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矿井各水平作业人员分布及采掘区域人员分布见表 1~表 6。 12 表 1 2020 水平 井底车场 人员分布情况 序 号 工种 出 勤 人 数 及 分 布 0 点班 8 点班 4 点班 分布地点 1 把钩工 1 1 1 井底 车场 2 信号工 1 1 1 井底 车场 3 运输工 6 6 6 大巷及 井底 车场 4 溜子 司机 2 2 2 大巷中 5 维修工 2 2 2 大巷 6 合计 12 12 12 表 2 2060 水平井底车场人员分布情况 序 号 工种 出 勤 人 数 及 分 布 0 点班 8 点班 4 点班 分布地点 1 把钩工 1 1 1 井底 车场 2 信号工 1 1 1 井底车场 3 运输工 6 6 6 大巷及井底车场 4 溜子司机 2 2 2 大巷中 5 维修工 2 2 2 大巷 6 合计 12 12 12 13 表 3 2703 采煤 工作面 人员分布情况 序 号 工种 出 勤 人 数 及 分 布 0 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溜子 工 1 1 1 2703 运输上山 2 溜子 工 3 3 3 2703 运输巷 3 维修工 2 2 2 2703 回风巷 4 电工 1 1 1 巡回 5 水泵工 1 1 1 水泵硐室 6 运 料 工 2 2 2 巡回 7 打柱工 2 2 2 3401 工作面 8 回柱工 3 3 3 2703 工作面 9 挂梁工 6 6 6 2703 工作面 10 溜子 工 1 1 1 2703 工作面 11 攉煤工 6 6 6 2703 工作面 12 班长 1 1 1 2703 工作面 13 副班长 1 1 1 2703 工作面 合计 30 30 30 14 表 4 2020 水平 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序 号 工种 出 勤 人 数 及 分 布 0 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 地点 1 掘进头作业人员 5 5 5 3401下顺槽 2 掘进头作业人员 5 5 5 3401上顺槽 3 掘进头 作业人员 5 5 5 3401运输下山 4 电工 1 1 1 巡回 5 维修工 2 2 2 掘进后退巡回 6 溜子司机 2 2 2 3401 运输下山 7 装车工 8 8 8 掘进迎头 8 班长 1 1 1 掘进班 9 副班长 2 2 2 掘进班 合计 31 31 31 从表 表 4可以看出, 2020 水平 区域内 分布人数为 43 人,2060 水平 区域内 分布人数 为 42 人, 井下 采掘区域内作业人员总数目为 85 人,根据矿井 服务年限,以及作业区域,矿井从 2020年 5 月份转入三水平的开拓与生产,且从 2020 年开始全矿采掘工作面都在 2020 水平南翼区域,计划在三水平( 2020 水平)的 井底车场布置一个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 的规定和按照井下作业人员就近避难、一人一位的原则, 能够满足 水平 区域内采掘 作业人员紧急避险需求。 从表 表 3可以看出, 2060 水平 区域内 分布人数为 42 人,但此区域内服务年限只有半年时间,不考虑设置避难硐室。 根据以上人员分布情况,考虑到 全矿井的采掘在三水平,且三水平服务年 限只有 4年左右时间, 不宜建设永久避难硐室,考虑建设 永久避难硐室 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 15 2403 回采工作面截止目前至停采线剩余回采量为 30 余米,根据矿井作业计划于 2020年 4 月份前可回采结束, 2020 年 5月份转入 2703 工作面进行回采,掘进工作面主要延伸三水平,因此在二水平 没有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故在 二水平建设完善“ 紧急避险设施 ”以外其它“五大系统”。 紧急避险设施数量及分布地点 据上,全矿井紧急避险设施共计划布置 1 个 永久避难硐室。 在 2020井底车场位置利用 K4煤层与 K7煤层之间的石门 通道建设 1 个 永久避难硐室。 具体位置见 附 图 16 第四章 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 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 规格 永久避难硐室 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 40 人考虑,每人应不小于 ,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 : S 生 = 40=36 m2 S 生 —— 避难硐室生存室平面面积, m2; S 过 = m2 永久避难硐室 的生存室的宽度为 ,过渡室的宽度为,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 ,计算其长度: a 生 =36 247。 =; a 过 =247。 =; a=a 生 + 2a 过 =+ = 永久避难硐室 规格: 根据 永久避难硐室 施工需要,生存室的宽度为 和过渡室的宽度为 时,生存室长度不得小于 和硐室总长度不得小于 m 可满足要求。 具体参数见临时避避难硐室图。 、 永久避难硐室 系统 永久避难硐室 的建设标准同永久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 的系统组成包括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第一道防爆密闭墙、第二道密闭门、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幕系统及其附属系统。 第一道防护密闭门 永久避难硐室 防护密闭门 能够抵御瞬时 1000℃高温、 17 的爆炸冲击波、 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 伤害。 第一道防爆密闭墙 防爆密闭墙能够抵御瞬时 1000℃高温和 的爆炸冲击波,墙体材料的同永久避难硐室。 第二道密闭门 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空气循环系统 永久避难硐室 内部供氧方式分为两种:压风供氧方式,高压氧气瓶供氧方式,空气循环系统同永久避难硐室。 空气幕系统 空气幕系统安装在两端防护密闭门处,目的是阻隔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 空气幕系统的动力采用高压空气,。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边线、电梯坑边线、集水坑边线、承台边线 16 ◈ 4 待人工挖土完毕后,按图纸要求用截桩机进行二次截桩 ◈ 5 深度较大的电梯坑和集水坑挖完后,用多层板附于坑壁的四周并用钢管作支架固定好,以防坍塌 ◈1 用钢管作围护栏杆,栏杆高 ◈2 钢管上下共两根,立柱按间距 2m 进行设置,斜支撑按 5m 进行设置 ◈3 将安全网固定于栏杆上 三 .安全文明生产 1)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
浆液排放系统 本工程 共四套 浆液排放系统 ,每套系统各 设有 1座 吸收塔区域 地坑 及 1台地坑 泵。 共设 1 座事故浆液箱及事故浆液返回泵 为四套脱硫系统公用。 浆液排空系统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事故排放和正常疏排。 当吸收塔需 要排空检修时,塔内的浆液主要由石膏排出泵排至事故浆液箱。 当液位降至泵的入口水平时,浆液依靠重力作用自吸收塔排放孔流入 塔区地坑 ,再由 地坑 泵打入事故浆液箱。
5 管脚结构 74LS245 芯片 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 74LS245 芯片内部结构如图 所示。 11 图 74LS245 内部结构 当片选端 CE 低电平有效时, DIR=“ 0” ,信号由 B 向 A 传输 ,即 接收 数据;DIR=“ 1” ,信号由 A 向 B 传输 ,即 发送 数据。 当 CE 为高电平时, A、 B 均为高阻态。 所以
得系统难以灵活使用,也给维护带来一定困难。 ( 2)计算公式固定不变。 薪资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计算较为复杂。 某一项的结果可能来自于其它几项甚至几十项的结果,而且这种计算方法是经常变化的,现行的很多系统计算公式都是设计死了,公式稍有变化就得改写程序,以致于给系统维护带来困难。 ( 3)网络化程度不够。 现行的薪资管理软件大多是基于单机板的,或者即使是网络板
任意一个模式对本项目而言都存在一定不足,我们从未来客源需求市场、未来业主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未来城市开发等诸多因素及综合规划考虑,建议本项目定位必须跳出传统模 式思维,创造属于针对本项目的开发模式: 基于本项目相关各方对酒店的诉求: � 达到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 � 酒店客房不少于 220间,床位不低于 400张,并按五星级酒店要求配备餐饮、商务、会议、公共娱乐、安全等相关服务设施; 第 五 章
好”工商联建设 责任目标分解表 项目及分值 内 容 标 准 责任 领导 责任科室 领 导 班子好(15分 ) 党 组 建 设 建立党组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1分 ),制定和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党组会议制度、党组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廉洁从政等制度 (每项 ,共 2分 ),并认真贯彻执行 (1分 );工商联党组书记由同级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任 (1分 ),不是同级党委委员的,列席了同级党委全委会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