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公司a7车身涂装线四院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f、脱脂加热管路布置在后工位。 g、干净超滤水洗、干净纯水洗均没有配置流量计。 h、 电泳冷却搅拌支管布置在 电泳槽端部。 i、 前处理管路系统布局不合理,非常拥挤,不便于维护。 √ j、 电泳阳极系统的阳极管流量计布局于密封室内,不便于观察。 k、 前处理脱脂槽没有设置副槽。 l、 出槽喷淋档水板 1 米高,出槽喷淋管离槽顶 100mm,不便于维护喷嘴。 √ m、 前处理密封室内风管均为不锈钢,电泳密封室内风管均为镀锌板。 n、 电泳后干净纯水洗气动球阀安装于密封室内。 o、 电泳密封室与电泳烘干室之间用室体连接,而 电泳下件处没有设置排风设施。 p、 前处理密封室出车间的排风管均为镀锌板。 q、 电泳超滤 2 后的纯水洗泵采用单机械密封泵。 r、前处理上件平台太 短,不方便 上 件。 √ s、电泳槽底部搅拌喷嘴没有倾斜或倾斜角度过小。 t、 前处理电泳纯水洗工位采用电极式液位计。 u、 前处理电泳所有喷淋喷嘴的基座和嘴子均为 PVC 材料的。 (2) 烘干系统 a、 室体内壁板不平整,与设计有关,内壁板直接对接满焊。 b、 强冷室送风 风嘴布局底于工件,未覆盖工件上部。 (3) 喷漆系统 a、中涂打磨室布置在喷漆区。 b、空调天然气燃烧机布置在空调进风口管道上。 c、工作区电气控制柜挂在室体上, 阻挡玻璃,不便于维护玻璃。 √ e、玻璃窗下装饰条为铆接连接,不便于维护玻璃。 f、由于车身结构的特殊性,喷 PVC 工位操作人员高于安全拄。 g、由于设计者对产品不熟悉,喷 PVC 后的去遮蔽工位已作废。 10 h、无室体工作区操作平台采用花纹钢板,滑橇输送系统不便于维护。 i、点修室烤灯无法对工件进行局部烘干。 √ j、 PVC 室送风管太底。 k、喷漆机器人立柱强度不够。 √ (4) 输送系统 a、 空橇返回线的旋转滚床方向 旋转 错误。 √ b、工件尺寸 2200X2500X2690,橇体长 2500,滚床辊子间距 764,工艺链辊子间距 750。 c、电泳导电铜排高底压段连接在一起。 √ (5) 公用系统 a、 污水处理间玻璃窗为固定式。 b、公用电插接母线横穿前处理电泳密封室上部。 注: “ √ ”标示的问题已整改。 涂装线 自动化控制 特点 (一 ) 概述 在整个涂装车间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采用 集中监测,分散控制 的典型控制模式。 依据这一模式,将整个涂装车间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监控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每个层次中使用不同的网络结构及硬件配置,以实现各自不同的功能。 1 监控层 (1) 主要功能 计算机监控系统处于整个控制系统的最高层,通过工业以太网与系统内 PLC 相连,其主要功能是: a 通过工业以太网络将车间内各个受控设备 PLC 连接起来,并实现有效信息的共享; b 监控用计算机实时采集现场 PLC 的信息; c 监控用计算机实时显示受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 d 系统中实时报警记录及历史纪录; e 过程变量的实时趋势及历史趋势; 11 f生产管理报表。 中控室设数据服务器两台、设备监视用计算机两台,车体识别系统用计算机一台,配置组太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监视涂装车间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有关工艺参数,并能自动记录工艺参数、打印故障报表。 (2) 主要组成 a 主要硬 件配置:监控用计算机,以太网连接卡, PLC 网络组件,打印机,电缆及桥架等。 b 软件配置:系统软件, SCADA 组态软件,应用软件。 2 控制层 (1) 主要功能: 控制层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在整个控制系统中起着 承上启下 的作用。 它采用 PLC 及其网络系统接受现场发来的数据信息,经过其自身 CPU 的运算和处理后,发出相应的指令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同时,通过 PLC 网络使得控制层内各个 PLC 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流与通讯,并由监控系统主 PLC 通过以太网将有关的数据传给上位监控计算机。 (2) 网络形式: S7315 系列 PLC 之间采用以太网网。 (3) 主要组成: a、 PLC 系列选用西门子公司的 S7315 系列 PLC 及其网络模块。 b、 软件配置:软件主要包括: PL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设备层 (1) 主要功能: 设备层在整个控制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中处于底层,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现场操作站、现场设备检测单元、现场其它输入设备、现场执行机构等,直接或通过现场总线与控制层中的 PLC 相联系,将输入信号发送给 PLC,将 PLC 输出指令发送到现场设备。 (2) 网络形式:现场总线 ProfibusDP、直接点对点联接。 (3) 主要组成: a 主要硬件配置及选型:现场总线模块与端子式总线模块及总线电缆、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 12 b 设备层的软件主要是现场总线 ProfibusDP 配置软件、数据传输程序等。 (二 )、 电控装置设计及制造所采用的标准 设计标准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及相关的国际标准; 制造标准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及相关的国际标准; (三 )、通用技术要求及说明 (1) 电压额定值和保护措施 a 主电源 380V177。 10% 3 相 50HZ177。 2HZ 总开关必须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 b 辅助电压 : 控制回路 AC 220V 50Hz 或 DC 24V 控制设备电源电路 AC 220V 单相 50Hz 控制柜内的荧光灯 AC 220V 单相 50Hz 控制柜内的插座 AC 220V 专用控制电路 DC 5V~30V 交流感应电机 AC 380V 3 相 50Hz PLC 的输入电压 AC 220V 指示灯、电磁阀和 行程开关的电压 AC 220V 50Hz 或 DC 24V 接近开关、光电开关、行程开关的电压 DC 24V c 在掉电情况下的保护 电控系统及元件适应工厂电网上的电压波动和脉冲干扰; 在电源断电或设备急停时 ,为了避免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不允许设备运动执行元件有任何运动; d 互锁保护 存在前后动作逻辑关系的各应用单元间必须具有可靠的互锁关系,前后不能产生误操作,以免产生危险; 无论自动或手动方式各应用单元内部的前后动作顺序也应有互锁; 电机正、反转、高、低速在软、硬件上都具有互锁关系。 (2) PLC 13 a 在各 PLC 系统中 预留 10% I/O 点; b 使用的控制程序必须是梯形图。 (3) 现场总线模块使用标准 a 安装在现场的总线模块选用 IP67 防护等级 ,安装在控制柜、操作站内的模块可选用 IP20 防护等级; b 总线电缆比较长的时候,使用中继器转接,并使用接头分段连接,以便于扩展和维修; c 分散在设备各处的各总线模块 I/O 点应留有 15%的富余量。 (4) 控制柜的技术要求 a 出线方式:控制柜顶 部或底部进出线。 b 布线方式: 柜内采用线槽,柜外采用电缆桥架及镀锌金属管 c 喷涂颜色:安装板 镀锌 外表面颜色 工业灰 RAL7035 d 防护等级: IP54 e 控制柜外形尺寸: 2020(高) x800(宽) x600(深) mm f控制柜底座高度: H=200mm g 其它要求: 控制柜的结构和所有内部连线要符合有关标准的具体要求; 为了保持柜内温度低于各元件允许的最高温度,要提供强制的通风;安 装大功率变频器的控制柜内设置空调制冷装置。 风扇电源为 220V, 50HZ,风扇要有防护手指免受伤害措施,噪声要满足标准要求;风扇要有可清洗的滤网; 主开关:全方位保护以防人体接触,与门联锁; 母线:母线应有防护盖板保护以防人触及, 地线在柜底部适当位置; 控制柜照明: 安装于柜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