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机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类似的问题。 我们知道播种机不能同时满足各种地区各种需求,有的不是很成熟,需要大量人力配合,有的对整地要求太高,有的不能调节行距等。 其中主要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第一章 绪论 4 ,生产成本比较大。 ,播种位置误差较大。 、可推广性不高等。 综合以上几点,结合马铃薯薯种的外形特点和种植工艺要求,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设计出一种集起垄、开沟、播种、覆土和喷药等联合性作业为一体的马铃薯播种机械。 悬挂机构较好的控制工作部件工作时的播深,开沟器除了能开出平整的地沟外还具备导向种薯的功能;排种装置确保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漏播、重播等现象的几率不超过 3%,并着重解决排种器的填种能力,解放劳动力。 基本结构 该机构主要由机架、起垄器、整平器、开沟器、输种管、覆土器、种箱、排种器等构成,在机架的前端部分设计有上有三点悬挂装置用于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架的连接;种箱固定在机架中间部分横梁的上方的种箱架上;排钟装置后边穿过种箱前端穿过种薯管固定在中间横梁上方的侧梁上;在种箱前面有一根安装开沟器的梁,用 U型螺栓将开沟器上的种薯管固定在横梁上,可以调节开沟深度,调节行距时沿着横梁横向移动开沟器;机架的后边两个梁用来连接覆土器和药箱。 工作原理 通过三点悬挂装置与拖拉机上的三点悬挂相连接,拖拉机前进时输出的动力作为播种机动力,作业速度为。 机具工作的动力为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输出的动力。 行走轮地轮轴的两端各装一个主动链轮和一个主动皮带轮 , 通过链条和皮带将力矩传给被动链轮和被动皮带轮。 由于地轮直径较大,工作时一般不易发生打滑,因此传动可靠。 机具工作时,拖拉机将动力传递给行走轮,行走轮上的主动链轮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链轮,行走轮随拖拉机前进而转动,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播种机构,排出的种子经输种管进入开沟器,进入前面已经开好的垄沟中,后面 的覆土器进一步覆盖种沟。 第二章 总体结构设计 5 第二章 总体结构设计 结构方案论证 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过程,必须根据农业工艺要求做到适量、适时,使马铃薯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条件。 播种作业要严格执行按照质量标准,适当的条件下使得播种深度、播种量、垄高、垄宽、行距均应符合标准要求,同时不能损伤种薯。 同时做到播深一致,表土平整细碎才能使得作物生长的苗齐、苗全、苗壮。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总结现出有机具缺点,并结合前文总结的设计要求提出如下两种设计方案: 第一种方案见图 21 图 21 拖拉机 起拢铲 整平器 开沟器 覆土器 主动链轮 地轮 主动辊筒 转桶 种薯箱 1链条 1从动链轮 1从动辊筒 1传动皮带 1张紧轮 1导向槽 1种薯管 1药箱 1喷头 机架 该方案①种箱在种管的左上方,种箱通过导种槽将肿块输送至种管,但是这种滑落并不可靠,大种块堵塞可能时有发生。 ②种子转筒下方安装有托板,可有效防止种块在种薯管内倒落,从而保证了播种位置的精度。 ③从传动上看采用了皮带链轮双传动,稳定可靠简单。 第二种方案见图 22 第二章 总体结构设计 6 图 22 拖拉机 起拢铲 整平器 开沟器 覆土器 主动链轮 地轮 主动辊筒 转桶 种薯箱 1链条 1从动链轮 1从动辊筒 1传动皮带 1张紧轮 1导向槽 1种薯管 1药箱 1喷头 机架 该方案①种管穿过种箱,无需滑动槽,在转筒取种方面更具可靠性。 ②转筒的下方没设计托板,可能会导致种块不确定方向落下,无法保证播种精度。 ③二级传动使得传动复杂,通过方案一可以改进。 总体方案的确定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方案,作为设计初始模型,见图 23 第二章 总体结构设计 7 图 23 拖拉机 起拢铲 整平器 开沟器 覆土器 主动链轮 地轮 主动辊筒 转桶 种薯箱 1链条 1从动链轮 1从动辊筒 1传动皮带 1张紧轮 1导向槽 1种薯管 1药箱 1喷头 机架 1)方案原理: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装置连接该播种机具在田间前行;起垄圆盘组开出宽为 40cm(可调)相距 80cm(可调)的垄两条;再经过整平器的整平镇压;在经过开沟器开出一定深度种沟;行走轮通过链条和皮带传动将动力传 送给排种器部分,在转筒的带动下将种块有规律的投送到种沟相应位置。 播种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轮,地轮上安装有一个主动链轮,连接从动链轮带动滚筒将种子带入种薯管后落入垄沟。 播种后覆土器将适量土壤覆盖在种沟上同时将垄面处理平整。 在整个结构中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负责连接起工作部件和承受重力的机架要保证足够的刚度与强度。 二是覆土部件采用良好的结构设计 ,使得垄型好,这样才能使得马铃薯良好生长。 三是使得垄距和株深调整方便。 四是起垄高度可以调节。 五是需要运动的地方要保证运动可靠。 六是有皮带的地方必须提供张紧 轮机构。 七是播种开沟的深度可以调节调。 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所需主要零部件见附录表。 2)方案分析: ( 1)此方案设计能够完成种植农艺要求的所有工序。 ( 2)皮带传动比较平稳,链轮传动可靠稳定,传动方案简单有效,因此产生的误差比较小。 ( 3)转筒挡板导向的设计使得播种精度大幅度提高。 ( 4)因为转筒安装在传送皮带上,且穿过种箱运行,久而久之必然会对皮带造成一定损伤。 第二章 总体结构设计 8 此方案有众多优点。 首先保证了所有的工作能够按标准完成,其次在其结构上进行优化。 采用立体化机架设计,空间足够人们在机架上随时检查种滚筒充种情况。 此机器的功能相对完善,可以实现所有马铃薯种植农艺的要求。 对地形的适应性也比较好,但是要求播种前耕整好地块。 播种机时的垄高、行距、播深等参数都可以方便调节。 另外,本机应尽量减少重要面的加工,有效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率的生产以及推广。 第三章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计算与分析 9 第三章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计算与分析 传动装置参数确定 根据机具具体情况,优先选用链传动。 链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它由链条和链轮组成传动装置,通过链条和链轮的啮合来实现传动。 它与摩擦型的带传动相比其优点是无弹性打滑和整体打滑现象发生,因而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保证农艺要求的播种距离,传动效率高。 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装置的的生产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要比齿轮传动小得多,并且它比带传动的轴向压力小。 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应当选用链传动。 总体传动路线:该播种机设计有两条传动的路线。 一条是地轮通过链轮将主要动力传输给排种器(主传动路线),另一条是地轮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送给排种器的路线。 排种链轮布置于机架内侧具体见下图 31 所示。 第三章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计算与分析 10 图 31 传动系统 传动装置主要由地轮、地轮地轮轴、链轮、链条及其轴向定位紧固零件组成。 现确定其主要工作参数。 行走轮 首先,行走轮在播种时起到支撑整个机架的作用,它是播种机的行走装置。 其次地轮上的链轮为排种器提供动力,保证合理的播种精度。 行走轮主要参数如下: 1)行走轮直径:根据该设计的使用条件和相应的农艺要求确定,经验值确定为D=55cm。 2)行走轮地轮轴轴径:参照别的播种机及考虑到机器载荷不是很大大,选用焊接在地轮轮辐上的筒状轴直径为 66mm。 3)行走轮宽度: 70mm。 4)轮辐参数:钢筋直径 12mm;长度为。 为加大地轮的附着力同时降低成本,地轮采用 7cm 宽的矩形钢板焊接而成,轮辐采用直径 12mm 的钢筋焊接而成。 详细尺寸见附录 地轮的转速 : w1= ( ) /r 公式( 31) 式中: N1—— 地轮轴或地轮转速 D—— 地轮直径 第三章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计算与分析 11 Vm—— 机器行进速度 地轮轴承设计过程如下 1)查《 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 》表 13— 1 选择深沟球轴承。 深沟球轴承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