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劣于 5 类标准。 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达 142 亿 m3 / a。 海河是水污染最严重的。 辽河枯水期水质极差。 松花江汞严重超标。 1994 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 365 亿 m3 / a (其中城市工业废水 215 亿 m3 / a ,乡镇工业废水 43 亿 m3 / a)。 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社会经济发展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 8 能力;一些城市在开发新水源上,投入大量资金,却不重视节水,城市节水工作滞后;城市 供水系统老化,跑、冒、滴、漏问题严重。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较长。 水价改革不到位 当前的水价政策难以起到经济调节作用,不足以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缓慢;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升,导致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 宣传教育工作薄弱,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 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 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 5%~10%。 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 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 工业 、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 2020 年, 21 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以下简称漏斗 )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 76 个 (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 38个 ),漏斗总面积 万 km3。 2020 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 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 21 个。 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 16 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 27个。 而 2020 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 188 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 65 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 — 衡水地区,深层 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 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 101m。 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 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 9 3 城市供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 (面源 )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 企业 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 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 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 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 万 km2,有 1/3 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 的 N、 P、 K养分相当于 4000 多万吨化肥。 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 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 农业以水为本。 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 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 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 乡镇企业规模小 (尤其在北方 )。 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 由于乡镇企业 (包括个体采矿点 )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 农村 、由于乡镇企业 (包括个体采矿点 )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 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 我国于 20 世纪 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 26 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 10 污染物 152 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 32 种,占 21%。 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 14种,占 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 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 2020 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 占 %,致突变物质约占%。 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 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 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 11 4 我国城市供水对策 建设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紧张及大力开发非传统水源 为满足城市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各地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供水体系,大大提高了这些水资源短缺城市的供水能力,有效缓解了城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 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 应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 要计划和节约用水。 我国水资源有限 ,城镇供水、农业灌溉、水利、航运等方面要有统筹合理规划 , 农业灌溉要推广 喷灌技术 ,城市供水要推广工业、生活节水的实用性技术。 沿海城市可开展海水利用冲厕、消防、集中空调等技术。 水利要建设“长江三门峡工程”和“长江南水北调”等工程。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洪水,咸水 (半咸水 ),海水以及处理废水的利用。 目前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全国 40%的人口,聚集于此,创造了 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用水占城市用水的 80%,其中又有 80%为工业冷却用水。 目前美国、日本的海水取用量分别为 1000 和 3000 亿立方米 /年,而我国海水取用量仅为120 亿立方米 /年,将处理过的海水用作淡水、工业冷却水 和城市冲厕用水可节约沿海城市 20%~ 30%的淡水资源,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沿海城市的水资源结构,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并有助于防止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陷等灾害。 另外,我国地下微咸水资源为 277 亿立方米,半咸水资源为 121 亿立方米,如果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部分北方城市的用水紧张状况。 2020 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亿吨,而我国的城市废水处理率仅为 14%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为 87%,以此计算,处理后的废水量分别为 亿吨和 180 亿吨,相当于 2020 年重庆和福建省的用水量,将处理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景观用水,工业冷却水,农田灌溉和城市冲厕用水,不仅可以节约城市水资源,还对促进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定价是促使其应用的重要保障。 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水资源开发的潮流之一,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群形成的不透水面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每平方公里收集 10mm 的雨水,就可获得 1 万立方米的水量,城市面积越大,降水越多,收集的雨水越多,城市雨水收集不仅可以补充城市供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