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 = 201。 ( 4)提出问题: 43 小时粉刷多少呢。 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相关练习:练习二第 5 题。 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学例 4 (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 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03 32。 (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 3)学生独立解答“ 5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巩固练习: 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练习三第 6 题 ( 1)求 2 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 2 个 43 是多少。 算式: 43 2 ( 2)求 21 枝或 32 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 43 的 21 是多少,或 43 的 32 是多少。 练习三第 9 题。 (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 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四、作业 练习二第 10 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01 5 85 1 73 2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1 41 = 4511 = 201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103 32 = 31023 = 51 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学反思: 103 32 = 31023 = 51 1 1 5 1 (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 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 交流反馈等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 (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 (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 1) 36 2+ 15 ( 2) 5 6+ 7 3 ( 3) 15 ( 34- 27) 二、新授 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 1) 154 + 53 97 ( 2) 53 94 - 51 ( 3) 85( - )21 32 ( 4) 229 31 + 52 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 1)乘法交换律: a b=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a+ b) c=a c+ b c (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 你能举例说明吗。 (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 7 4 101 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 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 5 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教学例 6 ( 1)出示: 53 61 5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应用乘法交换律) ( 2)出示: 65( + )41 12,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 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 (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65 12 和 41 12 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 (a+ b) c=a c+ b c 强调分配律公式 (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53 61 5 65( + )41 12 =53 ( 5 61 )交换律 =65 12+41 12 分配律 =( 53 5) 61 =10+3 =2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