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鑫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柳城生物质发电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内容摘要:

据 30 号孔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详见附表 4)表明:地下水的水质类型为 HCO3 — Ca2+ Mg2+型 ,其 PH 值为 , SO42含量为 , Mg2+含量为, NH4+含量为< , HCO3含量为 , Cl含量为,侵蚀性 CO2含量为 mg/l,固溶物为 mg/l,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表 ~ 有关规定综合判定,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 性,但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柳州鑫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柳城生物质发电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 告(正文)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第 7 页 共 11 页 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附录 A,柳州市柳城县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小于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 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据野外调查及广西区域地地质构造图,未发现断裂带通过本场区, 亦未发现新构造活动迹象,场地区域稳定性良好。 场区地基土主要由第④层硬塑状红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局部为第⑥层可塑状粉质粘 土,叠加厚度较大,未发现土洞、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下伏基岩面埋深 ~(标高 ~ ),仅局部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场地中部偏南段埋深较浅( ~ m),其它地段基岩面埋深均大于 15 m 以上,基岩表层风化强烈,浅层溶溶较发育,但溶洞(槽)均为全充填,规模不大,发展趋势基本稳定,对上部覆盖层难以形成不良影响。 因此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好,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地基土岩分析评价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据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按《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式 ~式 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第 ~ 条的有关规定进行统计计算,并结合野外鉴定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附 表 5)。 地基土(岩)承载力特征值及主要岩土技术参数的确定 根据现场钻探揭露,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等成果资料,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中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建筑勘察经验,综合确定建筑场地内各地基土(岩)层承载力特征 值见表。 柳州鑫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柳城生物质发电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 告(正文)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第 8 页 共 11 页 地基土 ( 岩 )n f0 δ γS fk fak( fa) kPa kPa kPa ④ 硬塑状红粘土 土工试验 11 220 标贯试验 14 ⑤ 硬 塑状粉质 粘土 土工试验 10 220 标贯试验 18 ⑥ 可 塑状粉质 粘土 土工试验 6 160 标贯试验 6 ⑦ 强风化 白云岩 fa =500 ⑧ 中风化 白云岩 fa =1500 ⑨ 微风化 白云岩 fa =4000 地基土的胀缩性分析 本次勘察于地基土层中共采取 6 件土样进行土的 胀缩性分析。 椐《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DB45/T3962020)有关标准 判定如下: 表 结合现场周围邻近低层建筑物的调查,未发现地裂、地坪隆起及房屋墙体土层编号 胀宿性判别指标 岩性特征 土的成因 类型 判别 自由膨胀率 胀宿总率 ③ 15% % 粘土,灰褐色 坡积土 不属膨胀土 ④ 1925% % 红粘土,基色为黄色 残积土 不属膨胀土 ⑤ 15% % 粉质粘土,基色为黄色 残积土 不属膨胀土 ⑥ 13% % 粉质粘土,基色为黄色 残积土 不属膨胀土 柳州鑫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柳城生物质发电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 告(正文)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第 9 页 共 11 页 开裂现象,综合判定场地各地基土层不属膨胀土。 地基土(岩)评价 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内的第④层硬塑状红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叠加厚度大,力学强度高,不属胀缩性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第⑥层可塑状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 仅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近基岩面深度段),厚度变化大,力学强度较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的下卧层; 强风化白云岩(第⑦层)虽力学强度高,但 风化裂隙发育, 分布不连续,且厚度薄,不宜作为桩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及微风化白云岩(第⑧、⑨层)层位稳定,力学强度高,是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 地基基础类型的分析评价 地 基均匀性评价 场地地面标高为 ~ ,建筑场地整平标高为 ~ ,除了场地北东组综合检修间( T3)、烟囱( J6)、主厂房加药间( H2)地段为挖方区外,其它地段均为填方区,填方厚度 3~ 6m,若建(构)筑物基础全部落在第④层硬塑状红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上,则场地地基属均匀地基。 天然地基基础分析评价 场地第④层硬塑状红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大,力学强度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拟建建筑物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基 础底面放置在第④层硬塑状红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上。 基坑稳定性分析 按本次初步勘察结果,在现状地平面下第④层硬塑状粘土、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上,埋深大多在 ~ 间,最大的为。 如果先施工建(构)筑物基础再进行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