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监造报告内容摘要:

,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了产品代号为 .1的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报告),在油箱高、低压正面各取 3 个测点,在油箱侧面和箱盖分别取 3个、 3个测点,总共取了 12 个测点。 先进行负压 (真空残压为 133Pa)试验,后进行正压 (正压为 )试验。 负压试验(真空强度试验)时,分 5 个数量级逐步将真空度抽至标准值 133Pa,继续保持 20min后解除真空,测量箱壁及箱盖最大弹性变形量和永久变形量。 正压强度试验时,分 6 个数量级将压力由 逐步增加到,继续保持 20min 后解除正压,测量箱壁及箱盖最大弹性变形量和永久变形量。 试验中分别测得的各测 点各级真空度或正压力下最大弹性变形量和永久变形量,均在允许值以内。 其变形量如下表:(数据详见油箱机械强度试验报告)。 项 目 真空强度试验 正压强度试验 箱壁 箱盖 箱壁 箱盖 测量点数(个) 8 4 8 4 允许最大弹性变形量( mm) 30 20 30 20 最 大 弹 性 变 形 量( mm) 15 2 12 2 允 许 永 久 变 形 量( mm) 7 5 7 5 永久变形量( mm) 3 0 2 0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结束,再次检查油箱箱沿处是否合拢靠严。 油箱内外表面经喷丸处理(喷射压力为 ~ ,铁丸平均直径 为 2mm),去除表面浮锈和尘埃,露出黑亮金属本色,以增强漆 膜附着力。 对焊接缺陷进行修补和打磨,然后对油箱内外表面进行涂漆。 油箱内壁涂环氧 GDH3180 白漆,总漆膜不小于 52μ m。 外壁涂三道,其中第一道环氧富锌底漆厚 41μ m,第二道环氧云铁中间层漆厚 40μ m,第三道丙烯酸聚氨酯海灰漆( BO5)漆厚 80μ m,总漆膜不小于160μ m。 见证结论:变压器油箱制作符合图纸设计及工艺要求。 : 硅钢片型号为 30RK100,厂家为 新日本制铁 公司 产品。 硅钢片的纵向剪切是由西电公司 剪切而成,横向剪切使用的是德国乔格公司,阿尔斯通公司和国产西安公司的三条横剪线。 硅钢片表面绝缘膜良好,硅钢片纵剪和横剪的剪切毛刺均≤ mm,硅钢片宽度、长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宽度、长度偏差允许范围如下:(供应商工艺标准) 片宽偏差( mm) 0~ 长度偏差( mm) ≤ ( 2m 以上) ≤ ( 1~ 2m) ( 1m) 纵向剪切好的硅钢片采用底座架存放,横向剪切好的心柱片、边片、轭片均按规格分类标识存放在吊料板上,并均用薄膜包扎做好了防尘措施。 纵向剪切好的硅钢片采用挂料架存放 ,横向剪切好的心柱片、边片、轭片均按规格分类标识存放在吊料板上,并均做好了防尘措施。 铁心不叠上铁轭,铁心片为 4级接缝,每叠二片,步进为 7 mm。 铁心的叠片紧密平整、位置正确。 铁心油道采用耐热耐压的绝缘圈, 放置在铁心主级两侧第 13 级之间。 油道两侧均用接地片串接,插入铁心 150~ 200 mm。 铁心夹件材料为 Q235A碳素结构钢,上、下夹件腹板厚 25mm。 材料为 20/Q345( 16Mn)高强度钢的拉板 6 件,心柱拉板尺寸为 2590 260 20 ( mm),每块拉板开有 1 条拉板槽。 材料为 高强度钢的拉板 4 件,拉板 的尺寸为 2590 135 25( mm),拉板上未开拉板槽。 心柱在靠近铁轭位置用 50 聚脂无纬粘带绑扎,共10 道。 旁柱位置采用 50 聚脂无纬粘带绑扎,共 10 道。 铁轭采用 50 聚脂无纬粘带绑扎,共 6 道。 侧梁、顶梁的装配,低压侧抵死,高压侧垫绝缘纸板。 以保证高、低压夹件间的绝缘。 用 500V摇表测量油道间及叠片组间绝缘无通路,铁心对地以及铁心对夹件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铁心主要参数及尺寸如下: 项 目 数 据 设计 /工艺要求 结论 铁心毛刺( mm) ≤ 合格 铁心片离缝、参差 不齐偏差( mm) ≤ 3 合格 铁心端面参差不齐偏差( mm) 高差≤ 合格 高低压下夹件上肢板平整度( mm) 177。 5 合格 总叠厚偏差( 900mm) 0/4 合格 铁心直径偏差(φ 870mm) 0/3 合格 主级叠厚偏差( 214mm) 177。 合格 铁心尺寸(长高, mm) 6800X2730 合格 窗高( Hw, mm) 1790 合格 框间距( M0, mm) 1925 合格 心柱与旁柱距离( M039。 , mm) 1240 合格 起立后铁心垂直度 (‰ ) ≤ ‰ 合格 见证结论:变压器铁芯制造符合图纸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 : 各线圈基本情况见下表: 名称 内容 高压调压线圈 高压线圈 中压线圈 低压线圈 额定电压( kV) 220177。 8 % 220 115 37 相电流( A) 1404 额定容量( MVA) 180 180 180 90 每相匝数 8 6 437 260 145 每相段数 6 74 68 76 垫块等分 / 28 24 24 内外 /径 (mm) φ 1855/φ 1878 φ 1510/φ 1715 φ 1207/ φ1372 φ 1022/φ 1121 幅向尺寸 (mm) 线圈型式 单层圆筒式 内屏连续式 连续式 连续式 线圈绕向 右绕向 右绕向 右绕向 右绕向 线圈高度( mm) 1146 1420 1420 1420 线圈压紧力( t) 线圈的绕制:线圈绕在 5mm 厚硬纸筒和 8mm厚内撑条上,设内外撑条,撑条挡距均匀、上下垂直。 线圈的绕向和起始位置正确,撑条编号符合图纸要求。 线圈换位处无剪刀口,在 “S” 弯处加包两层绝缘。 线圈换位位置和绝缘包扎符合图纸且换位无扭曲、变形,无 S 弯进入垫块现象。 高压线圈屏线屏蔽头线端锉成圆弧并砂光,用半导体纸紧贴导线包二层,再包绝缘纸到图纸要求的尺寸,屏线屏蔽头制作符合工艺要求。 线圈匝数、段数符合要求,幅向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出头位置、出头长度、出头绝缘包扎符合要求。 经测量线圈电阻符合要求,并联导线间无短路点。 单体线圈真空恒压干燥及干燥前后的修整 压装:干燥前,测量单体线圈的电阻不平衡率小于 1%,整理线圈的垫块档距和撑条垂直度。 对单体线圈按工艺文件要求和图纸规定压力加压,冷压后三只相线圈的高度偏差控制在 0~ 5mm。 然后对线圈进行真空干燥处理,线圈温度升到 110176。 C 时开始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