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间电梯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显标出轿厢长降方向的标志。 限速器的安装 ,钢丝绳和导管的内壁面均应有最小为 5mm间隔。 限速器绳轮的不垂直度允差应在177。 0. 5mm 以内。 固定 ( 1)房楼板混凝土厚度≥ 50mm 时,用规定的地脚螺栓牢固定在机房地面上。 ( 2)机房楼板混凝土厚度< 50mm 时,要在限速器下设置加强材料。 限速器安装后与安全钳做联动动作试验时,可按压限速器连杆涂黄色安全漆的端部使限速器动作。 3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 1)曳引机承重梁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必须由建设单位代表参加签字隐蔽工程记录。 ( 2)当对重将缓冲器全部压缩时,轿厢上方的空程为 + 式所规定的数值。 ( 3)轿厢空载时,曳引轮的垂直偏差必须少于式等于 ,导向轮端面对曳引轮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严禁大于 1mm。 ( 4)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安装必须牢固,转动灵活 ,其垂直偏差严禁大于 ( 5)钢丝绳应擦试干净,严禁有死弯、松股及断丝现象。 基本项目 ( 1)曳引绳的张力差≤ 5%。 ( 2)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时离开,间隙不大于。 ( 3)钢丝绳头制作:巴氏合金必须填实、钢丝环头,钢丝股冒出巴氏合金高度相近。 4 成品保护 ( 1)机房门在施工人员离开时必须锁好,钥匙专人保管。 19 ( 2)其它专业人员进入机房施工时必须有专人陪同。 ( 3)定期检查加油,换润滑油。 5 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 ( 1)机房 设备的安装直接影响电梯整机运行性能和电梯运行舒适感,故主机的曳引轮垂直度≤ 制动器闸瓦平均间隙≤。 ( 2)钢丝绳上做层标志,在停电时能确认轿厢所在楼层和平层位置。 ( 3)机房应有盘车说明,在停电或电梯故障时紧急放入。 ( 4)钢丝绳的张长偏差应最好控制在 2%以内。 六 电气装置安装 1 施工准备 电气设备 按照装箱单开出相应的设备,分类堆放好,做好标识,做好开箱记录。 机具 常用工具有:电焊机、冲击电锤、压线钳、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等;常用的量具有:水平尺、钢卷尺、摇表、 万用表、转速表等。 施工条件 ( 1)图纸齐全,并已通过会审和设计交底; ( 2)施工方案已编写,并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 ( 3)施工技术人员向班组作了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 4)相应的机房设备已安装好。 2 操作工艺 平层装置、终点开关的安装与调整 平层装置的安装与调整 ( 1)平层感应器装在靠上面的梁上且装在中央。 ( 2)在安装臂上装上支架,但不要上紧(事先应将板装在支架上) ( 3)在轿厢平层位置,将安装臂装于导轨上,并固定在适当位置,要使 DZ板的中央与平层感应器的基准线大致一致(见图 61)。 ( 4)精确地调整支架,从而使 DZ 板的中央与平层感应器的基准线完全在一条直线上。 调节检测器的倾斜度且同时调整节板(见图 62)。 20 ( 5)手动使电梯 DN运行,使平层感应器脱离感应板,然后拧紧支架和安装臂之间的螺栓。 ( 6)手动使电梯在该层附近做上( UP)、下( DN)运行,确认开关与感应板之间的位置。 从而确保检测器的感应板插入时,左右间隙相等。 注:如感应板插入检测器时,左右的间隙不相等,那么就会损坏感应板。 此时必须进行手动调整,保证左右间隙相等。 图 61 安装注意: 如本图所示在各层安装板; 要检测与开关检测器的关系; 支架垂直安装; 用两个螺栓固定安装臂; 对磁气接近开关不能有冲击。 图 62 终点开关的安装与调整 应按图 63所示要求安装 安装臂板停止层用螺栓M 6 1 6要用二根螺栓安装安装间距只有在做不到4 5 mm 时,才采用2 2. 5m m非停止层用平面基准位置要与磁气接近开关壳体侧面的平层基准线对准板安装臂要避开导轨连接板来安装当平层继电器安装在导轨右侧时松开M5螺 钉(2处 ),装 上支架,使 磁所接近开关铭牌位升高.支架铭牌10177。 211 177。 2733111 177。 2停止层用安装臂板10177。 27331M5螺 钉 21 图 63 安装注意: 、导轨托架和连接板。 、导轨托架或导轨固定板之间距离大于50mm。 ,必须确保对重或轿厢碰到缓冲器之前, UOT 和 DOT 已经起作用。 光电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光电装置的投光器和受光器;安装方法和接线方法应参照安装图纸。 64光电装置接线图所示。 ,否则要损坏投光器和受光器。 最上层层站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最下层层站 22 图 64 调试要点 a.因为所用的光线是红外光,肉眼看不见,所以调整时,必须根据受光器的动作显示灯进行。 b.正确的动作显示应如下表所示。 条件 受光器动作显示灯 入光时 灯亮 遮光时 灯灭 c.如果动作显示不正常(往往是入光时灯不亮),则要适当调整投光器的光轴方向和受光器的接收方面,使两者一致,直到动作如上表所示时才把它们完全固定好。 电源接通后,将门置于全关位置,为使距离地面 1000177。 50mm 高度的面探测范围的中心点处于图 65位置,调传感器的方向。 电梯在“ HAND”状态下,本装置不工作,因此必须为( AUTO)状态。 为便于调整,开门后并掉门开关。 此时应用手来判断探测范围,而后根据 USDS 内部继电器动作来调整 USDS 的动作范围。 2束光线时SR14P或SR15PSR14P或SR15P受光器投光器或电源SR-15SS电源SR-14SS受光器受光器投光器投光器红线12VOUTOV12VOVOUT12VOVOV12V12VP 12VR O V P O V R I NRIS SIS SRS1 SRS2R2S S2S SRS 326(R IS)*(RIS)门机装置接线端子黑线黑线白线 23 图 65 调整时应如图 66 所示,旋松调整螺钉。 调整后应将其拧紧。 图 66 注意事项: ( 1)有本装置时,只要将门安全关上后将门打开时会动作。 ( 2)传感器为树脂器,极易破损,使用时要注意。 ( 3)在有客户要求或不影响轿厢及门的动作的情况下,即使图 65 的检测范围有177。 200mm 的误差,对本装置的工作也无影响。 轿顶站(轿顶 ST)的安装 安装位置 轿顶站的运转开关要安装在轿厢顶防护栏杆的前方。 这样在轿厢上梁后部的任何一处都能操作。 参照图 66和图 67 的位置安装。 约130(调整误差:检测范围中心在上图的177。 50mm 以内的点为好)检测范围(候梯厅侧)检测范围中心点轿厢侧CO型时轿顶站:电缆对面侧安装开门侧  门底侧轿顶站:门底侧安装2S型时 24 图 67 安装方法 轿顶站的安装参照简图 68和图 69 所示,从轿顶到轿顶站的安装尺寸如图所示。 但是当 P6CO型时,安装轿顶站的防护栏杆的安装孔间距要达到 450mm,要把轿顶站反面的位置安装配件移动 100 mm。 图 690(轮椅规格或补充端子)590(以上除外)357轿顶点上梁轿顶防护栏杆图4 7轿顶平面(1000)450295P形、 R形6 0仅P 6CO 时轿厢拉杆位置安装配件 25 68 图 69 在把轿顶站安装在 防护栏上时,栏杆上部的角铁中的锁眼形孔如图 69 所示可以用螺栓、螺母作临时固定,同时利用位置安装配件的锁眼形孔也可以安装。 电缆安装 当设中线箱时,随行电缆架应安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的 1/2 加高 处的井道壁上。 随行电缆安装前,必须预先自由悬吊,消防扭曲。 随行的敷设长度应使轿厢缓冲器完全压缩后有余量但不得拖地。 多根并列时,长度应一致。 随行电缆两端以及不运动部分应可靠固定。 圆型电缆随行,应绑扎固定在轿底和井底和井道电缆架上,绑扎长度应为 30~ 70mm。 绑扎处应离开电缆架钢管 100~ 150mm(图 6图 611)。 图 610 井道内随行电缆绑扎 锁眼形孔M5螺 栓、螺母图4 9井道内随行电缆绑扎井 道壁 随行电梯 3 、电梯架钢管12100 15 0mm30 70m m3 26 1 井道壁 2随行电缆 3电缆架钢架 图 611 轿底随行电缆绑扎 1底电缆架 2电梯底梁 3随行电缆 4电缆架钢管 扁平型随行电缆可重叠安装,重叠根数不宜超过 3根,每两根间应保持 30~ 50mm 的活动间距。 扁平型电缆固定应使用楔形插座或卡子(图 612) 图 612 扁平随行电缆安装 1轿厢底梁 2井道壁 3机房地板 4扁平电缆 5楔形插座 随行电缆在运动中可能与井道内其它部件挂、碰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圆型随行电缆的芯数不宜超过 40芯。 配线 电线管、电缆槽、电缆架等与可移动的轿厢,钢绳等的距离:机房内不应小于 50mm;井道内不应小于 20mm。 电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电线管应用卡子固定,固定点间距均匀,且不应大于 3m。 轿底随行电缆绑扎轿底 电缆架 电梯底梁 3 、随行电缆 4 、电缆架钢管图41030mm7 0mm100mm 150mm342154135230~50 mm 27 ( 2)与电线槽 连接处应用锁螺母锁紧,管口应装设护口; ( 3)安装后应横平坚直,其水平垂直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房内不应大于 2‟; 3) 井道内不应大于 5‟,全长不应大于 50mm。 电线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安装牢固 ,每根电线槽固定点不应少于 2 事业 ,并列安装 ,应使槽盖便于开启。 ( 2)安装后应横平竖直 ,接口严密 ,槽盖齐全、平整无翘角;其水平和垂直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房内不应大于 2‟; 2)井道内不应大于 5‟,全长不应大于 50mm。 ( 3)出线口应无毛剌 ,位置正确 金属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定 : ( 1)无机械操损伤和松散 ,与箱 \盒 \设备连接处应使用接头。 ( 2)安装应平直 ,固定点均匀 ,间距不应大于 1m,端头固定牢固 .。 距离端头不大于 100mm。 当无设计规定时,中线箱应安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的 1/2 加高 处的井道壁上。 敷设于电线管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