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平台时,杜绝工人在卸料平台下施工,且有专职安全员配合吊装。 (9) 废料统一使用塑 料编织袋装起来,避免其污染环境。 (10) 为了保证卸料平台上的粉尘不扩散,在平台四周设置密目安全网。 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 (1)平台使用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2)在搭设过程中由项目部安全员、技术员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 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变更平台的组件。 (3)严格控制平台上的荷载,本工程中所有卸料平台的限载严禁超载堆放物料。 堆料荷载不得过分靠近平台边缘。 (4)定期检查卸料平台,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 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5)搭设、安装平台时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卸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以防坠落。 (6)卸料平台的连墙件必须按方案要求制作施工。 (7) 卸料平台左右周圈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 (8)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 (9)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10)电焊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技工,施焊时,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11)五 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天气停止卸料平台的搭设及堆料作业。 要经常检查平台上有无积水、积雪等物。 若有则应随时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 (12)项目部安全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卸料平台负责人要每天定时检查平台的安全性能及堆放荷载情况。 六 、 其它注意事项 劳务队须按方案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使用过程中严禁 超出设计堆荷数量 , 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 平台上不得长时间堆积物料。 施工现场必须在醒目位置悬挂标牌,标牌上将限荷换算成堆放相应具体物 料的数量,在标牌上 注明。 预埋钢筋 锚环及吊钩 必须做隐蔽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 平台使用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定期保养和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对集料平台擅自进行改动、变更,若因实际问题必须进行变更时必须通过本方案审批部门的同意方可进行。 七 、 计算书 住宅区槽钢悬挑式卸料计算 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20)。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 由于卸 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 平台水平钢梁 (主梁 )的悬挑长度 ,悬挑水平钢梁间距 (平台宽度 )。 次梁采用 [14a号槽钢 U口水平,主梁采用 [16b号槽钢 U口水平,次梁间距。 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 ,最大堆放材料荷载。 一、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 [14a号槽钢 U口水平槽钢,间距 ,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 A=,惯性距 Ix=,转动惯 量 Wx=,回转半径ix= 截面尺寸 b=,h=,t=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 ; Q1 = =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 ; Q2 = = (3)槽钢自重荷载 Q3=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Q1+Q2+Q3) = (++) =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计算值 P = =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 P与均布荷载 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内侧钢丝绳不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 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计算值 M = + 其中 x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 [f] ——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 106/( )=; 次梁槽钢的抗弯强度计算 [f],满足要求 ! [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 二、主梁的计算 卸料平台的内钢绳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 [16b号槽钢 U口水平槽钢,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 A=,惯性距 Ix=,转动惯量 Wx=,回转半径 ix= 截面尺寸 b=,h=,t= (1)栏杆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 Q1 = (2)槽钢自重荷载 Q2=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Q1+Q2) = (+) = 经计算得到,各次 梁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分别为 P1=( (+) + )= P2=( (+) + )= P3=( (+) + )= P4=( (+) + )+ P5=( (+) + )= P6=( (+) + )= P7=( (+) + )=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载 P和均布荷载 q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1 2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5 0 0 5 0 0 0 5 0 0 2 . 3 7 k N 4 . 4 9 k N 4 . 4 9 k N 1 1 . 4 9 k N 4 . 4 9 k N 4 . 4 9 k N 1 . 3 1 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