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监测方案内容摘要:

度 弹性波测试仪 11 备注: H0—— 隧道埋深; b——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量测项目主要内容及 频率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 置 测试时间 1~ 15天 6天 ~ 1个月 1~ 3 个月 3个月以上 5 地质及支护 状态观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掘进后及初期支护后 周边位移 JSS30A 型数显收敛计 每 10~ 50 米一个断面每断面 2~ 3个测点 1 次 /天 1 次 /2 天 1 次 /周 2 次 /月 拱顶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 每 10~ 50米一个断面 1 次 /天 1 次 /2 天 1 次 /周 2 次 /月 地表下沉 (洞口段) 水准仪、水准尺 每 5~ 50m 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 7个测点、每隧道至少 2个断面。 中线每 5~ 20m 一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 2B时, 1次 /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 5B时, 1次 /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 5B 时, 1 次 /周 锚杆拉拔力 拉拔器 每 10 米一断面,每断面 3 根锚杆 锚杆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 施工的初期阶段 、 位移及下沉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较小值;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且位移下沉量较小时,量测间距可取表中较大值,根据情况也可加大,但在围岩突变处和较软弱结构面处应增设量测断面和测点;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半断面开挖越靠近上半量测断面,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以便掌握位移(下沉)的变化;如果围岩位移(下沉)量较大,出现位移速度加速等情况,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另外,进行洞内状态观测时应对每个开挖面都进行观察,一般应每天观察一次。 二次衬砌施做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 80%~ 90%;周边位移速率小于 ~ ,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 ~。 位移变化过大或有突变情况发生时,上报监理和业主处理。 围岩量测小组组织机构 施工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道不可忽视的工序,为确保施工监测质量,真正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成立监测管理小组, 6 实行监测质量专人责任制,由有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制定实施性计划使监测按计划有步骤 地进行。 围岩量测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刘国波 副组长: 连殿云 组员: 各隧道工班长、技术员、测量员 施工监测流程图 否是判定基准特殊要求理论分析经验类比变更设计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调整施工程序,修改支护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环境及安全环境及工程安全性评价监控量测隧道施工现场调查与资料研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隧道设计 施工监测 及信息反馈流程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