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020,( 2) :17. [9]杨荣权 .园林设计与旅游三大效益的关系浅析 [J].中国园林 ,2020. [10]梁文海 .园林的概念 [J].中国园林 ,2020. [11]曹文捷 .苏州园林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经营管理者 ,2020,( 19) :126. [12]徐亮 .对扬州市古典园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J].经济研究导刊 ,2020,( 34) :164— 167. 附:文献综述或报告 文献综述 园林旅游并不是一个新的 话题,在社会快速紧张的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都希望找一个安静和放松心情的地方,在那里不用去考虑尘世的喧嚣,所以园林旅游也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园林是繁忙城市的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环境优美、景色浑然天成,让身心得到舒缓,所以园林旅游备受旅游者的青睐。 园林旅游作为一种简约时尚和欣赏艺术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已经开始成为大众的旅游生活。 通过整理和归纳园林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在通过实地的考察等,分析出苏州园林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又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办法。 希望能为苏州的园林旅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 见解,促进园林旅游的发展,也为今后园林旅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 考依据。 一、园林旅游的发展 及诠释 (一)园林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后期的商末周初、出现了 “ 囿 ” 、 “ 苑 ” ,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这就是园林的雏形。 至秦汉时期有了 “ 建筑宫苑 ” ,就是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为追求大自然风光和山林野趣的享受而建私家园林,使园林由建筑宫苑转向了创造自然山水环境,从而奠定了 中国 风景式 园林的思想基础。 唐宋时期,园林创作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体现山水的主要特点,产生了 “ 写意山水园 ”。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我国传统园林形式特点也完全成熟,达到了最高峰。 这一时期建设园林主要是建立一个美的居住环境,为了游憩和满足视觉景观的享受,以达到精神寄托的目的 , 这时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所有并为其服务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不再是极少数人所能享受的,而是开始大众化。 园林是 “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 艺术 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为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园林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 科学 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 进入现代,人们对社会文化的需求增加,园林就不在是单纯的旅游形式。 那么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就更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好去处。 苏州现存大小园林 169 处,其中典型代表如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九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占中国同列园林类世界文化遗产十三处( 2020)中的绝大多数。 可以说,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巅峰时代, 苏州园林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丰富着人类艺术文化的宝库。 (二)园林旅游的诠释 园林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在园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旅游形式,园林的存在是发展园林旅游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园林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发展旅游要综合考虑。 园林产业是一个庞大的朝阳产业,党中央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预示着 未来园林行业将会以更加强健的步伐快速前进,像网络媒体这类新形式产业的加入,为园林行业注入了新鲜 的血液,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也同时给园林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园林旅游不仅能使游客感受自然风景的优美,还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对于地方政府也是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发展园林旅游对旅游业 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希望可以有让自己的身心在紧张的情况下得到放松,所以园林旅游就得到了其巨大的发展,因为在城市的发展中,园林还保存了其自然的本质特征,在这里,可以欣赏美景、放松身心、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