是直接交流。 还是打电话。 女 :短信。 笔者 :你不会觉得短信说不清楚么。 女 :不会,说不清再用。 笔者 :为什么不电话说呢。 女 :不喜欢打电话,除非重要的事就打电话。 女生 认为 有时候困扰自己的是比较尴 尬的话题,使用短信诉说会更加直接一些,也留有时间组织语言。 例 2: 笔者 :那就是说当你有烦恼需要发泄的时候,即使那个朋友能见到,也更乐意用短信来倾诉。 女 :对,毕竟不见面,有的话题不会尴尬,短。毕业论文—90后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的性别研究
相关推荐
普遍提高、知识经济即将 到来的今天,特别是在那些高级人才云集的跨国公司是站得住脚的。 当然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外界 6 6 物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那些自我实现欲望强烈的人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假设使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放在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 在人事管理中,企业对人的看法局限于人力是一种成本,在使用时以节约为目标
个或多个逻辑操作的集合,即一个测试用户脚本。 比如,在客户端访问资源的测试用例,它调用了客户端登录方法和访问资源方法。 测试用例脚本 脚本与页面对象库分离使得脚本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 WEB 页面,脚本没有直接的处理页面元素,代码通过元素对象映射表获取赋有 WEB 页面标签值的变量。 目前实现了一半,页面对象库已经独立于脚本单独管理,但暂时是写死在常量类当中再赋给变量,后期可做扩展维护。 WEB
第二,直接出口,其特点是要在国外设立派出机构,要投入较大经费,但可以因直接进入海外市场而获得第一手时常信息和国际化经营方法。 第二、契约式进入方式:契约式进入方式又称为非股权安排或契约安排,指在不涉及股权和企业产权的前提下,以契约转让无形资产的形式进入目标市场的经营方式。 具体的途径有:第一,许可证协议,此种方式的有利之处是费用低、障碍小、风险小,不利的是控制力量弱 、机会成本大、潜在竞争激烈。
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 :20 世纪,工具论广为流传。 美术教育被当作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和手段。 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价值取向是对社会本位论的反驳,强调个体的发展。 这一时期,是以里德、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 :受到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框架来进行教育的影响,本质论代替工具论,成为美术河南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
会各部门的大力协作配合 三、 宣传计划 晚会进行时 冠名权 独家赞 助拥有活动的冠名权,晚会现场多次提及贵公司以提高知名度; 2.、 嘉宾发言: 贵公司可派代表过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可在活动期间以嘉宾的身仹上台发言。 现场鸣谢: 活动期间,公司名称以口头鸣谢形式出现,并由主持、表演者,游戏者宣 4. 巨幅幕布 晚会巨大宣传背景(巨型彩喷幕布)由冠名戒主要赞助商决定,使宣传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始终;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平县十方镇,经营场地面积约 10000 m2,紧靠 S309 省道,交通便利,水电到位。 项目选址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要求。 建站地点在 S309 省道旁,交通便捷,区域完整,地势平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第二节 总图运输 一、总图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图设计考虑了以下各个方面: 满足项目工艺要求、消防安全、运输条件,力求布置合理紧凑,物料流向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