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某某品种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上冲、株型紧凑的 F1 代,符合了对小叶型的预期。 78506 掖选 17 掖选 1 号 F1 9741253 莱 873 85( 12) ②叶片层次结构的创新 在 F1 代的基础上,选择了旗叶短小、叶片上 冲、穗下节间较长、基部两节间较短的 4 个材料做父本分别与其杂交。 1993 年,选育出穗下节间和基部两节间比 F1 代有较大改进,植株既抗倒伏、又通风透光,增加了抗病性、抗逆性,且具有合理的叶片层次的 F2 代。 掖 475 有 7 洛 10 F2 F1 M854 8725 ③丰产性、稳定性的改良 在 F2 代的基础上,又选择了丰产稳产性比较好的 5 个材料做父本分别与其杂交,选育出籽粒小、灌浆速度快、容重高、品质较好、抗冻抗倒伏能力强的 F3 代。 烟中 144 9453 F2 郑州 761 F3 H745 鲁麦 14 ④合理叶片夹角的创新 旗叶与茎秆夹角小,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形成较大的叶面积系数,增加光合面积,提高经济产量。 为此又选择了 4 个旗叶角度比较好的材料做父本分别与 F3 代杂交,选育出从叶型、叶片层次结构、抗病性、稳产性到其它农艺性状都比较契合育种目标的 F4 代。 9320 津丰 1 号 F4(86634) F3 L8741 多抗 4258 ⑤品质改良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在 F4 代的基础上,选择了五个强筋小麦材料作为亲本分别与 F4 代杂交,选育出湿面筋和粗蛋白含量都超过国标,同时在优质的基础上增产潜力巨大的 F5 代。 宝丰 7228 百泉源 3199 F4(86634) 临汾 5064 F5 PH8222 绵阳 8427 在连续 5 个创新的基础上,经 1996 年到 2020 年反复提纯优选,2020 年获得基本无分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分蘖力、抗病性、丰产性最优的株系,符合育种目标,遂把该系种子混收,命名为“ 某某品种 ”。 生产合作社模式的先进性 合作社生产模式是国家推广的一种还在发展中的先进 生产模式,直接连接企业和农户,既保障了企业的供货来源又保障了农户的经济收益,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节省了中间费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企业销售利润和所创造的社会效益。 加工储藏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先进性 研究组装配套应用先进的小麦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 增加配套附属装置,包括:输送系统、除尘系统、排杂系统、贮存系统、电控系统,达到加工机械的高效结合。 解决现阶段小麦种子加工中存在的麦粒破碎率过高和脱粒不净的问题。 通过研究组装配套应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创新种子加工流程、优化设备间连接,从根本上 降低加工工序零散,人为因素过多对麦粒完整性和净度的影响。 科技示范园和信息化销售服务体系的先进性 中国种子行业起步晚,只有少数大型国有种子企业具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大多数种子公司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小、乱、杂形式。 没有成熟示范推广模式和系统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因此科技示范园和信息化销售服务体系的投入使用在国内的种子行业内是非常先进的模式和理念。 五、实施地点和基础条件 (一)位置、面积 项目选址莱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电讯通畅,已达到 “六通一平 ”。 区内现建有综合工业区、公寓住宅区、金融行政区和商业贸易区四个区,学校、医院、宾馆、酒店、商贸城等场所齐全,配套服务功能完善。 形 成了以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 、农作物育种 及 近海 浅海养殖 繁育 等为主导的 产业 体系。 项目区 30 亩工业用地,临近主要交通干道,周边地势平坦。 地上仓库、加工车间、检验室等功能建筑物及配套设施齐备。 (二)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山东 某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某某公司 )是由原国营莱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莱州市种子集团总公司改制合并组建,由农业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 主营农作物种子研发、繁育、示范推广、市场营销。 公司位于莱州市农业科技育种示范区,是莱州种子骨干企业,注册资本 3275 万元人民币。 现有员工 154 人,在全国设有 16 个分公司和 2 个办事处。 公司净资产 1011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万元。 2020 年度主营业务总收入 万元,净利润 万元。 公司是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厅“种子经营规范单位”,中国种子十佳名优品牌。 是烟台市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中国 种 子协会行 业 信用 评 价 AA 级单 位,曾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国家科委发明 四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其中“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某某品种 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获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68 名。 其中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研发的技术人员 26 人,从事良种繁育生产的技术人员 18 名,从事种子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 7 名,从事种子加工储藏的技术人员12 名,从事财务管理的技术人员 5 名。 包括研究员 1 名,高级农艺师 13 名,农艺师 23 名,助理农艺师 17 名,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