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精密测量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往返测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平原 山区 二等 ≤ ≤ Ri6 k4 L4 —— 表 8 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最低型号 水准尺类型 视距( m) 前后视距差( 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 m) 视线高度( m) 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 (下丝读数) 数字 二等 1DSZ 、1DS 因瓦 ≤ 50 ≥ 3 且≤ 50 ≤ ≤ ≤ ≤ ≥ ≤ ≥ ≥ 2 次 表 9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路线长度 ( km) 水准仪最低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二等水准 ≤ 400 1DSZ 、 1DS 因瓦 往返 二等水准线路跨越长江、黄河等特大河 流时,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跨河水准测量有关规定执行。 ( 3) 、数据处理 1 )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应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稳定的线路水准基点、深埋水准点或基岩水准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平差。 高程成果保留到。 2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17 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Δ;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 20 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 WM。 M 和 Mw 应符合表 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 M 和 WM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LnM 41  LWWNM W 1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 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评估通过之后进行。 5 CPⅢ点的埋标与布设 CPⅢ标志 CPⅢ标志及安装 CPⅢ点应 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 单轴 CPⅢ标志为中铁四院的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为: ZI 2020 2。 单轴 CPⅢ标志组由预埋件、棱镜测量杆、水准测量杆等三部分组成。 单轴 CPⅢ标志组各个部件的单独加工精度为 ,棱镜(水准)测量杆插入预埋件后,引起的平面误差最大为 ,高程误差最大为。 单轴 CPⅢ标志组的主要部件均采用 1Cr18Ni9 不锈钢的合金材料,它们具有防锈蚀性能特点,和因温差变化过大所引起的施工问题,适合 用于野外露天作业。 ( 1) . 各标志的尺寸如下: a、单轴 CPⅢ 标志组中套管预埋件的标准尺寸为下图: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18 图 1 套管预埋件尺寸: 外径: 20mm ;长度: 100mm; 内径: ~。 b 、单轴 CPⅢ 标志组中棱镜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下图: 图 2 棱镜测量杆尺寸: 内插杆外径 : ~。 外接杆长度: ~。 棱镜套管内径: ~。 c、单轴 CPⅢ 标志组中水准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 下图: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19 图 3 水准测量杆尺寸: 内插杆外径 : ~。 外接杆长度(至球心): ~。 外接杆长度(至球顶): ~。 ( 2) . 安装要求及方法 1)桥梁部分 CPⅢ标志组中预埋件的安装: ① 打孔 在桥防撞墙上,每隔 60 米左右设置一对 CPⅢ标预埋件,并且要求每对 CPⅢ之间的连线应与此处铁轨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 在桥梁挡砟墙顶设标,大致竖立钻孔,采用 25 厘米以上直径钻头,钻深 11 厘米。 ② 安装 A 检查平面(水准)测量杆和预埋件间隙,平面(水准)测量杆全部插入预埋件后预埋件沿口应和平面(水准)测量杆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 B 用塑料后盖(或透明胶带纸)封闭预埋件后端管口,插口端要用窄透明胶带纸沿预埋件前端管口缠绕一圈,封堵预埋件管口,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 C 将钻孔内碎石渣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洞孔,将水泥或锚固剂等塞入洞孔。 D 竖立安装调整预埋件,让预埋件管口平行于水泥面或略微高一点,锚固剂沿预埋件外壁四周被挤出。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0 E 整理干净预埋件内壁,检查埋设是否标准。 2)路基部分 CPⅢ标志组中预埋件的安装: ①打孔 应在路基标志桩距基础 80 厘米左右(此处需高于轨顶 50cm)高处预钻直径 厘米的孔,孔深 11 厘米左右。 ② 安装 A 检查平面(水准)测量杆和预埋件间隙,平面(水准)测量杆全部插入预埋件后预埋件沿口应和平面(水准)测量杆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 B 用塑料后盖(或透明胶带纸)封闭预埋件后端管口,插口端要用窄透明胶带纸沿预埋件前端管口缠绕一圈,封堵预埋件管口,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 C 将钻孔内碎石渣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洞孔 ,将水泥或其它锚固剂等塞入洞孔。 D 预埋件定位从水平到向上倾斜方向。 E 整理干净预埋件内壁,检查埋设是否标准 注:由于路基段 CPⅢ控制点布设在接触网基础上的临时辅助立柱上,因此需扩大接触网基础承台布设辅助立柱。 CPⅢ点埋设立柱的直径为 250mm,高度为 1200mm ,基础承台扩大部分高度设为 500mm,具体情况由各接触网基础类型和轨道标高确定。 3)隧道内 CPⅢ标联接件预埋件的安装(与路基标志方法相同): ①打孔 应在隧道内边墙上,距离电缆槽约 3080 厘米高处预钻直径 厘米的孔,孔深 11 厘米左右。 ② 安装 A 检查平面(水准)和预埋件间隙,平面(水准)测量杆全部插入预埋件后预埋件沿口应和平面(水准)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 B 用塑料后盖(或透明胶带纸)封闭预埋件后端管口,插口端要用窄透明胶带纸沿预埋件前端管口缠绕一圈,封堵预埋件管口,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 C 将钻孔内碎石渣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洞孔,将水泥或锚固剂等塞入洞孔。 D 预埋件定位从水平到向上倾斜方向。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1 E 整理干净预埋件内壁,检查埋设是否标准。 CPⅢ标志的使用 ( 1) . 平面测 量 A 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棱镜测量杆 12 根。 B 把棱镜测量杆插入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 , 使棱镜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 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棱镜测量杆。 C 将棱镜安装在棱镜测量杆插头上。 D 旋转棱镜头正对准全站仪。 E 测量完将塑料预埋件盖上。 注意 CPⅢ平面测量点位随棱镜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的仪器和棱镜必须配套,而且复测、精调也必须采用和测量时同样的仪器、棱镜。 ( 2) . 高程测量 A 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 4 根水准测量杆。 B 把 水准测量杆插入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 , 使水准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 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水准测量杆。 C 将铟钢水准尺安装在水准测量杆球头上。 D 测量完将塑料预埋件盖上。 日常管理和养护 1 .搬运、运输过程中应用纸包裹棱镜(水准)测量杆,防止相互碰撞、磨损。 2 .安装完成后,每次测量完应及时将塞子盖上。 3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预埋件和塞子是否损坏,用小毛刷刷除预埋件内灰尘。 竖立的预埋件如果灰尘积太厚,则用水冲洗。 检验方法 采用内径和外径 千分尺检测,达到加工尺寸范围为合格,并保留检测记录。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2 CPⅢ点和自由设站编号 ( 1 ) CPⅢ点编号:采用 7 位编号形式( 0000300 ),具体要求如下: 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 4 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 5 位正线部分为“ 3”,第 6, 7 位为流水号, 01 ~ 99 号数循环。 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下行线轨道前进方向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下行线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 CPⅢ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线路的左、右侧、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点位描述附在成果表里。 丢失或破坏后补埋点,新点号一般可通过修改原点号中的第 1 位得到。 CPⅢ点编号路 基地段宜标绘于接触网杆(或临时基础内侧),标志正下方;桥梁地段宜标绘于挡砟墙内、外侧,顶面下方 ;隧道地段宜标绘于标志正上方。 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刻绘,“ 京沪高速铁路 CPⅢ”和施工单位名简称采用黑体字, CPⅢ点号字高采用 Arial 字体。 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 40cm 30cm,红色油漆应注明 CPⅢ编号,工程线名简称,施测单位名简称,每行居中排列,如下图所示。 图 4 CP Ⅲ标识牌(详图尺寸见附件) ( 2) 自由设站编号 CPⅢ测量过程中的自由设站点编号根据连续里程 和测站号等相关信息来进行编制,如 0613C101。 前 4 位为里程,第 5 位 C 代表初次建网测量, B 代表补测, F 代表复测, J 代表竣工测量,第 6 位 1 代表第一次测量,第 7 位和第 8 位代表测站编号(各标段自行分配,标段连接处相邻标段的 CPⅢ测站编号不应相同), 01 ~ 99 号数循环。 CPⅢ点的布设 CPⅢ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 60 m,埋设于接触网杆或其基础、桥梁防撞墙、隧道边墙等位置。 CPⅢ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与设计轨道高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3 程面 以上。 CPⅢ点的埋设一般宜采用预埋方 式进行布设;对于后埋的,应采用快干砂浆、水泥或者锚固剂等进行固定,确保 CPⅢ标志预埋件的稳固。 桥梁段 CPⅢ点的布设 CPⅢ点宜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 的位置。 图 5 桥梁部分 CPⅢ点布置图 ( 1 )简支梁部分 对于 24 或 32m 简支梁每 2 孔布设一对 CPⅢ点,相邻两对 CPⅢ点相距约为64m , 56m 或 48m。 对于连续 24m 简支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每三孔布设一对CPⅢ点。 ( 2 )普通连续梁 对于连续梁, CPⅢ应优先布设于固定端上方。 对于跨度超过 80m 的 ,应在跨中部分布设一对 CPⅢ点,该对 CPⅢ点应尽可能在同等条件下使用,使用前并应复核。 如: 32+48+32m ; 40+64+40m ; 40+56+40m ; 40+72+40m ; 40 +80+40m; 64+100+64m ; 64+80+64m ; 64+128+64m; 32+48+32m ; 40+64+40m ; 40+56+40m ;40+72+40m ; 40+80+40m ; 64+100+64m; 64+80+64m ; 64+128+64m。 3 )大跨连续梁和特殊结构 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黄河特大桥等大跨桥 梁和特殊结构的 CPⅢ点布设方案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单独制定。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4 路基段 CPⅢ点的布设 路基段使用钢筋混凝土成对浇筑 CPⅢ辅助立柱,见图。 CPⅢ辅助立柱直径为 25cm,顶面高于设计轨道面至少 30cm。 待基础稳定后,在 CPⅢ辅助立柱上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 CPⅢ标志预埋部分。 图 6 路基上 CPⅢ点布置图 隧道段 CPⅢ点的布设 隧道里一般布置在设计轨道顶面以上 30~50cm 的边墙内衬上,相邻 CPⅢ点对相距 60m 左右,布置形式见下面示意图: 图 7 隧道内 CPⅢ控制点布置图 哈 尔 滨 铁 道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铁 建 分 院 毕 业 设 计 25 6 CPⅢ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CPⅢ控制网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施测。 要求平面独立测量两次。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从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第二次从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 CPⅢ平面网应附合于 CPⅠ、 CPⅡ控制点上,每 600m 左右应联测一个 CPⅠ或 CP Ⅱ控制点,当 CPⅡ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 CPⅢ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 CPⅡ控制点。 坐标和高程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