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单片机控制光立方机箱制作内容摘要:

ght box production on its own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目 录 ♢ 第一章 绪论 7 单片机简介 —————————————————— 7 单片机历史与发展 ——————————————— 7 单片机的特点 ————————————————— 8 ♢ 第二章 方案分析 8 单片机 CPU 选择方案分析 ————————————— 8 LED 二极管选择方案分析 —————————— ——— 9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9 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设置 ———————————— 9 单片机材料 ————————————————————————— 9 单片机线路布置 ——————————————————————— 9 单片机程序编写 ——————————————————————— LED 二极管硬件设置 ——————————————— ♢ 第四章 系统仿真和调试 仿真软件的选用 ———————————————— 系统的调试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张炎:单片机控制灯光机箱制作 7 单片机简介 单 片机,全称单片微型 计算机 (英语: SingleChip Microputer),又称微 控制器 ( Microcontroller),是把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定时 /计数器( Timer/Counter)、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 集成电路 芯片上的 微型计算机。 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 微型处理器 相比,它 更强调自供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 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但存储量小,输入输出接口简单,功能较低。 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旧的单片机的定义已不能满足,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被称为范围更广的 微控制器 ;由于单芯片微电脑常用于当控制器故又名 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但是目前在中国大陆仍多沿用“单片机”的称呼。 单片机的历史与发展 单片机 诞生于 1971 年,经历了 SCM、 MCU、 SoC 三大阶段,早期的 SCM 单片机都是 8位或 4 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 INTEL 的 8031,此后在 8031 上发展出了 MCS51 系列 MCU 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 16 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 年代后随着消费 电子产品 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 随着 INTEL i960 系列特别是后来的 ARM系列的广泛应用, 32 位单片机迅速取代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