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大楼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xxxxxxxxxxxxxxxxxxxxxx,位于 xxxxxxx 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是 xxxxxxxxxxxx 土地增值潜力大,开发优势好,发展CBD 的绝佳位置,是极为难得的一块可供高层次、大面积开发的重点用地区域,这一区域将成为 xxxxxxx 市未来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核心区域。 xxxxxxxxxxxxxx(CBD)是 xxxxxxx市“十二五”规划的总 部企业办公、商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密集的中心区,是 xxxxxxx市的重大发展战略项目,随着“沿黄城市带和黄河经济圈”战略的提出, xxxxxxx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央 xxxxxxx,大力发展金融、商贸、酒店、服务等产业, xxxxxxxCBD 本着“立足西部,辐射全国,放眼全球”的发展构思,形成以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公司、集团总部办公为主,辅之以电子商务、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策划、广告等现代服务业,汇集会展、零售、酒店等功能的综合城市商务中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20 年 12 月, xxxxxxxxxxxxxxxxxxxxx 公司成立,全面负责 xxxxxxxxxx 在 xxxxxxx地区的业务发展。 xxxxxxxxxxxxxxxxxxx 公司按照 xxxxxxx 的统一部署,继续秉承 “ 开拓、规范、完善、提高 ” 的企业发展宗旨,紧紧抓住 xxxxxxx 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和xxxxxxx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尽快扩大规模、做大总量,为促进 xxxxxxx 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不断发展,原来的办公场所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需另行选址建设新的办公大楼。 8 xxxxxxxxxxxxxxx 是 xxxxxxx 市“十二五”规划的总部企业办公、商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密集的中心区。 xxxxxxxxxxxxxx 项目作为 xxxxxxxxxxxx 在 xxxxxxx 地区的总部办公,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项目的落成有利于中央 xxxxxxx 的建设,并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配套条件 建设地址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xxxxxxxxxxxxxx,地块西邻亲水北大街,北侧为规划路,南侧为规划公共建筑,东侧属于城市公共绿地。 该项目距 xxxxxxx 市政府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地块现状为 平地,建设条件成熟。 自然条件 该项目位于 xxxxxxx 市,该区 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 年平均日照时数 2 800 小时~ 3 000 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 无霜期 185 天左右。 根据该地市气象局资料,被评价区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气温: 年平均气温 ~ ℃ 最热月份平均气温 ( 7 月) ~ ℃ 最 冷月份平均气温 ~ ℃ 绝对最高气温 ℃ 绝对最低气温 - ℃ 风: 最大风速为 28m/s 基本风压为 雨: 日最大降雨量 年降雨量 150200mm 雪: 最大积雪深度 170mm 基本雪压 kN/ m2 最大冻土深度 1200mm 地震烈度: 8 度 9 地形及地质条件 该项目建设位置位于 xxxxxxxxxxxxxxxx,地块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工程建设的条件。 建议进行下一步工作前需对拟建场地进行详细地质勘察。 配套条件 该项目位于规划的 xxxxxxxxxxxxxxxxxx,周边配套条件已基本成熟: 交通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该项目距 xxxxxxx 市政府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供水 该项目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接入城市供水管网,可满足该区办公生活用水需求。 供电 该项目供电电源接自城市 10KV 供电线路。 供热 该项目供热热源接自 xxxxxxx 市集中供热管网。 通讯 该项目电话线引自 xxxxxxx 市电话网。 排水 该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污水和雨水分别排入 xxxxxxx 市雨污水管网,最后流入污水处理厂。 结论 综上所述, xxxxxxxxxxxxxxxxxxxx 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较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均由城市相应管网得到保证。 第四章 项目规模、规划设计及建筑方案 项目规模 该项目用地面积 611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容积率。 设计原则 项目设计按照地块控制性规划,在总体布局上呼应场地及周边城市道路、景观、功能等各方面因素。 建筑高度严格参照基地 72 米限高要求。 建筑密度、容积率以及绿地率 10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建筑单体则注重在空间、形体以及材料选择上力求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同时,体现时代特色、企业文化特色、以及场地 风格特色。 总体布局 xxxxxxxxxxxxxxxxx,用地 8216 平方米。 场地以及建筑主入口向北开口,场地次入口向东开口,这样既方便车辆进出场地,又不对城市交通造成干扰。 场地围绕建筑设环形消防车道以有效的解决场地内部的交通。 另外建筑主入口与场地主入口之间的广场既起到了缓冲作用又起到了人车分流的作用。 不但总平面设计,方案设计在内部功能流线组织上也以符合当前办公空间要求为前提,流线便捷通畅、空间开敞。 功能流程分析 建筑设计总共二十层。 其中一到三层为裙房,设有入口大堂、大堂接待、接待办公、 办公、展示、厨房、会议室、配套服务设施等功能。 标准层主要以办公、会议空间为主。 标准层为矩形空间,两个交通核分别布置于建筑两侧,方便联系各部分办公空间。 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在空间、形体的设计上力求简洁新颖,富有时代特色并且体现企业文化。 矩形的标准层在中建间处凹进,一分为二。 建筑立面多处采用虚实对比,局部采用钻石切割手法创造的建筑体量使建筑造型更新颖且富有视觉冲击力。 此外,建筑在立面处理以及材料选择上也注重简洁大方,采用白色铝塑板和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既满足了办公空间对采光的要求,也提升了建筑 的档次和形象。 第五章 结构与设备工程 结构工程 设计依据 ( 1) 《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 GB502232020] (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20] ( 3)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GB500102020] ( 4)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 JGJ 32020] (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20] (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20] (2020 版 ) 11 ( 7)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 结构形式 本项目为框架 抗震墙 结构。 根据勘察部门提供的初勘资料,砖混结构形式定为条形基础,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定为独立基础。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材料 钢材:梁板柱受力筋为 III 级钢,分布筋为 I 级钢。 混凝土:垫层为 C15,主体为 C30~C50。 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 给排水工程 设计依据 (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20) (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 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 (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 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20 、 水源 该项目给水水源为 两路市政供水, 可满足 消防及生活要求。 、给水量 生活用水 按每人每班 40L考虑,使用小时数 9 小时,小时变化系数 .。 室外消防用水量 30L/S,室内消防 用水量 40L/S。 、 中水系统 本项目使用中水的有:洗车、绿地浇灌、冲厕、道路浇洒等用 本项目中水使用优先满足冲厕使用,管材选用 PE 管,供水系统上根据使用要求安装计量装置,绿化、浇洒汽车冲洗采用有防护功能的壁式给水栓。 、 热水工程 热水用量按照 60L/人 日计算,项目年热水使用时间取 365 天,考虑部分热水采用太 12 阳能热水器供给,年负荷系数取。 在 场区 内建设锅炉房,采用 2 台燃 油 锅炉对建筑物冬季供热 及热水 并采用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器,提供洗澡用水,极端天气太阳能生活热水采用汽水换热器补充。 、 排水工程 污水 排水水量根据供水性质和供水量估算,按全部给水量的 90%计算,主要是生活污水。 雨水排放系统 根据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SQ q F ,暴雨重现期取 5 年,在项目实施时需进一步 设计 ,以满足泄洪能力。 电气工程 设计依据 (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20) (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 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 年版) ( 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20) ( 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20 (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 8)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 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20 供电设计 本项目 为 办公 楼 ,负荷等级应按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