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邮电大厦消防及防排烟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损失,;——水带阻力系数,按附表7采用。 本设计选用的是DN65型衬胶消防水带,查附表7知:=。 水带长度=20m。 所以,=2052=。 (4)消火栓栓口所需水压消火栓栓口所需水压为克服消火栓栓口水头损失和水带水头损失之后,仍能满足水枪喷嘴压力要求,按下式计算: (311)式中:——消火栓栓口所需水压,;——消火栓栓口的水头损失,,取。 所以,=+(+2)=。 (5)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压力当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压力满足下式时,系统中任一消火栓栓口压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1) 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由于每根立管最小流量为10L/s,故消防立管管径确定为DN100,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水平环状管网的消防流量为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可确定出水平环状干管的管径为DN150,也符合规范要求。 2号立管为最不利管段,2号立管的第四层消火栓为最不利点。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部分,按下式计算: (312)式中:——给水管网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1)沿程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313)式中:——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管段的管线长度。 钢管、铸铁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式按下式计算:当时 (314) 当时 (315)式中:——计算管段内的平均水流速度,;——管段计算内径,m。 查钢管水力计算表可知:对于DN100的立管,当流量为10L/s时,,而=。 所以, ==, ==(为最不利立管高度,等于楼高)。 对于DN150的水平环状干管,当流量为20L/s时,而=。 所以,==,==(为消防水池与最不利立管之间的距离)。 +=2)局部水头损失由于给水管网中局部零件甚多,随着构造不同,其局部阻力系数也不尽相同,要详细计算相当繁琐且意义不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局部水头损失按附表8计算:本设计为独立的消防给水管网,所以:===+=。 (2)系统所需水压系统所需水压应为克服室内给水管网起始点到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和管网水头损失之和后,仍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所需压力,按下式计算: (316) 式中:H——系统所需水压,;Hz——室内给水管网起始点到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处高差引起的静水压力。 =++=。 消防竖管直径应按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出水进行计算。 (1)计算的原则1)如果竖管最小流量是,则应该按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出水量来计算;2)若每根竖管的最小流量是,则应该按最不利点消火栓和他的相邻下层消火栓出水的量来算;3)如果竖管的最小流量为时,那么,计算时取最不利点的消火栓和他下两层的消火栓出水量算;4)如果出2支水枪的竖管需设双出口的消火栓时,那么最上一层应按双出口的消火栓来计算;5)如果出3支水枪的竖管需设双出口消火栓,则按最上一层双出口消火栓外加其下一层一支水枪来算。 (2)最不利点及其相邻下层消火栓栓口处的流量计算1)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流量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流量即为最不利点处的水枪喷射流量,按下式计算: (317) 式中:——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流量。 故。 2)最不利点相邻下层消火栓栓口流量最不利点相邻下层消火栓栓口流量按下式计算: (318) 式中:——最不利点相邻下层消火栓栓口流量,——最不利点相邻下层消火栓栓口压力,,按公式(316)计算。 B——水枪水流特性系数,与喷嘴口径有关,各种喷嘴口径的水枪水流特性系数B值列于表363,B=;——水带铺设长度,m;——水带阻力系数,详见表364,;=+=,==,=+=,=++=,所以,===。 (3)消防坚管计算流量及流量分配1)消防坚管计算流量消防竖管流量按下式计算: (319) 式中:——消防竖管计算流量。 ——最上第三层消火栓栓口流量。 公式(319)按上述的计算原则选用、所以,=5+=。 2)流量分配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最小消防用水量时,每根竖管的流量应按每根竖管的计算流量比例,以最小室内消防用水量重新进行分配。 3)消防竖管直径校核消防竖管直径按下式进行校核: (320) 式中:——消防竖管平均水流速度,~,当时,则该设计符合要求;当时,应调整放大消防竖管直径,重新计算直至;——管道设计流量,m179。 /s;——管道管径,m,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 假设最不利立管的管径为100mm,则,==,所以符合要求。 (1) 系统流量 (321)式中:Qx——系统流量,;n——立管数量;——消防竖管计算流量。 所以,Qx==4=。 (2) 消防水池容积 (322)式中:——消防用水总量,m3;Qx——系统流量,;——火灾延续时间,h,指消防水泵开始从水池抽水到火灾基本被扑灭为止一段时间,按照规范,应取2h。 所以,=23600=334080L=。 (1) 水箱的容积 (323)式中:Vsx——消防储备水容积,m3;Qx——系统流量,;Ts——水箱保证供水时间,10min。 所以,=1060=27840L=。 (2)水箱的设置高度消防水箱设置高度应能保证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按下式计算: (324) 式中:H——消防水箱与最不利点消火栓之间的高差,m;——从消防水箱到最不利点消火栓之间管道的水头损失。 =++=。 消防水泵从消防蓄水池抽水时,其扬程按下式计算: (325)式中:——蓄水池最低水位到最不消火栓栓口高差产生的静水压。 所以,=++=。 (1)各层消火栓栓口处的剩余水压各层消火栓栓口处的剩余水压按下式计算: (326)式中:——计算层消火栓栓口处的剩余水压。 ——计算层消火栓栓口与消防水泵的标高差产生的静水压。 ——消防水泵至计算层消火栓的消防管道水头损失。 当时,应设减压设施,减压设施一般采用减压孔板或设减压阀。 第四层为最不利消火栓处,所以以第四层为例计算:=(+++)=所以,本设计不用设置减压设施。 第4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大家为了在火灾发生的早期尽快发现火灾情况,并且尽早采用有效办法,去控制或者扑灭火灾,从而设计的可以进行自动对现场消防监控的装置。 [5]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和集中报警系统这三类基本的形式。 (1)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种系统是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发生时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集中报警控制器还有消防控制装置等组成的。 (2)区域报警系统此系统适用于比较小的范围,它是通过手动火灾报警钮、火灾探测器或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的。 (3)集中报警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比较大的范围,能够保护多个区域,它是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开关和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火灾警报器件、触发器件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器件组成的。 它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把燃烧所产生出来的烟雾、热量或热辐射等,通过感温、感烟或者感光等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变为电信号量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中,并能同时显示火灾发生的实时部位,而且能够记录火灾所发生的时间。 [6](1) 触发器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能够自发或者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装置,主要是火灾探测器以及手动报警开关。 (2) 火灾报警装置:用来接受或者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且发射出控制信号还有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 (3) 消防控制设备:当收到来自触发器的火灾报警电信号以后,它能够自动或者手动来启动相关的消防设备,并能够显示它状态的一种设备。 (4) 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用电系统,它的主要电源应该使用消防电源,备用的电源则可用蓄电池代替。 系统电源除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以外,还能够给系统相关的消防设备提供电源。 图4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原理图根据规范,此邮电大楼属于县级的邮政楼,且建筑高度不超出24m,所以将该实验楼界定为二级保护对象,系统形势选用区域报警系统。 (1)一个报警区域最好设置一个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者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该超过两台。 (2)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该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里面。 (3)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 [7]消防控制室设置于一楼的值班室内,面积约为28㎡,有一直通室外的出口。 在值班室内应设自动报警控制器、事故广播、火警电话、防火门控制、排烟阀控制、消火栓控制、水灭火控制。 报警区域是指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根据规范,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本设计按照楼层划分,把每层分别单独作为一个报警区域,共四个报警区域,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探测区域是指:将报警区域按照所需探测火灾的部位来划分的单元。 按照规范的要求,探测区域的划分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来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够看清它内部的结构,若房间的面积不超过1000,也可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 (2)下列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1)相邻的房屋不超出5间,总共的面积不超出400平米,并且门口设有明显的灯光显示装置;2)相邻的房屋不超出10间,总共不超出1000平米,在房屋门口都可以看见其内部结构,在门口有明显的灯光显示设备。 (3)下列这些地方,都应该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敞开的或封闭的楼梯内;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以及管道井;建筑物的闷顶和夹层。 由于此邮电大楼每层的房间都是小空间,所以,本设计把每层的每个房间单独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把每层的走廊单独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 此邮电大楼是综合性质的公共建筑,在建筑内存在大量的计算机、桌椅等物品,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所以本设计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作为该实验楼的火灾主要探测工具。 (1)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本设计对该邮电大楼的火灾探测器进行如下布置:1)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按照面积的大小设置火灾探测器的数量,至少保证每个房间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2)探测器的实际安装间距,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满足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39。 )所规定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图441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注: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a、b——探测器的布置距离(m);D1~D11——在不同的保护面积A和不同的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的布置距离a、b的极限曲线;极限曲线D5和D7~D11,适用于本设计的感烟探测器。 Y、Z——极限曲线的端点。 3)在走廊内部需置的探测器应该均匀布置。 感烟探测器的布置间距在15m范围以内,同时探测器到墙的距离,应该在探测器最大安装距离的一半以内。 ,没有遮挡物。 (2)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每个探测区域内应该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具体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N——一个探测区域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1(取整数);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 A——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K——修正系数,~,~,~。 此邮电大楼为二级保护对象。 第一层:配电室:S1=,查表知:A1=80m2,R1=。 所以,N1≥(180)=(取整,N1=1),因此将该探测器布置在房间的中间。 由于供应室、休息室、值班室、驾驶员办公室、储藏室、总务室、机要办公室、基建档案室、基建办公室的地面面积都小于80m2,查附表9可知,这些探测区域的保护面积A都等于80m2。 所以,计算之后的N值均小于1,取整,N=1。 机关服务大厅:S2=221m2,查表知:A2=60m2,R2=。 所以,N2≥221/(160)=(取整,N2=4)D=2R=2=根据图441中D5上YZ线段上选择探测器按照间距a、b的值,并且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调整,最终取得a=6m,b=10m。 校核: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为:R===,所以布置不合理。 因此本设计需增加俩个探测器,取N2=6,结合建筑实际情况,按a=6,b=9布置,经校核,R===,且探测器距离墙的最大值为2m,不大于安装距离6m的一半,可以判定布置合理。 总务储藏室:S3=,查表知:A3=60m2,R3=。 所以,N3≥(160)=(取整,N3=3)D=2R=2=校核: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在此房间中部布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布置间距取6m,经校验,布置合理。 对于走道,小于3m,所以应居中布置,探测器间距为12m,共布置了5只。 图441 第一层探测器布置平面图第二层:人事档案计算机室:S1=84m2,查表知:A1=60m2,R1=。 所以,N1≥84/(160)=(取整,N1=2)该房间宽度为7m,长12m,取布置间距8m,居中布置俩个探测器。 校核:R==,小于最大布置距离8m的一半,可以判断布置合理。 办公室:S2=,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