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西山民族中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有创新,每学期有工作计划,平时有工作记录,期末有工作总结。 20 15 10 20 15 10 20 15 10 ( 3)明确岗位职责,熟悉工作业务,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0 25 20 30 25 20 30 25 20 ( 4)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业务技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受到多数师生好评。 30 25 20 30 25 20 30 25 20 ( 5)服 务工作中渗透教育思想,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辖工作有新的突破。 20 15 10 20 15 10 20 15 10 ( 6)服务管理工作中,没有造成重大失误,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若出现重大失误 酌情扣分,从总分中减出)。 20 15 10 20 15 10 20 15 10 工作实绩( 200 分) 自评分 考核组评分 校领导评分 小计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全学期无迟到、早退、请 假、缺席。 40 35 30 40 35 30 40 35 30 ( 2)迟到一次扣分 2 分。 早退一次扣 5 分。 请病假一天扣 10分。 请事假一天扣 20分。 旷工一天扣 40 分 (此项所扣分 ,应从总得分中减出 )。 40 35 30 40 35 30 40 35 30 ( 3)“服务、管理、环境育人”效果好,全学期未出过任何问题的为好,出一次问题的为中,出二次及其以上问题的为差。 40 35 30 40 35 30 40 35 30 ( 4)向主 管部门提出的意义或建议,被采纳和实施过程中确有成效。 40 35 30 40 35 30 40 35 30 ( 5)上班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无串岗、离岗、拨弄是非闹不团结现象的为好,有一次的为中,有二次及以上的为差。 40 35 30 40 35 30 40 35 30 13 十 五 、教师岗位职责 一、各岗位共同职责 教师要承担相关学科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核学生成绩和组织学科课外活动等常规工作,并做到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按质按量完成学校下 达的各项工作 目标。 参加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10 节。 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 积极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突击性工作。 承担学校安排的班主任及其他工作。 自觉提供材料交考核组检查评价。 二、具体岗位职责 语文教师: 承担语文学科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 爱国主义精神。 政治教师: 承担政治学科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初步懂得用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观察社会,知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英语教师: 承担英语学科教学任务,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数学教师: 承担数学学科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 14 主义的观点。 物理教师: 承担物理学科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实用,了解物 理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化学教师: 承担化学学科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运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 会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历史教师: 承担历史学科教学任务,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地理教师: 承担地理学科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 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的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 15 运具有责任感。 生物教师: 承担生物学科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获 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使学生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 能够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常用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 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体育教师: 承担体育学科教学任务和课外活动任务,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和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政党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 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注重安全教育。 音乐教师: 承担音乐学科教学任务和课外活动任务,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唱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做到音高、节奏准确,歌唱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通过欣赏中、外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逐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习五线谱、简谱记谱法的有关知识,了解音名、唱名、音符和休止符,认识乐谱中的力度记号,速度术语,装饰音和其它常用记号。 提 高音乐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 承担美术学科教学任务,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提高观察、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卫生与保健教师: 承担健康教育课教学任务,增长中学生的卫生知识,明确健康的人才 意义,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使中学生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劳技课教师: 承担劳技学科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和劳动观念,使学生学会日常简单的家政能力、手工能力、日常自我生活的料理能力及学会简单的花卉栽培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16 十 六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备课制度 各科任教师应在开学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材,明确本学科本学期的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学期授课计划。 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 每单元开始教学之前,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进行个人钻研,然后进行集体研究,着重交换钻研教材的心得体会。 共同明确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关键、深度和广度。 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 教案内容必 须写明教学的目的要求、能力要求、情感目标、教学过程、课后效果检查等内容。 上课制度 教学用语要生动易懂,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要重视直观教学,积极恰当地运用教具和现有教学设施。 要按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 45 分钟效率。 教师上课前要准备好一切教学用品,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拖堂、不打开手机。 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注重通过师生互动来探求知识,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要适当布置课内外作业。 (初中基础 学科每学科每天不超过 1 小时) 要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爱护教学器材。 听课制度 应聘任课的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 10 节,在校内听课 6 节,到校外听课 4 节。 听课结束后,把听课记录、评价意见交教务主任。 辅导制度 平时学生提问应耐心指导和帮助。 辅导中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既要狠抓中下,也要兼顾中上。 使其各得其所。 17 辅导时要有全局观念,随时注意兼顾其它学科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及身体健康。 辅导方式,可以下班辅导,解答问题,指导自学,也可以抽课余时间以小型个别辅导为主。 考试考查及评分制度 考试考查:分平时测验、单元测验、 学科竞赛、 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几种。 期中、期末两次是学生成绩的依据。 平时测验不超过 30 分钟,单元测验不超过 1 小时。 期中 、期末 检测由 主管校长负责组织命题, 由 学科 组长审核 ,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公正考试,集体流水阅卷。 期末使用外地试卷。 评价学生平时成绩占 4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教师评价以期末考为主。 监考制度 关心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正常发挥。 监考教师必须在考前 15 分钟到教务处(或指定点)领取试卷。 监考教师必须在考前 10 分钟进入考场 ,进行组织工作 ,分发试卷,准时开考。 试题若有字迹不清可作回答,但不作题意解答。 学生考试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中途离开考场。 监考教师不得在考场内看书报、批改作业(批改试卷)、不得擅自离开考场。 考试终了时间到,准时收卷,清点份数到装订处封装后移交。 十 七 、 班级管理常规 为进一步规范班级管理行为,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营造西山民族中学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班级管理常规。 一、德育管理常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教风,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随意处罚学生,重大违纪事件要及时上报主管校长。 18 认真 组织 好班会课。 采用多种形式, 进行每周 1 次的班集体教育,每学期精心设计 并组织 2次质量较高的主题 班会 活动,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启发性的有机结合。 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 认真填写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 接任新班后, 一 学年内要对全班学生普遍家访一次,每学期 召开一次家长会 ,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 家长一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执行学校的各项规定,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学期制订并上交一份 工作计划 ,一份工作总结,一学年上交一篇德育论文。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主动发现学生思想的异常,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正常教学时间内,班级出现问题班主任应及时 报告主管校长,并 赶到现场 积极主动地 进行处理。 组织班级的课外活动。 协同 团委、少先队、学生会、 体育 音乐和美犬教 师组织本班学生开展 各种文娱 活动 ,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办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