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及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做练习八第 14 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做练习八第 1 16 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做练习八第 17 题 学生解答后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第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 4546 页的例 例 5 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 15 题。 教学目标 : 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 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分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4 12 7 514 56 4 89 12 让学生口算后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引导探究。 (一)、建立猜想。 出示例 4 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 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 形纸的几分之几。 ( 2)出示斜线。 问: 画斜线的部分各占 12 的几分之几。 追问: 12 的 14 、 12 的 34 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 12 的 14 是 18 , 12 的 34 是 38。 (板书) 思考:求 12 的 14 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求 12 的 34 呢。 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完成填空: ( )( ) ○( )( ) =( )( ) ( )( ) ○( )( ) = 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 的是分数乘分数。 猜想:观察这 2 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个案修改 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 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出示例 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3 15 =( )( ) 23 45 =( )( ) 结合题意提问。 ( 1)说一 说 23 15 和 23 45 分别表示 23 的几分之几 ? (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 学生完成填空。 操作验证 : ( 1) 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 例 5 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四) 试一试。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11 3=( )( ) ( )( ) = 4 56 =( )( ) ( )( ) =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 指名板演。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 为什么。 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略)。 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 改写成分母是 1 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注意书写格式。 完成练习九第 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 使学生明白,要求 13 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12 公顷的 13 是多少。 完成练习九第 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完成练习九第 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 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五、 全课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第 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P47— P49)例 6 及练习九的第 6~ 9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1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中单位“ 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动画。 10 月 1 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绸花„„,其中六年级的同学为国庆节晚会在做绸花。 一班做了 135 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98。 (这些绸花按班级分别装在不同的花篮中,并在篮子 上标出相应的数量及字样,题目是采用画面、配音和文字叙述等形式出现) 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怎么列式。 你能说出 98 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学生口述) 师:为了早些完成任务,学校又派了三班的同学去做花,你们想知道三班的同学做了多少朵吗。 请同学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