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的推广和发展。 电子商务在农村教育业中的应用发展也将是利国利民大好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与发展是使该任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之一。 应用好它不仅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将促进 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富强。 安徽 芜湖某某 学院 毕业论文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第二章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第一节 芜湖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 芜湖农村的产业情况 2020 年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98813 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64012 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45639公顷。 粮食产量 万吨,比上年增产 %;油料产量 万吨,增产 %;棉花产量 54445 吨,增产 %。 蔬菜产量 万吨,增产 %;肉类产量 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 万吨,增长 %。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 1766 公顷。 截止 2020 年末,拥有无公害农产 品认证 101 个,绿色食品认证 148 个,有机食品认证 59 个。 超级杂交稻推广面积 50 万亩,实施了 12 万亩国家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25 家,我市成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183 万千瓦,农用拖拉机 万台。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千公顷。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 万吨,农村用电量 亿千瓦时。 2020 年,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惠及 万农村居民,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已达到 %。 (数据来源: 2020 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芜湖统计局】 【日期: 20200320】 ) 二、芜湖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2020 年, 芜湖市 市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231 元,比上年增长 %。 在八大项支出中,食品支出总量最大,为 2175 元;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居住支出 780元和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551 元,农民用于这三项支出的比重高达占 %。 增速最快的是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速分别为 %、安徽 芜湖某某 学院 毕业论文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11 %和 %。 活消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农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我市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数据来源: 2020 年芜湖市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来源:芜湖统计局】 【日期: 20200324】 ) 第二节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作为皖江区域商贸中心 ,芜湖市在发展商业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目前 ,全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 ,所有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 ,69 个试点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不包括无为县 ),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网页。 芜湖市自主研发的芜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了多个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 ,收集整合了包括农林技术、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资产品、“一站通”、气象与防灾减灾等信息资源数据库 ,功能覆盖农产品供求、市场信息、农业科技等方面。 同时 ,按照“八个一”标准 ,已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站点” 362 个(本文所有数据均引自芜湖市信息化办公室官方网站 ,不包括新近并入芜湖市行政区划的无为县统计 )。 全市组建了市、县、乡三级信息管理服务人员、农村信息员 3000 人的信息员队伍。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芜湖市重点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手 ,选准优秀一批龙头企业 ,帮助其建立网站、更新内容 ,进行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网上交易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受益匪浅。 如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野树林牌鸡腿菇、秀珍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等 10 个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 ,为扩大野树林菌类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 ,拓展更大的销售空间 ,常年在网站发布供求信息 ,野树林系列食用菌产品现已成功进驻了沃尔玛、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 ,产品同时覆盖了芜湖、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目前 ,芜湖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92 家 ,利用信息 化手段 ,有效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 ,提升了发展规模。 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 ,芜湖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选择了芜湖县陶辛镇青虾养殖、南陵县许镇张桥蘑菇种植、繁昌县平铺龙岗无籽西瓜种植 ,三山区保定联群蔬菜种植、鸠江区清水苗木种植等五个重点示范单位开展项目试点。 这些项目日常通过“乡情网”、本地呼安徽 芜湖某某 学院 毕业论文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12 叫中心的电话推送及短信平台等方式 ,广泛开展农业信息的发布利用 ,及时向种养殖户发送科学种养殖信息和病虫害防治信息。 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和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下 ,芜湖市农业特色发展成效显着。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 ,芜湖市通过 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芜湖名、特、优、新农产品门户集群”和“芜湖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与平台 ,积极创新平台的资源建设和整合利用 ,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信息沟通交流。 繁昌县龙岗西瓜合作社申请建立了一级域名网站 ,成为繁昌县第一个拥有网站的合作社 ,通过网站宣传将龙岗西瓜宣传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 ,使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 ,芜湖市充分利用网站平台的优势进行宣传 ,如南陵县程太平选育的“皖稻 143”优质米通过部级鉴定 ,在电信部门的帮助下 ,建立了网站 ,为其“皖稻 143”品种做宣传 ,并大力推广其创新的“早晚兼用免耕直播技术” ,发布了各类信息。 通过网站发布 ,该品种已推广到湖北省黄梅县 ,连片直播种植 200 亩 ,获得成功。 三山区小洲蔬菜协会被省科技局认定为全省首批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介机构。 协会上同有关科研单位挂钩 ,下联千家万户 ,以自己网站为依托 ,常年为 618 名会员提供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指导、服务和信息交流 ,有组织地开展实用技术的研究、培训 ,重点推广采用“蔬菜保护地栽培”等实用新技术。 芜湖市还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促进农产品流通 ,通过网站宣传使国内外众多茶叶商家云集 繁昌峨桥茶叶批发市场 ,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数据来源: 姚维振 .芜湖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农业网络信息 ,20200125, 0103) 安徽 芜湖某某 学院 毕业论文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13 第三章 芜湖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芜湖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推动了芜湖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和江浙农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还远落后于芜湖市的总体商务发展水平。 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和优化。 第一节 农户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换相对滞后 电子商务作为人类突破发展空间的先进方式引入农业系统,应用操作的主体是农民朋友。 据调查显示, 72%的农民表示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的; 8%的人是通过报刊杂志获取;而 20%的人表示由于农忙根本无暇看电视报刊,只能凭经验耕种,无信息来源;对于互联网服务,大部分农民表示从未接触过。 较低的文化层次影响了农民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缺乏对市场信息的积极整合和分析,削弱了农民对网络工具的驾驭能力。 而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对这些人才的素质要求是普通农民所不具备的。 单个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体,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造成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 分散的独立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要汇集到城市中去,分销给众多的消费者,需 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流导向的物流配送体系。 但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并不能支撑起日益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单个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即中介缺失而非市场缺失,而这些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流和物流之上的。 由于不能掌握市场信息,难以根据市场信息来有效地调整生产结构,造成机会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滞后造成市场错位,产品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进人市场的盲目性,使产品短缺和产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