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内容摘要:

m。 四、气象 情况 井田属半沙漠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丰富,阳光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 年平均降水量 ,且多集中于 9 三个月,年总蒸发量 ,为年均降水量的 10倍以上。 常年多风,冬春季节多刮西北风,夏秋季节多刮东南风平均风速,最大风力 8级,最大风速 可达 24m/s。 五、地震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CB183062020),乌海市附近地区地震动峰值重力加速度为 ,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对照烈度为 8度。 本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区内亦无泥石流、滑坡及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六 、矿区经济概况 井田临近乌海市区,该市是内蒙古重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有大型国营煤矿、大型洗煤厂、大型水泥厂、化工厂、玻璃厂、机械厂、通用机械厂等,已成为自治区生产煤炭、洗精煤、水泥、烧碱、电动机、建筑材料、生铁、 玻璃的重要基地。 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很快,农业生产规模相对滞后,粮油、蔬菜生产尚难满足本市需求量。 七 、矿区开发简史 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8 双欣煤矿为一生产矿井,该 矿 始建于 2020 年 6 月 , 原设计生产能力,后在矿井建设过程中,根据煤矿自身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依据国家及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将原设计的长壁钻爆落煤采煤工艺改为综合机械化长壁开采,设计年生产能力由原 设计的 ,该 初步设计为 2020 年 6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双欣煤矿初步设计》,并取 得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批复文件《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尔格图双欣煤矿初步设计的批复》(内煤局字 [2020]121 号),配套的安全专篇由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文件《关于鄂托克旗尔格图双欣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内煤安二处字 [2020]15号)。 根据原初步设计及批复内容,矿井采用斜~立井多水平混合开拓方式。 井田划分 2个开采水平,上煤组( 10 号煤层)为一水平,水平标高+1130m;下煤组( 16 16 17 号煤层)为二水平,水平标高 +1075m。 各水平大巷采用上 、下山(轨道、运输、回风)布置。 矿井前期移交上煤组 8号煤层 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半年后再增加上煤组 8号煤层 1个综采工作面,全矿配备 3个钻爆掘进工作面,采掘比 2: 3。 该矿井于 2020 年 2月完成建井施工并顺利通过煤矿各项验收工作,同时取得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验收批复文件《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建设项目( 90 万吨 /年)竣工验收意见书〉的通知》(内煤局字 [2020]32号)。 根据矿井验收情况以及矿方提供井下采掘工程现状布置图,目前,矿井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 ,分设主、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井田内按上、下煤组分设主、辅助水平,上煤组( 10 号煤层)为辅助水平,水平标高 +1130m;下煤组( 1 16 16 17 号煤层)为主水平,水平标高 +1075m。 辅助水平(上煤组) 8 号煤层布置有 1 个 1086 综 采工作面,井下 16 煤设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9 有主水平井底主要硐室。 七、周边煤矿 本井田以北为东亨煤矿,该煤矿为技改矿井,主采煤层有 16 煤。 经详细调查该矿与本矿交界处有 F26断层隔离,现只开采 9煤层,采空区相隔较远,又有保安煤柱自然隔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 以东为新亚煤矿,现 主采煤 9 号煤层。 现有开采过的采空区和本矿边界相接,对本矿今后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本矿在掘东部顺槽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在接近本矿的保安煤柱 100 米时,要采取超前长距离的探放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井田以西为乌海白云乌素煤矿,通过对白云乌素的调查,未发现有越界的现象,因该矿在掘到距本矿西部边界 100m 附近时,遇一断层与本矿井隔开。 井田南部是未开采的实体煤,并有断层与鄂绒白云乌素煤矿井田隔开。 经过对周边的矿井调查本矿与邻近的三个矿井未有超层越界的现象,东、西、南均有断层隔开。 各类安全条件较好。 本矿与周边矿井位置关系见下图 113。 八、 地面已有建(构)筑物及设施 井田内无铁路、高速公路、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军事防务区、油气管道、油气井设施、高压输电线路、水库、灌渠。 在井田中部已有双欣煤矿矿井工业场地,东侧为 ,西侧为正在建设中的 ,场地内已有生产以及行政福利设施,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已依据“三下”采煤规程留设保护煤柱。 同时,井田范围内已完成村庄及居民的搬迁,已取得工业场地土地使用证。 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 周边矿井位置关系 图 113 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1 第二 节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一、运输条件 双欣煤矿位于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的西部,向东距棋盘井镇约 4km, 109国道(北京~拉萨)从矿区东南部界外通过,沿鄂海公路向北约 42km 可到乌海市海勃湾区,向东南约 320km 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均为内蒙古西部新兴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支线四通八达, 故本矿井煤炭外运条件便利。 二、电源条件 本矿井现有双回路引自棋盘井 110kV变电所 10kV 不同母线段侧,供电距离 ,架空线路采用 LGJ95 型钢芯铝绞线。 工业场地内副井井口 附近建有地面 10kV变电所。 同时,本矿井南部约 有石桥 35kV 变电站, 10kV 不同母线段有出线,该变电站上级双回路引自工业场地南约 的双欣电厂(与本矿井同属双欣集团公司)。 所以,本矿井电源条件可靠。 三、水源条件 目前,矿井生活用水取自工业场地内的 1 个自备深水井;矿井生产用水 利用经处理后的井下排水。 同时,为满足矿井后期 、 ,规划将井田南部 10km处的双欣集团公司 5个深水井连网取水。 所以,本矿井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可靠,并已取得用水许可 证。 四、通信条件 鄂尔多斯全市已实现了区内电话的程控化,并全部进入国际、国内自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2 动传输网,乡镇之间的通讯光缆网已经形成。 同时,本矿井已有一套行政及调度通信系统,已通过矿井 2020 年的验收,目前系统运行 通畅,因此,通信条件良好。 五、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本矿井对外交通尚属方便,交通以公路为主,主要建筑材料(多孔砖、砌块、钢筋、水泥、木材)由乌海市购进。 砖、瓦、砂石可由当地决。 六、外部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本矿井位于棋盘井镇西部约 4km,该地区市政建设较成熟,水、电、路、通信设施俱已完善。 同时,本矿井以及 相邻 矿井的建设、开采经验可以借鉴。 因此,矿井技术改造的外部条件优越。 第三节 矿井资源条件 一、地层 (一)区域地层 本区以桌子山为主体,基底岩系为太古界千里山群,其上被元古界不整合覆盖。 元古界震旦系长城统为浅海相石英岩建造、泥页岩建造、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显示了封闭断陷盆地的沉积环境。 寒武系和奥陶系为浅海相碳酸盐建造。 其上假整合覆盖的石炭系、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其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桌子山 — 贺兰山分区海勃湾小区。 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为湖沼相含煤建造。 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为陆相碎屑沉积。 主要含煤地层 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 该区域地层情况见表 131。 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3 桌 子 山 煤 田 区 域 地 层 表 131 界 系 统 组 符号 厚度 主要岩性 新生界 第四系 Q 0≥ 400 砾石、砂砾石、风积沙、次生黄土 第三系 R 0≥ 300 砂砾岩、砾岩、砂质粘土夹钙质结核 中 生 界 白垩系 下统 志丹群 K1 625 棕红、灰绿、砂砾岩、砾岩、砂岩 侏罗系 中统 安定组 J2a 188 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含砾砂岩、粉砂岩 直罗组 J2z 92~ 260 灰白、灰绿色砂岩、砂质泥岩 下统 延安组 J2y 238 灰白细粒砂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煤 三叠系 上统 延长组 T3y 200 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砂岩 ,粉砂岩 ,砂质泥岩 中下统 T12 1755~ 2060 紫红棕色砂岩、砂砾岩,夹砂质泥岩 古 生 界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P2sh 85~ 544 紫红中粒砂岩、含砾砂岩,泥岩 上石盒子组 P2s 下统 下石盒子组 P1x 44~ 231 123 灰白、灰绿色陆相碎屑岩、粘土岩、泥岩 山 西组 P1s 36~ 231 113 灰白色陆相碎屑岩、砂质泥岩、砂岩、粘土 岩、煤层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C3t 21~ 144 68 灰白色、灰黄色碎屑岩、粘土岩、煤 中统 本溪组 C2b 西来峰断层东侧 3~ 54 25 西来峰断层西400 1200 海陆交互相沉积,石英砂岩、泥岩、泥质灰岩、铝土质、煤层“山西式”铁矿 奥陶系 下统 桌子山组 O12 117~ 422 浅海相碳酸盐及碎屑岩组成 三道坎组 O11 290~ 794 塞武系 ∈ 166~ 653 下部为碎屑岩为主 ,中上部为碳酸盐 元古界 震旦系 Z 127≥ 694 硅质碎屑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或灰岩 太古界 千里山群 Ar 1269~ 2344 麻粒岩、变粒岩、片麻岩、片岩、大理岩 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4 (二)井田地层 井田地表大部为第四系风积沙覆盖,出露地层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等。 根据钻孔揭露及区域地层资料,井田地层由老至新有: ( 1)奥陶系( O) 下统三道坎组( O11):矿区内钻孔均未揭露该组地层,据区域地层资料,该组地层厚 140m 左右,岩性以灰白色、紫红色中、细粒钙质石英砂岩为主,夹白云岩及灰岩 ,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桌子山组 (O12): 井田内仅有少数钻孔揭露该组地层上部 ,据区域地层资料 ,该组地层厚度大于 300m,岩性为兰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与下伏三道坎组整合接触。 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基底。 ( 2)石炭系( C) 上统本溪组( C2b):井田内钻孔揭露厚度 3~ 21m,平均 ,揭露厚度不全,据区内五个见奥陶系灰岩的钻孔统计,厚度 11~ 21m,平均,岩性以灰白色致密坚硬的石英砂岩及薄层灰黑色泥岩组成,局部地段底部见褐铁矿,与下伏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上统太原组 ( C3t):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岩性组合上部以灰黑色、灰色砂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细粒砂岩,含动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含 1 1 13 号煤层,下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及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砂岩中一般含 1~ 2 层深灰色粘土岩,含 1 1 1 17 号煤层。 依据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特征将本组地层划分为两个岩段,总厚度 ~,平均 ,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 3)二叠系( P) 下统山西组( P1S):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矿区内无出露,钻孔揭露厚度 80~ 132m,平均 ,岩性组合上、中部以灰白、灰黑色砂鄂尔多斯市正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双欣煤矿技术改造 初步设计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5 岩,砂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下部为灰~灰黑色粘土岩、砂质泥岩及煤层,富含动物化石,含 2~ 10 号煤层,依据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特征,将该组划分为四个岩段。 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下统下石盒子组( P1S): 出露于矿区东南部,局部遭受剥蚀变薄,厚度 32~ ,平均 ,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夹少量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