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研究的意义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 ① 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 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 ② 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 ③ 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 ④ 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 ⑤ 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 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 不过,乡镇机构设置不是千篇一律,并非每个乡镇都建有人民法庭、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邮电所、工商所等机构,这些单位是按片区设立,一个单位负责管理几个乡镇的相关业务工作。 (二)行政运行模式 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核内 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 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 8 单位。 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07 条的规定: “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 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宪法第 110 条规定: “ 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 )这种行政运行模式, 有的专家称之为 “ 乡政村治 ” 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一)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 ( 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 会有 l3 项职权、乡镇政府有 7 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 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 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 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 为。 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 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 “ 一票否决制 ” ,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2)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 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 “ 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 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 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 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 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 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 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 “ 催粮、催款 ” ,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 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 ,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 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 9 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 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 三是财政体制不顺。 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 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同时,这些财源不多或发展经济不力的乡镇为了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他们的财政税收考核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所谓“ 协税 ” 上。 协税事实上就是拉税买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 4)党政不分,政事不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