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吨纺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纺织品的头道生产工序,应为下道工序提供毛羽少、强力高、条干好的优质纱线,因此,仅靠普通的环锭纺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 气流纺。 然而目前全球 气流 纺纱锭严重不足, 气流 纺纱 产品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因此,本 气流 纺项目的建设, 能够很好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节 产品需求分析 一、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 上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高档纺织品的主销市场。 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纺织最终产品: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产品的消费约各占 1/3。 而美国和一些更发达的国家家用纺织产品已占到了 40%左右 ,并将超过服装成为第一大纺织消费品。 从国际形势看,配额体制的结束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场地。 由于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较低,发展中国家在与西方的竞争中逐渐胜出,如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由于商业利润减少,欧洲和美国的 很多 工厂关闭。 全球家用纺织品贸易 额 ,目前估计在 100 亿美元,预期到 2020 年达到 230 亿美元。 近年来,国际纺纱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纺纱技术不断替代传统工艺。 在新一代纺纱工艺中, 气流纺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气流纺纱 与传统纱相比,伸长率增加 20%,生产能力提高 50%;使用乌斯特 ( uster) 方法测的毛纱率减少 30%。 85%以上的 气流 纺纱线,因条干不匀率降低及纱疵数减少,都可以达到上述的优良特性。 气流 纺纱线的优异特性对纺织品的生产 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与传统纺纱方法相比, 气流纺 具有很多优势。 由于纺纱系统稳定 性好,可使用便宜原料,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纱的捻度减少,环锭纺机台产量提高,从而提高了加捻机的效率;由于上浆量减少,织造准备成本降低;纺织品光泽好、印花色彩鲜明 、 外观优良等;单纱可替代合股纱,粗梳纱可替代精梳纱。 毋庸置疑, 气流纺 纱等新一代纺纱技术 对纺纱 厂 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加。 二、国内市场 气流纺 作为一种新型纺纱工艺被引入我国,它被誉为纺纱技术的革新。 今天,全国 气流纺 生产能力 不足 ,每吨 气流纺纱线 比普通纱线销售价格高出 2020 元,成本高出 1000 元,利润高出 5001000 元。 气流纺 纱 作为一种纺纱技术的革新,是对环锭纺纱工艺技术的重要改进,成纱质量有显著提高,主要用来满足高档次面料和织造的需求。 使用 气流 纺 纱 技术后,棉纺企业能从配棉等级相应降低、吨纱用棉量相应减小、细纱单产得到提高、细纱断头减少而带来的看台数量增加、市场售价增加等五个途径直接体现经济效益。 气流纺 增值效应是 气流纺 技术价值的重要体现,这个价值是靠 气流纺 优异的品质特征,通过纱线的市场售价体现出来的。 气流纺纱 的下游增值应用已经在逐渐拓展,据了解, 气流纺纱 线 在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三、市场预测 “ 十一五 ” 期间,纺织工业将加快技术结构、原料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 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棉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棉纺织设备;推进高档精梳纱 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织物的生产,加大化纤使用比例;大力提升 “ 三无一精 ” 产 品的比重;鼓励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 到 “ 十一五 ” 末,棉纺织 90 年代及国际水平的设备比重要达到 65%,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5000 元 /人 年,精梳纱比重达到 30%,无卷化率达到 50%,无梭布比重达到 7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 70%,万元产值耗电比 2020 年降低 10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纺织品服装内需消费将持续增长。 一是衣着类纺织品仍将不断增长 ; 二是家用纺织品的消费需求也将随着房地产业 及旅游业的增长不断扩大 ; 三是随着我国汽车、建筑、卫生、水利、农业、交通、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的不断增长。 我国纤维加工总量预计到 2020 年将增长到 3600 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6%;人均纤维消费量预计到 2020 年将增长到 18 公斤,年均增长率为 %;纺织品服装出口预计到 2020年将增长到 18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9%;销售产值预计到 2020年将增长到 6000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纱产量预计到 2020年将增长到 1850 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5%。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20 年 , 我国累计纺纱量为 万吨,同比增加 万吨,增长 29%,较调整后的 万吨增加 万吨,增长 %。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透露,在国内消 费需求的巨大拉动下,在面料、服装的频频火爆中,我国纱线行业正在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才 14 公斤,而我国人均 GDP 已经超过 1000 美元,正处于内销高速增长阶段,纺织业界有关人士认为, 2020 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有望达到 1718 公斤,市场对纱线需求将继续走高。 同时,我国纱线出口也保持高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 2020 年 112 月,我国共出口纱线 万吨,同比增长 %。 其中化纤纱线增幅最高,达 %,这反映出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我国化纤行业获得了大发展,化纤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但由于 2020 年我国棉纺织企业生产使用的进口棉花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得我国生产棉纱的成本大幅上升,在国际市场我国棉纱平均价格为 2900 美元 /吨、印度为 2230 美元 /吨 、巴基斯坦价格只有 2060 美元 /吨,我国棉纱已失去了出口的竞争优势。 由于进口棉纱没有配额管制,棉价太高,一些棉纺厂通过直接进口棉纱的办法解决成本问题,这导 致 2020 年 112 月我国棉纱进口达 万吨,大大高于出口 万吨水平。 中国市场对棉纱的旺盛需求,为印度、巴基斯坦等棉纱生产大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综合国内外市场分析可以看出, 气流纺纱 产品其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潜力较大。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20 年本 ) 》 鼓励类,第十七项第 1 条 “ 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 列入鼓励发展的项目。 国务院 2020 年 2 月 4 日通过的《纺织业振兴规划》 中指出 : “„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三要淘 汰落后产能 „”。 该项目属于先进纺织机械改造项目。 项目改造后,通过使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及技术,生产市场急需的 气流 纺纱 线。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关于做好 2020 年第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第 1 款“结构调整项目:以轻工、纺织、电子信息行业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中具有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第 4 款“增加就业岗位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是支持产品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支持、鼓励企业勇于创新、开拓市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填平补齐技术改造 项目”的规定。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尽管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纱线产业仍未摆脱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的尴尬境地。 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目前中国高档纤维相对常规品种用量较小,需求相对不足限制了新型纤维的规模化发展 ; 二是高科技含量的纤维产品投入巨大,使很多资金有限的企业望而却步 ; 三是生产工艺复杂,国产技术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达不到下游企业的具体要求。 因此,中国纤维品种至今仍以常规品种为主,纤维差别化率还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纱线更新换代的步伐和推 陈出新的速度。 当前纺织行业的竞争表面是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未来的竞争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正在减少,靠技术创新获胜的机会则越来越多。 新型纤维材料是提升纱线时尚性的重要保证。 纱线是纺织面料的基础,纱线无穷的创造力将极大丰富面料的风格和发展趋势,比如毛与新型纤维混纺可扩大面料的使用范围;棉与新型纤维混纺,面料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延伸;麻与新纤维混纺,面料服用性会进一步提高等等。 因此,提高纱线的时尚性成为提升纺织面料时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纺纱工艺技术是提升纱线品质的重 要途径。 转杯纺纱是迄今最成熟、最成功的新型纺纱技术,可保证所有接头的质量。 目前我国新型纺纱的比重还比较低,只有 %,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喷气纺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可以生产纯棉纱,也可以生产包芯纱和花色纱,技术特点鲜明;紧密纺纱可减少毛羽和飞花,降低细纱断头,但这项技术大面积使用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未来的市场竞争要害是产品质量、档次和功能性的竞争,中国纱线行业只有认真总结现代纺纱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纱线品质,才能使行业的发展潜能真正得以释放。 本次技改完成后, 该公司 的 纺纱能力将达到 6000 吨每年,产品档次将有较大提高, 较大幅度的提高 该 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社会效益。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章 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一节 改造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方案 本技术改造前后,总体工艺流程相同 ,如下 : 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气流纺工序 技改前后工艺流程的区别如下: 技改前工艺流程 ① 清花工序: FA002D 抓棉机 +FA305B+FA106 开棉机 +FA076 打手成卷机 ②梳棉工序: 186F 梳棉机 ③并条工序: FA304 并条机 ④气流纺工序: FA603 气流纺纱机 技改后工艺流程 ① 清花工序: FA002D 抓棉机 +(金属探测仪) +FA305 混棉机 +FA106 开棉机 +两路配电器 +2A092A 型棉箱 +微除尘 +2A076C 打手成卷机 ② 梳棉工序: FA201 高速梳棉机 ③ 并条工序: FA316 高速并条机 ④ 气流纺工序: TQF268 抽气式高速转杯纺机 在纺纱过程中,气流纺纱机将完成以下任务:将棉条开松并牵伸至单纤维状态 , 对喂给原料进行除杂 , 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 , 形成须条 , 凝聚纤维 , 通过并合改善均匀度 , 加捻 , 卷绕成型。 从理论上讲,气流纺纱时单根纤维在转杯的凝棉槽内凝结 成一个纤维环,然后这个纤维环被反向拉起,但实际上由于其它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纤维弯钩、纤维圈、纤维片和其它变形等,极大的影响气流纺纱的质量。 成纱的质量受喂给棉条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棉条纤维中长度、长度整齐度、纤维细度和含杂情况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输送和凝聚过程中,纤维的分离状态越好则纱线质量越好。 而棉条质量受前纺工序的控制,梳棉是气流纺关键工序,它主要对喂给 原料 进行除 杂、分梳和均匀混合纤维,所以调整梳棉工艺参数对棉条质量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纱线 质量。 其中杂质是影响最后成纱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前纺杂质分类如下:大杂、纤维碎片、尘杂。 纤维碎片包括破籽、不孕籽、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易清除,它们在转杯中影响捻度的传递,对纱线外观影响极大。 即使它们能被分梳辊清除掉,仍有 可能会在凝棉槽中沉积而导致飞花的产生。 尘杂沉积程度随着喂入 棉条中的含杂率增加而提高,转杯速度越高直径越小其沉积程度越高。 因为尘杂沉积产生捻度不匀使织物产生 “ 横档 ” 和 “ 云斑 ”。 尘杂的沉积还会损害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增加纱线的毛羽。 而且,尘杂的沉积在纺纱过程中会造成纱线的断头数增加。 所以本次技改 工艺流程的改进 主要增加了 清花工序的 开松 除杂设备,以利于杂质的去除。 工艺流程的描述 ( 1) 清棉工序 主要任务 : ① 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 ② 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③ 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 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④ 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 2) 梳棉工序 主要任务 : ① 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② 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③ 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④ 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主要 构件 名称和作用: ① 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② 锡林、盖板 A、 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B、 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C、 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③ 道夫: A、 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B、 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 3)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 ① 并合:一般用 68 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② 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③ 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④ 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 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 4)气流纺工序 气流纺纱也叫喷气纺纱。 它 不用锭子,主要靠分梳辊和气流 杯两个部件。 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分梳喂入的棉条纤维, 通过 它 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 气流杯是个小小的金属杯子, 它 的旋转速度比分梳辊还高 45 倍,由此产生的离心作用,把杯子里的空气向外排;根据流体压强的原理,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并形成纤维流,沿着杯的内壁不断运动。 这时,杯子外有一根纱头,把杯子内壁的纤维引出来,并连接起来,再加上杯子带着纱尾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钻作用,就好像一 边 “ 喂 ”棉纤维,一边加纱线搓捏,使 纱线与杯子内壁的纤维连接,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的输出纱线,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气流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 二、设备方案 设备的选择原则 工艺设备的选择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合理地选择设备 与 增加产品品种、节省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本项目选择设备所遵循的原则如下: ( 1) 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能耗低、操作方便、易修理。 ( 2) 增强生产能力,适应生产需求,能增强企业应变能力。 ( 3) 综合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 生产设备配套 原有设备共有 60 台(套),详见下表: 改造前 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 备注 1 清花设备 4 2 梳棉机 186F 32 3 并条机 FA304 12 4 纺机 FA603 12 小计 60 本次技改后,需新增设备 56 台,并改进清花工序 4 套,详见下表: 改造后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 备注 1 清花设备 4 改进 2 梳棉机 FA201 32 新购 3 并条机 FA316 12 新购 4 气流纺机 TQF268 12 新购 小计 60 新设备投产后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该 公司生产状态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 产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