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内容摘要:

础教学电脑机房 教师电脑、学生电脑、投影机、多媒体控制台、 2 间 6 电子商务实训室 教师电脑、学生电脑、投影机、多媒体控制台、电子商务 软件 1 间 7 教室改造及配套课桌电教设备 教室改造、黑板、学生课桌椅、教育投影机、教学电脑、多媒体控制台 2 间 合计 分 步 实施 ( 1)完成基础建设,包括前期调研论证、仪器设备选型等。 ( 2)完成校园网络的方案设计和实训室的布置设计,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 3)验收仪器设备工作。 逐步完善 在项目建起后,逐步完善后期收尾工作,完成所有的内涵建设,确定项目运行机制,建立相关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项目操作流程、人员管理制度等,并全面检查验收确保实训室成功使 用。 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熟悉 IT 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 8 济发展过程的“催化剂、倍增器”作用。 推进“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 海南省 经济 区建设不仅需要 海口 经济 社会发展量的变化,更需要质的飞跃。 信息产业独有的高成长性、高渗透性及高智力密集性等特性使其对中原 经济 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海南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区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然而, 海南 信息产业发展的滞后与人才 培养 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 促进 海南 中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 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成为海南中等教育新的使命。 随着经济区宏伟蓝图的实施 ,海口也将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可以预见 ,海南省今后一个时期 ,工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企业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能够掌握和运用 IT 技术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从而对IT 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巨大的需求。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四大专业自 2020 年该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地方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以来,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围绕计算机应用技 术专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信息化素养较高的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专业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基地,肩负起建设地方经济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重任,必须对现有信息化设备和实训平台进行改造和完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 9 体系信息化教育平台和信息化校园。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建设优势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主要由本校计算机教研室和计算机实训教研室教师承担,现有专业教师 15 名,副高以上职称 5 名,全部教师具有双师素质IT 企业聘任兼职教师 5 名。 全部任课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 4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12 名,占专业课教师的 75%。 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基本合理。 作为 省教育厅主管 的学校,在资金保障方面,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新建成的综合大楼,为学校申请该项目的配套资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改革具体措施和成效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原有的课程体系已无法做到市场与课堂的零距离对接,学校 借助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机会,通过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项目 —— 计算机应用专业,改革 并 完善计算机专业的内涵建设, 制订了 计算机专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启动了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规划实践性教学条件,完善投资计划。 先后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到校作教学改革学术报告;组织校领导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骨干教师外出参观考察,三年来共派出 16 名专任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重点中专骨 干教师培训;此外,各重点建设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果。 资源共享的布局描述 从局部上看,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在海口市中心,在此建立 信息化建设项 10 目 ,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资源共享和对外开放,极大地方便资源使用单位,以达到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效果。 并以此作为向本市社会培训机构开放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为本市职业培训项目提供实训服务与指导,开放服务对象包括:本市职业培训机构、本省各中等职业学校、本省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培训部门等。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将定期 举行会员学校和单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能力训练的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及时推广新经验,完善学校的示范引领功能,突出发挥信息化建设项目对本区域的辐射和影响力。 效果分析 (1)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 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保证省机电工程学校及同类学校实施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 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员工实际能力的角色转换。 在数 量和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2)接触与学习市场最新应用技术。 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及时接触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功能,学习新技术。 (3)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信息化建设项目可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多种实训课题,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训练所获得的经验及掌握的技术、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4)社会服务功能。 信息化 建设项目除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企业职工实施在职培训、转岗培训,还有 11 社会其他人员的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各类综合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 学校实训项目管理水平 学校所有信息化设备和教学仪器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学校有督导室不定期检查,所有的仪器设备使用均有详细的使用记录。 每个实训室和设备都有安全负责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