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摘要: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1 页 共 88 页 项 目 符号 单 位 设计煤种 上限煤种 下限煤种 收到基水分 Mar % 40 收到基挥发分 Var % 空干基水分 Mad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kcal/Kg 2815 2958 2635 可磨性指数 HGI 66 磨损指数 AI mg/kg 23 28 灰变形温度 DT ℃ 1155 1205 1110 灰软化温度 ST ℃ 1210 1255 1150 灰流动温度 FT ℃ 1243 1290 1170 生产的褐煤属于低硫分煤质。 锅炉点火及稳燃用油,采用 20号轻柴油 ,汽车运输至电厂。 水源 为 水库,每年总供水量为 470 104m3。 锅炉: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加内螺纹管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锅炉房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Π 型汽包炉。 汽轮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 发电机 型号 为 QFSN6002YHG型,额定功率为 600MW。 该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输煤系统、燃烧制粉系统、除灰渣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和电气系统。 矿将破碎的褐煤 通过皮带机运输 进入电厂 , 配往煤仓间原煤 斗,经给煤机落入磨煤机制成煤粉,将煤粉送入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使其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除盐水经多级预热器预热、除氧后补入锅炉,被锅炉加热成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 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发出的电能经升压后送入电网。 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锅炉排出,经除尘 脱硫 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技术 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2 页 共 88 页 除灰系统,厂内采用灰渣分除,粉煤灰采用干灰气力输送方式,每台炉为一个输送单元。 在每个灰斗下装设一台气力输送泵。 三到四台气力输送泵为一组,同时运行,将灰斗的灰集中至灰库,每座灰库下设三个排灰 口,排灰口上层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调湿灰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回填。 除尘器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渣系用干除渣方式,每台炉渣斗下设一台干式排渣机,两台碎渣机。 炉底渣由干式排渣机冷却后连续输送出来,经两级碎渣机破碎后落入渣缓冲仓。 然后用气力输送系统将渣输送到渣库,两台机组公用一座渣库,在渣库下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调湿渣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 该项目两台机组共设一个集中控制室。 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以CRT和键盘操作作为监视和控制中心,实现机组的炉机电集中控制、数据采集、辅机启停控制及连 锁保护等。 其他辅助系统也采用相对集中的控制方式,如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水汽分析站、凝结水精处理控制值班室)、气力除灰系统等均设有独立的控制室。 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21。 图 2- 1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凝气器 褐煤 碎煤机 皮带机 锅炉 再热器 省煤器 过热器 冷却塔 汽 轮 机 主变 电网 发电 机 煤矿疏干水 锅炉水处理 低加 凝结水精处理 除氧器 轴封冷却器 灰库 一次风机 二次风机 暖风器 渣仓 燃烧器 密封风机 凝泵 栈桥 引风机 (灰 ) (灰 ) (渣 ) 给水泵 磨煤机 空预 器 烟 囱 高加 输渣机 暖风器 给煤机 煤斗 矿坑回填 电除尘器 脱硫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技术 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3 页 共 88 页 电厂输煤系统 按 建设 2 600MW 机组的燃煤量进行规划和设计 ,由于来煤粒度为小于 20mm 的成品煤,厂内不设筛碎设施。 输煤系统包括从缓冲筒仓至煤仓间的带式输送机,采用托辊式双路固定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带宽为 B=1400mm、出力为 Q=1500t/h,双路布置。 本期工 程厂内运煤 系统中设有 两 处交叉,即 C1A、 B带式输送机用 头部伸缩装置 提供向 C2A、 B 两路交叉供煤; C2A、 B 带式输送机 用电动三通挡板提供向(煤仓间) C3A、 B两路交叉供煤。 输 煤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监视, 输煤 控制室设有模拟监视盘,监视运煤设备的顺序起停 、 运行方式的选择 、 运行指令的发送 、故障的显示以及运行报表的记录和管理等。 输煤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2。 燃料运输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和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燃煤经带式输送机落料点、除尘器、原煤斗上 口均可产生煤的扬尘。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皮带机、辅助电机等设备。 本工程 2600MW机组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 每台锅炉配 6台中速磨,其中一台备用。 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每台磨煤机引出四根煤粉管道连接到锅炉同一层燃烧器, 6台磨煤机带 6层燃烧器,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可以停用任何一台磨煤机和对应的燃烧器。 每台炉配 2台离心式密封风机、 6台正压链板式给煤机、 2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 2图 22 燃料运输系统工艺流程 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注:※ — 生产性粉尘产生点; ○ — 噪声产生点 C1 皮带机 ※ 0 原煤斗 ※ 褐煤 C3皮带机 ※ 0 C2皮带机 ※ 0 缓冲筒仓 ※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技术 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4 页 共 88 页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 2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吸风 机。 每台锅炉配2 台效率为 %的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3。 燃烧制粉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和生产性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各种风机、给煤机、磨煤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锅炉燃烧及电除尘器清灰过程中产生的煤飞灰等。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产生各种风机、中速磨煤机、给煤机、静电除尘器运转时产生的生产性噪声。 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高温的主要环节为: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以二氧化氮为主)、一氧化碳及高温。 本电厂灰渣回填矿坑。 该项目锅炉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干灰气力输送;灰渣分别经皮带机输送至矿进行矿坑回填。 除尘器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 %。 厂外采用带式输送机将灰渣回填矿坑,灰渣采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 一次冷风 引风机 ※○▲ 一次热风 二次热风 给煤机 ※○ 磨煤机 ※○ 注:※为生产性粉尘产生点;▲为有毒物质产生点;○为生产性噪声产生点; 164。 为高温产 生点 图 23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排空 原煤仓 ※ 二次风机 ○ 暖风器 暖风器 锅炉 再热器 省煤器 空预器 过热器 ※○ ▲ 164。 烟 囱 ※▲ ▲密封风机 ○ 一次风机 ○ 电除尘 器 ※○▲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技术 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5 页 共 88 页 ( 1)除渣系统 锅炉排渣装置为刮板捞渣机,渣经刮板捞渣机捞出后,经过斜升段脱水进入斗提机,经过碎渣机碎渣,每台炉渣斗下 设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各一台,连续运行。 除渣系统用水采用闭式循环,捞渣机溢流出的水经循环水池、高效浓缩机、回收水池等环节后,供除渣系统循环使用。 除渣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4。 除渣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矽尘 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 除渣过程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工作时产生的渣尘。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 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排渣泵、斗式提升机产生的噪声。 ( 2)除灰(电除尘器及省煤器灰处理)系统 该项目除灰系统采用干式气力输送系统 ,每个收尘灰斗下配一个发送器,直接将干灰送至干灰库,采用正压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灰气比高,空气消耗量小,系统所配空压机和相关空气净化设备的容量相应减小,降低初投资及运行能耗。 每台炉安装两台双室、五电场、除尘效率 %的静电除尘器。 配置一座粗灰库和两座细灰库。 除灰系统工业流程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部位见图 25。 图 24 除渣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注:※ — 生产性粉尘产生点; ○ — 噪声产生点 炉底渣 刮板捞渣机※○ 渣仓※○ 输渣皮带※○ 回填矿坑※○ 碎渣机 ※○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技术 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6 页 共 88 页 除灰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矽尘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 静电除尘器、输灰设备运行过程中逸散粉煤飞灰。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 空压机、除尘器、输灰设备等设备 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 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脱硫装置( FGD),脱硫效率≥ 90%。 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用石灰石浆液对烟气进行洗涤,脱除二氧化硫。 原料为石灰石粉,副产品为石膏。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塔烟气系统、石膏抛弃系统、工艺水系统、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和烟气脱硫控制系统。 ( 1)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石灰石块料,在厂 内 建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湿磨方式磨制石灰石浆液,用泵送 至 脱硫 塔内, 两台皮带称 重 给料机将石 灰石由石灰石仓送入湿式球磨机中。 经 湿式球磨机磨制后的 石灰石浆液溢流进入磨机再循环箱,由磨机再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打入 石灰石 旋流器进行分离,细度合格的石灰石浆液从旋流器溢流口分离出,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石灰石浆 液 箱 , 最终产物粒径 90%小于。 ( 2)吸收塔、烟气系统 该项目为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吸收塔系统,并设置烟气换热器( GGH)。 图 25 除灰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 因素存在部位 注:※ — 生产性粉尘产生点;○ — 噪声产生点 除尘器灰斗 ※ 输灰器 ※ 干灰库 ※ 双轴搅拌机 ※○ 皮带机 ※ 空压机 ○ 气化风机 ○ 气化风机 ○ 回填矿坑 电厂 2 600MW 机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20001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