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外墙综合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或 吊 线 和 卷 尺 下列脚手架允许水平偏差( mm)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 m) 总高度 50m 40m 20m H=2 H=10 H=20 H=30 H=40 H=50 177。 7 177。 20 177。 40 177。 60 177。 80 177。 100 177。 7 177。 25 177。 50 177。 75 177。 100 177。 7 177。 50 177。 100 中间挡次用插入法。 3 间距 步距 纵距 横距 177。 20 177。 50 177。 20 钢板尺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177。 20 水平仪或 水平尺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77。 10 9 5 扣 件 安 装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和互距离 a≤150 mm 钢板尺 同步立杆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a≥500 mm 钢卷尺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a≤h/3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a≤La/3 钢卷尺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 扭力扳手 6 剪刀撑斜杆与 地面的倾角 45o~ 60o 角尺 7 脚手板外伸长度 对接 a=130~150mm L≤ 300 mm 卷尺 搭接 A≥ 100 L≥ 200 mm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 的规定确定。 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表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个) 抽检数量(个) 允许的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51~ 90 91~ 150 151~ 280 281~ 500 501~ 1200 1201~ 3200 5 8 13 20 32 50 0 1 1 2 3 5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 51~ 90 91~ 150 151~ 280 281~ 500 501~ 1200 1201~ 3200 5 8 13 20 32 50 1 2 3 5 7 10 10 十、脚手架基本构造: 构造和组成: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扫地杆、 剪刀撑、横向斜撑、连墙杆 等 组成。 扣件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组成构件及作用: 立柱(立杆、站杆、冲天):平行于建筑物 垂 直于地面的杆件,是传递脚手架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与风荷载的主要受力杆件。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大横担、牵杠、顺水杆): 平行于建筑物,在纵向连接各立柱的通长水平杆,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立杆的主要受力杆件。 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六尺杆、横楞、搁栅):垂直于建筑物,在横向连接脚手架内、外排立柱的水平杆件(单排脚手架时,一端连接立柱,另一端搭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是承受并传递施工荷载给立柱的主要受力杆件。 扣件:是组成脚手架结构的连接件。 直角扣件:连接两根直交钢管的扣件,是依靠扣件与 钢管表面间的摩擦力传递施工荷载、风荷载的受力配件。 对接扣件:钢管对接接长用的扣件,也是传递荷载的受力配件。 旋转扣件:连接两根任意角度相交的钢管的扣件,用于连接支撑斜杆与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连接。 脚手板:提供施工操作条件承受、传递施工荷载给纵、横向水平杆的板件,当设于非操作层时起安全防护作用。 剪刀撑(十字撑、十字盖):设在脚手架外侧面、与墙面平行的十字交叉斜杆,可增强脚手架的纵向刚度,保证脚手架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 横向支撑(横向斜拉杆、之字撑):设在脚手架内、外排 立柱平面的,呈之字形的斜杆,可增强脚手架的横向刚度,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连墙件(连墙点、连墙杆):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部件,是脚手架中既要承受、传递风荷载,又要防止脚手架在横向失稳或倾覆的重要受力部件。 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柱下端,距底座下皮 200mm 处的纵向水平杆,可约束立柱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 横向扫地杆:连接立柱下端,位于纵向扫地杆上方的横向水增杆,可约束立柱底端在向发生移位。 十一、脚手架搭设要求: 搭设施工工序流程:平整场地、夯实 → 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 → 排放纵向扫地杆 → 逐根竖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紧 → 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纵向扫地杆扣紧 → 安装横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 → 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各立杆和横向水平杆扣紧) → 安装剪刀撑 → 安装连墙杆件 → 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外脚手架吊挂卸荷 → 安装栏杆 → 定型脚手板 → 踢脚板 → 安全网。 悬挑部分搭设施工工序流程:定位固定悬挑型钢→排放纵向扫地杆→逐根竖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紧→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纵向扫地杆扣紧→安装横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各立杆和横向水平杆扣紧)→安装剪刀撑→安装连墙杆件→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外 脚手架吊挂卸11 荷→安装栏杆→定型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 所有立柱(立杆)、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水平杆、斜杆(剪刀撑)等全部使用钢管,相互连接点用扣件连结,螺栓必须拧紧拧实。 外墙综合脚手架 选用落地式与 用落地式加完全卸荷 两种方式 搭设。 其中, 裙楼 以下脚手架及地下室侧墙脚手架 选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分别为 、 :裙楼天面至天面构架面脚手架 米,选用落地式加完全卸荷分段脚手架,分 3 段卸荷: 7 层、 10 层、 14 层分别吊至下一层。 裙楼天面至天面构架面脚手架 米,选用落地式 加完全卸荷分段脚手架,分 4 段卸荷: 4 层、 7 层、 10 层、 14 层分别吊至下一层。 卸荷吊环预埋 φ20 钢筋,卸荷吊杆用 φ14 钢丝绳。 卸荷一杆一吊,下吊点在纵横向水平杆交汇点设置,上下吊点垂直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 脚手架纵向立柱间距不能大于 ,横向立柱间距为 ,桥面铺设定型脚手板,平桥步距为 中间用钢管设水平杆 1 道, 作业层 平桥设置 1 道 高度不小于 180mm 挡脚板,搭设 2 道上落行人施工梯(斜道),人货笼口、机架出入口、周边主要通道出入口,汽车进出通道等位置必须搭设双层安全平台,平台面上铺设密篙竹加铺 安全网,防止物体下坠向外反弹,平台面层外边沿设 m 护栏用安全网围闭。 立柱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立柱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高度 m,四角要垂直,保证脚手架外观整齐。 《详见搭设图示 01~ 0 0 11~ 15》 立柱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 口上皮高度 m 以上 ,四角要垂直,保证脚手架外观整齐。 内、外立柱在 地面起 ≤20 ㎝沿脚手架纵、横向设置扫地杆 1 道,当立柱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靠边坡的立柱轴线至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防止立柱滑动,使脚手架整体均衡受力。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 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内立柱离建筑物墙边或飘线边 20 ㎝,如部分位置立柱离墙超过 20 ㎝应要做空隙封挡措施,跟楼 层高度每隔 2 层用篙竹铺设加安全网封档一次,在外排立柱纵向隔 1 层平桥,在平桥面上设置油上红、白相间颜色的踢脚板。 《详见搭设图示 0 03》 桥架搭设:脚手架搭设高度 ,每层高度步距为 ,中间用钢管设水平杆 1 道, 作业 层平桥设置 1 道挡脚板 , 桥架排距宽度为 60 ㎝,桥面铺设定型脚手板,每件脚手板 必须绑扎牢固,不得有探头板, 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许同时两层作业,桥架每平方荷载不得超过 300 ㎏,不得在同一位置、上下层同时堆放过多材料,严格控制架面施工荷载和同时作业的层数,避免超载或产生荷载过大集中和偏心分布而失稳。 《详见搭设图示 01~ 04》 脚手架水平附着拉杆(连墙杆),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的刚性构造,宜采用二步三跨锚固, 应 优先12 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或梅花形布置,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 应 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跟楼层高度在楼面靠 外侧梁边每 顺延,预埋 φ48 短钢管 扣件 连接脚手架 水平拉杆 做刚性拉结。 《详见搭设图示 10》 剪刀撑(斜杆)设置:斜杆应设置在脚手架外侧 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 4~ 5 根之间(约 7~ 9m)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o~ 60o 之间用旋转扣把斜杆同立柱连结,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 mm,斜杆搭接用 3 个扣件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m,连续接驳到建筑物顶层或女儿墙止,要做到畅顺牢固,不得有滑动、松动,斜杆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立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 mm。 《详见搭设示意图 0 0 09》 斜挡板设置:斜挡板设置在脚 手 架外侧,用钢管由内立柱到外立柱向外飘出 2 m,呈 25 度角,面上铺设篙竹加铺安全网,第 1 道搭设高度约 ,第 2 道搭设高度约为 , 第三道搭设高度约为 共搭设 3 道。 《详见搭设示意图 0 0 09》 1安全围闭:在脚手架平桥内侧四周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上、中、下共设三点绑扎,顺桥架走向每 50 ㎝绑扎一点,四角要垂直,每搭设完成一层桥架,安全网必须满挂,桥架严禁堆放模板、木枋、钢筋、杂物等。 1施工梯(斜道)设 置:在脚手架外侧搭设,跟平桥高度搭设成单边梯上落,即;上完一层施工梯转向桥面走,到梯台时再往上一层平桥行走,上落梯台规格为 2 个,施工梯底必须设置兜底安全网, 左右两侧均要设置连墙杆, 施工梯两边高度约 用钢管各设 1 条栏杆扶手,每级步高不得超过 30 ㎝,坡度宜采用 1: 3,施工梯搭设高度 , 设 4 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 14 层向下吊至下一层 7 层,卸荷吊环预埋φ 20 钢筋,卸荷吊杆用φ 14 钢丝绳。 《详见搭设图示 05~ 07》。 1人货笼出入口平台搭设:在脚手架 外侧外 200mm 出独立搭设,高度 ~,根据人货梯尺寸进行搭设,立杆横距 1m,立杆纵距不大于 ,步距 ,脚手板根据楼层高度搭设, 设 4 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 14 层向下吊至下一层 7 层,卸荷吊环预埋φ 20 钢筋,卸荷吊杆用φ 14 钢丝绳。 1安全平台搭设:机架笼口、汽车通道出入口等必须搭设双层安全平台,采用落地式搭设,搭设宽度约 ,第 1 层搭设高度约 ,第 2 层在第 1 层上 ,平台面上铺设木板或夹板加铺安全网,平台面层外边沿设 防护 栏用安全网围闭,防止物体下坠反弹向外《详见搭设图示 1 1 18》。 1电梯井脚手架搭设:高度约 ~ m,在电梯井内墙边的四个角位各离开 30 ㎝立柱,跟楼层高度搭设 1 层施工操作平台,平台面层铺设模板, 设 4 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 14 层向下吊至下一层 7 层,卸荷吊环预埋φ 20 钢筋,卸荷吊杆用φ 14 钢丝绳。 1所有扣件:直角扣、旋转扣、对接扣、 U 型锁扣(扎头)等应全部点上黄油,方便以后拆架。 《详见搭设图示 24》 十二、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提出,防止一般化。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13 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有关章程 及规定,是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本项目拟由项目施工部与监理单位专员实施工程质量安全整体监控,力争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必须认真加强工人安全思想教育力度,使每个工人思想上树立施工讲文明,生产讲安全的好风气,对每个班组工人上班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受交底人。某工程外墙综合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网。 ( 2)防测击雷:每层利用圈梁内外侧主筋与防雷引下线可靠连接,所有大的金属外墙也应可靠接地。 ( 3)防雷电波引入:对电缆引出线,应在进楼外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接地,进出建筑物的其它 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均应可靠接地。 ( 4)接地网:利用本楼基础钢筋网做接地系统,并应与附近其它建筑物接地网可靠连接。 ( 5)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内外侧的两根以上的主筋充当
防火门,所有防火墙上开设的门以及地下室中各设备用房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各楼层管道井内的楼板均二次浇筑,管道井门为丙级防火门。 ( 2)出屋面的电梯机房均独立设置,开门为乙级防火门。 ( 3)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 开口部位间的窗槛墙高度均不低于,同层相邻套房窗口之间及楼梯间与套房窗口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不小于。 ( 4)保温材料:本工程住宅建筑高度均小于 60 米,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均不低于 B1
3 投资 预 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 预 算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 15000 万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 9000 万元,预计 时间为 2 年,主要用于区域内土地平整 、给排水、供电、通信、主要道路、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仓储库房区 、展示区和卡客车配套服务区 的投建。 二期 规划 投资为 6000 万元, 时间为 1 年, 主要用于办公大楼、停车场的投建,以及 区内 绿化
行。 ,不考虑电机磁饱和、磁滞、涡流及导体集肤效应等影响 ;转子结构完全对称;定子三相绕组空间位置相差 120176。 电气角度。 ,即带铁芯的电气设备阻抗值不随电流大小发生变化。 ,其中 50%负荷接在高压母线上,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1 50%负荷接在系统侧。 (包括强行励磁)。 ,元件的电阻都略去不计。 ,不考虑参数的误 差和调整范围。 三、计算短路电流的一般规定
000 张。 (注:派单前要培训销售人员统一说辞,并且在派单过程中需要收集客户的反应问题,具体类别将附表说明) 流动广告: 对林州市各乡镇及安阳周边进行流动广告宣传,刺激投资者。 可采用车体广告、公交报站等方式。 建材博览园接待中心 10 月 16 日对外开放,届时将邀约主要领导与各大商户参加,为项目宣传造势,为蓄客、认筹做好夯实基础。 并且于售楼处开放 5 天内
....92 结论 ..................................................................................92 建议 ..................................................................................93 下阶段设计所需主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