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区供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优良率 100%,工程竣工质量保“优良”。 2、组织措施: 建立以工程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 采取由项目经理领导,现场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的三级管理机构,建立横向各专业之间,纵向从领 导到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管理网络: 3、本工程所采用验收规范、质量检验标准: GBJ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GB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GBJ30388 《建筑电气安装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4、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要求: 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符合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及技术文件。 设备应有铭牌,注明生产厂家名称,附件、配件应齐全。 所采用的设备材料 还应符合供电部门的有关要求。 当设备、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首先应进行开箱检查,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和供货单位共同进行,做好开箱检查记录:核对设备本体及其附件、配件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各设备的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技术文件、说明书是否齐全。 设备本体外表应无损伤无变形,内部各元器件、组件、绝缘瓷件应齐全,各器件无损伤无裂缝无缺陷。 九、安全施工的措施: 1、安全生产总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实现“五无”(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管理制度 (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种制度 ( 2)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 3)实行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 4)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 5)实行安全检查制度 ( 6)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 7)建立安全纪律制度 ( 8)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3、施工人员必须经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4、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入场工人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以班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须戴安全带。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设备入室起重运输安全措施: 工作前认真检查所用工 具及设备,均应良好。 施工现场相互配合的吊车司机、起重工、电工应熟悉和正确运用各种手势和有关联络信号。 根据设备体积、重量选用合适的吊运方法。 起吊前应先清理起吊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通知无关人员避让,吊运指挥者选择恰当的位置及随物护送路径,应检查吊环是否拧到底,设备上有无杂物,设备上的活动部件是否已固定或已拆卸,严防在吊运中落下伤人。 大件设备在吊运过程中,重物上禁止站人,重物下面严禁有人停留或穿行。 吊运过程中应保持重心平稳,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已吊起的设备作水平方向移动时,应使重物高出最高障碍物的。 棱角锋利的物体,应用软物包垫,以免割断绳索。 设备起吊至 10cm时,应停机检查绳扣,吊具和吊机的刹车可靠性,仔细观察周围有无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始可继续起吊。 吊车司机应能直接看到吊运物,掌握吊运位置,否则,应设置多个指挥员。 6、设备安装的安全措施: 设备就位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和足够的人力。 搬运时,严禁跨越钢丝绳和用手接触在运行的绳索和传动机械。 中途暂停时,应采取千斤顶固定,停止牵引装置,抵住滚轮,绳索必须绑扎牢固,当盘柜未放稳之前,不得松动绳索。 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低于 米的低压母线桥和低于 米的高压母线应加装防护网或隔板。 敷设电力电缆时,施工人员应戴手套,穿绝缘鞋。 严禁从车上推下电缆盘。 滚动电缆的地面要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能滚运。 敷设时,先用合适的电缆盘架将电缆盘架空;放电缆时,各作业人员听从领队的指挥,统一行动。 在已运行的电缆沟内敷设电缆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磨破运行中的电缆造成漏电事故。 电缆敷设至拐弯处,作业人员应站到外侧。 在路口、过道敷设电缆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绊伤路人。 电缆穿入带电的盘(柜)时,要有专人监护、接引,严防电缆触及带电部位。 使用喷灯制作电缆头时,应有防火措施, 环氧树脂的加热必须用间接加温方式,禁止用明火直接加温。 用兆欧表测定电缆绝缘电阻时,应在电缆终端头悬挂警示牌,以防与人体接触,测验后要对被测试的物体放电。 在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电缆及所有可能触电的部位,应挂上警示牌。 所有电气设备、电线电缆要保持干燥,严防雨水浸入。 7、作金属支架及接地线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焊接和气割工作前,作业人员应熟知操作安全规程,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的后才能进行相关的工作。 电焊工还应学习有关电工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和触电后的急救方法。 在焊接和气割场所,必须设有消防设 施;严禁在储存易燃、易爆的物体附近从事焊接工作;工作场所应有充足的光线,电焊机各接线点应接触良好,并有可靠独立的接地线,裸露导电部位应有保护罩,电焊把线必须用橡皮软线,长度应小于 50 米。 电源刀闸开关应安装在绝缘板上,禁止安装在金属板上。 进行焊接工作时,应使用镶有滤光镜片的面罩,戴上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焊专用手套,当电焊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能触摸导电部分。 禁止把氧气瓶与其它气瓶放在一起,氧气瓶、乙炔瓶与易燃、易爆物品与火源的距离应大于 10 米。 应采用经定期检查和打压试验合格的气瓶,禁止使用不完整的氧气表,每个表只准用 一种气体。 焊枪点火时必须先开氧气再开乙炔,点燃后再调节火焰。 遇到不能点燃或发出爆声时,应立即关闭进行检查,通畅枪嘴后再点火,严禁强行点火以防爆炸。 工作完毕后应即切断电源、气源,收好电焊钳和软管,清扫工作场地,做到工作完毕场地清洁。 8、施工电源安全措施: 施工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用接地线。 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均设防雨罩和装门锁,并设漏电保护器。 施工电源电缆必须采用合格的电缆,并正确敷设。 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电动机械必须专机专人管理 十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 工 (一) 环境 目标及 保护措施 环境管理目标 搞好队伍建设,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树立企业形象 a 员工环境保护知识培训率 100%; b 施工现场及办公区(项目部)不发生对周围环境的重大污染(破坏); c 施工中按照国家规定处置施工弃土,控制对占地以外植被的破坏; d 办公区垃圾进行分类处置; e 杜绝机械设备废油污染;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在环境方面的明确要求。 施工过程中我方将按照合同文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执行,并 制定相应的措施: a、加强意识教育。 工程开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要进行有关环境知识的学习,并进行教育培训。 针对工程实际,将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信息传达给每一个员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施工中贯彻执行。 b、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正常的施工管理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计划,利用制度规范管理,在工程措施及交底中具体落实,在日常环境检查中监督、纠正或整改。 C、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池塘。 d、土石方施工中,如基坑处于陡坡边时,施工时 应在陡坡用草袋做面护墙,以防余土下滑,坡坏地表植被并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及时进行修整和恢复。 e、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尽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f、工程期间挖、填、平整场地以及土石方的堆放,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的方案和时间段,严格管理,防止局部水土流失。 g、土石方爆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放炮量,不可随意增加药量,扩大破坏范围。 h、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i、在组立杆塔施工过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