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评报告内容摘要:

687 (2)销售单价盈亏平衡点 =————————=(万元 ) 1000(117%8 .5%) 247。 =20% 687 (3)生产能力利用率 =—————————— =20% 36000302142344 由此可见,销售量或销售单价只要达到预测值 20%水平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说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作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以基地为龙头,以龙头带基地,具有较好社会效益。 一是企业得利,新增利润 3167万元;农民受益,可增收 ;国家增收,增税收 6760万元。 二是为农村解决更多农民就业,新增就业 940人;不离土离乡就可增收。 三是弥补市场高档烹调油不足,改善人们生活。 表一 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程项目情况表(单位:万元、万美元) 序 号 省(区)、 市 江西 企业名称 XX精制食油厂 所属行业 食 品 建设规模及 产品方案 建 设 规 模 扩建前年产 3700吨,扩建后,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 年产值由扩建前 1亿元左右增加到 3亿元以上。 建设性质 (新建、扩建) 扩 建 产 品 方 案 精制纯山茶油,新设计包装改变产品外观,采取不同规格容器 技术水平 国际水平 项目建设总 投资 固 定 资 产 1700 铺底流动资金 1414 用 外 汇 企 业 自 筹 1500 银 行 贷 款 1000 利 用 外 资 1000 税后财务内部 效益率 银行贷款意向 初 步 市场分析 目前,全国原料 15万吨,精炼油 2万吨,产品奇缺。 入世后,出口增加,价格上扬,该产品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效益分析 新 增 销 售 收 入 36000 新 增 利 润 3167 新 增 税 金 6760 新 增 出 口 创 汇 1500万美元 其 它 除产品增值提高效益外,还有茶山套种,茶籽壳生产活性炭,枝叶生产茶薪菇以及水土保持等综合效益。 示范意义 行业带动情况 通过基地建设可带动活性炭、食用菌、旅游业和毛油初加工等相关产业。 农民增收情况 通过低改,将现有 41万亩油茶林单产由每亩 30公斤,加上相关产业增值估计增收。 新增就业情况 除加工厂和基地长年生产管理人员共 940人外,还可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办从事油茶山低产改造。 环 保 情 况 加工厂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无污染。 油茶山低改和基地建设不施农药化肥。 其 它 除集中力量搞好精制加工外,还要建设一批标准化毛油初加工厂,做好原料初级加工 基地建设情况 已建 1处,再建 4处,投入 1886万元。 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申办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云河实业有限公司年产 5 千吨茶油精深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云河实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黄云高 联系人 徐德荣 通讯地址 **省 **县 **工业园 联系电话 07933858626 传 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省 **县 **工业园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食用植物油加工 C133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亩 绿化率 30% 总投资 (万元) 6000 其中: 环保投 资(万元) 3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茶油是一种高档保健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被誉为“油王之王”。 茶油作为一种高品味的食用油已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共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 **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林地资源丰富,以低山丘陵为主, **县山地 105 万亩,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种植油茶不可多得的理想区域,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 ,为顺应市场的需求,保持市场份额,**云河实业有限公司依托独特的种植经验,强大的资金链,拟投资 6000万元从事 年产 5 千吨茶油精深加工 ,项目选址于 ****县 **工业园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该建设项目需实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 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本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派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相关规定编写成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作为污染防治建设的依据。 二、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位置 年产 5 千吨茶油精深加工 基地项目位于 **县 **工业园 ,项目北面为山地,南面为工业园道路,东面、西面均为工业园的其他企业厂房。 项目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现状图、周边环境示意图、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附图四。 项目主要土建内容 项目新建厂房总建筑面积 17100m3,其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 1: 表 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m2 功能设置 1 生产车间 2400 精制山茶油生产线 2 仓库 5000 原料及产品储藏 3 综合办公楼 7200 办 公 4 检测室 500 山茶油质量的检测 5 辅房 2020 设置锅炉房等配套用房 合计 17100 / 主要设备(见表 2) 表 2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碎饼机 台 3 2 振动平筛 台 10 3 蒸炒锅 台 1 4 脱色塔 台 1 5 软化锅 台 1 6 扒渣机 台 1 7 螺旋输送机 台 2 8 提升机 台 1 9 过滤机 台 2 10 空气压缩机 台 1 11 烘干机 台 2 12 2t/h 燃谷壳锅炉 台 1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情况(见表 3) 表 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鲜油茶果 t/a 16800 白土 t/a 300 食用碱 t/a 120 三、公用工程 ①供水:由自来水管网接入。 ②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 ③排水: 项目废水 经自行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0961996)的一级标准后排入项目附近水域。 待区域管网铺设完成后,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污水处理厂接管进水水质标准后入 **县污水厂处理。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生活设施:项目设有食堂等设施。 四 、工作制度 及劳动定员 项目拟定员 90 人,实行两班制,年工作日 250 天,全年工作 4000 小时。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地为园区工业用地,属于新建项目, 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 物多样性等):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年均气温 ℃ ,年均日照 小时,年均降水 1808 毫米,平均无霜期达 259 天。 全县 现有耕地 万亩,山地 105 万亩,土地以 水田为主,红壤、湖土次之,并有少量的紫色土和红色灰土,适应多种农作物和亚热带植被的生长。 县内 林地面积 万亩,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量 100 万立方米,毛竹存量 234 万根,森林覆盖率达 59%。 全县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境内有乐安河、玉津河、 **河、珠溪河、大源河等主要河流,总长 公里,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水域 11 万亩,水质好,无污染,均属境内清流。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国道 206 线纵贯南北,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直达长江。 县城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 60 公里,离中外著 名瓷都景德镇 80公里,到省会南昌市仅 120 公里,特别是梨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 **与长三角的距离。 县内乡乡镇镇水泥(油)路已全面贯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基本成形。 **资源富集,特产丰饶。 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广,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 35种,银金矿品位为冠华东之首,蕴藏量分别在 5 亿吨和 30 亿吨以上,被列为国家建材工业基地和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省级风景名胜区仙人洞,具有浓郁的古文化背景和神秘的人文色彩,神农宫、莲花洞、黄巢山以及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 映,引人入胜。 地方物产特色鲜明, “ **贡米 ” 因被明太祖钦定为“代代耕食,岁岁纳贡”的皇家贡品而得名,一直畅销市场,“ **贡”牌大米荣获“大米绿化产品标志证书”,其系列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免检产品;另外, “ **珍珠 ” 淡雅似明月,粒大形圆,光泽照人,“珍珠分级标准”成为省级地主标准; “ **生猪 ” ,养殖规模、出口数量以及品质多年来一直稳居 **省前列,全县现有万头以上良种猪场 13 家,其中 6 家万头猪场的生猪荣获国家无公害产品称号。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县位于 **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 岸,隶属于上饶市,于明正德七年(公元 1512年)设县治。 全县辖 6 镇 6 乡,人口 36 万,面积 1140 平方公里。 **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 经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多次发掘和采样研究,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 年前推移到 12020— 14000 年前。 由江泽民同志作序、曾庆红同志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 —— 中国历史 25 讲》一书,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 100 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工业四业(建材、矿产、化工、食品)并举,农业五龙(珍珠、贡米、生猪、蚕桑、肉羊)齐飞。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全县人民正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 “ 加快速度、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 的基本要求,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树立新目标,攀登新高峰,着力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大投入促进大增长,以大开发促进城镇面貌大转变,以大学习促进执政能力大提高,加快“ 三化 ” 进 程,构建和谐社会,奋力打造滨湖地区新型工业县。 项目厂址地处 **县 **工业园,区域内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环境敏感度一般。 目前该区域无文物古迹和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无已探明的矿床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人群健康状况良好,近年来没有流行性地方病的发生记录。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水体质量较好,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的 Ⅲ 类标准; 空气:评价区域内 SO NO PM TSP 等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声环境:评价区内声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3 类区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据现场勘察,项目位于 **县 **工业园区,四周皆无明显的环境保护目标。 ①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排入园区雨水管网;污水 经自行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0961996)的一级标准后排入排放。 待区域管网铺设完成后,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污水处理厂接管进水水质标准后入 **县污水处理厂。 可减轻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② 环境空气污染物以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和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目标,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③ 严格控制噪声源,保护声环境质量达到《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0)中 3 类标准。 ④ 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以不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 **县 环境空气 质量功能区划,该地块位于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修改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