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酒店动物养殖水果采摘等生态园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691 万美元,分别增长 %和 %。 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 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 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 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 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 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 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小规模的家 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可以大显身手,各显其能。 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 现在,大多数农副产品都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 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 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 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三是吸纳农 村富余劳动力。 据测算,“九五”和“十五”期间,眉山市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近万人。 如何转移 ?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 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 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 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 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 1人,社会就可新增5 个就业机会。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效益显著, 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 造新的增收模式。 眉***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山市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稳,亲和力较强。 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1990 年 5 月 15 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 (1990 一1993年 ),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 施。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 127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 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 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产品数量达到 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 (1994 年一1996 年 ),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 ( 1) 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 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 ; 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 289个,增长 %。 ( 2) 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 1700万亩,比 1994 年扩大 , 1996年扩大到 3200 万亩,增长 %。 ( 3) 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 达到 210万吨,比上年增加 %,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 个百分点; 1996 年达到 360 万吨,增长 %,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 ,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 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与 1995 年相比, 1996 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 %,水产类产品上升 %,饮料类产品上升 %,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 %。 ( 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 全国许多县 (市 )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 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 (1997年一至今 ),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 绿色食品市场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绿色食品国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 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 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 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 常规食物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只关注食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消费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们已成为食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食物生产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只有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物才更具 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 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 有关专家认为, 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 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 将更加激烈。 眉山市作为农业大市,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 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 绿色食品如要超常规发展:首先,要增加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有机肥和开发“绿色”农药,减少化学肥,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 其次,食品加工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上下功夫,把争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只有让更多、更好、更优的 绿色食品走向市场,走向家庭餐桌,才能给世人的生活多添一份“绿色”。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第三章 场 址与建设条件 场 址 占地面积: 1650 亩 ( 1100000m2)。 地块位置: ***。 取得方式:村户入股及土地流转形式取得林权、土地使用权。 建设条件 建设区概况 1.地理位置 乌兰浩特市地处东经 121176。 50′至 122176。 20′,北纬45176。 55′至 46176。 18′之间。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毫米,年均日照 ,无霜期 134天。 2.土地资源 全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 10 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 ,无公害蔬菜基地 1万亩。 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 20 个开发区之一 —— 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目前有 三通一平 ,达到了企业入驻条件。 ***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与北方其他城市相比,该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市内洮儿河、归流河年径流总量 米,洮儿河上游察尔森水库最大蓄水量 13 亿立方米,年均蓄水量 亿立方米。 全市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 ,地下水总补给量。 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 亿立方米。 境内莹石,建筑用砂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十分可观。 有铜、铁、铅、锌、大理石等多种矿藏,其中铜产量居自治区第二位。 全市有林地面积 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林木覆盖 率 41%。 林区和山区多产木耳、蘑菇、猴头、蕨菜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山珍,有沙参、党参、桔梗、防风等多种中草药材,并有飞龙、白天鹅、山鸡、鹿、犴、熊、狍子、黄羊等珍禽异兽。 年产粮食稳定在 ,其中优质玉米 ,水稻 2万吨,大豆 800 吨。 绿色无公害水稻可年产 ,产品热销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 牧业年度牲畜头数 15万头(只),以奶牛、肉羊为主。 全市目前有奶牛 ***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万余头,日产鲜奶 350余吨;肉羊存栏 6万只,年产优质羊绒 3000 公斤,羊毛 24 万公斤,羊肉 80 万公斤 ,皮张 万张。 7. 交通条件 ( 1)公路运输 111 国道、 302 国道以及省际大通道贯穿市区,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一级公路、乌兰浩特至江桥高速公路、乌兰浩特至珲春高速公路、乌兰浩特至白城高速公路即将通车。 全市所有嘎查村中, 45%以上已通油路。 ( 2)铁路运输 乌兰浩特市与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大中城市均有直达列车。 白阿、乌兰浩特至长春铁路改造即将开工建设,锡乌铁路工程已开工建设,白音胡硕经乌兰浩特至江桥的铁路也在规划之中。 作为东北地区进京的西部要道两伊铁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 3)航空运输 乌 兰浩特机场建设标准为 4C 级,可起降波音 737 等中型客机。 现已开通至呼和浩特和北京航班,与乌兰浩特市毗邻的阿尔山机场正在建设。 届时,将形成乌兰浩特及所在盟内有两个机场的航空运输优势。 截止到 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696644 万元,按***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5 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0598 万元,比上年下降 %;第二产业增加值 33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314966万元,比上年增长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下 降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比上年上升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 %,其中:食品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 %,交通和通信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 %,居住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 %。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低于上年 %。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 113891 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69626人。 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和个体从业 人员 31488 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 810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内。 通讯 乌兰浩特市的程控电话交换机组,直接承担国际、国内电投、电话、电传等通讯业务,已开通所有的移动通讯,目前已乡乡通邮、通话。 中国网通在市区建设综合机房一座,提供各种速率、带宽的数字、数据、图文业务。 电力 乌兰浩特市区现有变电站 6座,其中 220KV 变电站 2 座,***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6 60KV变电站 4 座。 乌兰浩特电网是兴安盟电网的一部分。 兴安盟地区现有火力发电厂三座,总装机容量 466MW;水电厂两座,总装机容量 MW;风力发电厂一座,总装机容量。 目前大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