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华西村机房设计内容摘要:

主机,后备时间 1小时。 电话机房和综合安保控制室内各配置了一台 20KVA 的 UPS 主机一台,后备时间 1 小时。 另外,本 UPS 系统也为大楼 A、 B、 C 三个筒的弱电间提供 UPS 不间断电源。 设计一台 80KVA 的 UPS 设备。 并在地下一层合适位置设 UPS 室一间。 $. 电池容量计算 本次设计中系统后备时间为 1 小时,理论后备时间计算公式为: IBATTMAXUBATTMINη =S P。 其中 IBATTMAX 为电池最大放电电流, UBATTM 为电池终止放电电压,η为逆变器效率, S 为 UPS 额定输出功率, P为负载功率因数。 据此,可推算出电池最大放电电流,再查阅相关电池资料,即可确定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20KVA:(20200*)*1= 40KVA:(40000*)*1= 80KVA:[80000*(384*2)]*1= (其中 :20200/40000/80000 为主机的总 功率; 为主机的功率因数。 384为主机的直流电压 silcon 系列 UPS 的主机直流电压为 2 384。 1 为后备时间) Suvt系列 UPS主机的直流电压均为是 384V,电池的电压为 12V,所以每组电池需要 32 节。 Silcon 系列产品的直流母线电压为 2 384V,即共需要 12V 电池 64 只,分成两组串联起来,每组 32 只。 单台 20VKA 不间断电源后备 1 小时共需要 65AH 电池 32节,电池柜 2个。 单台 40KVA 不间断电源后备 1 小时共需要 100AH 电池 32 节,电池柜 2个。 单台 80KVA 不间断电源后备 1 小时共需要 100AH 电池 128 节,电池柜 8 个。 我们采用的国产优质 UPS 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放电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有很强的过冲性与过放性。 UPS 输出配电回路(每个配电控制开关为一个回路)按设备的要求进行配置,原则上如大型服务器、网络主干交换设备、重要路由等重要设备实行单独回路供电。 其它普通计算机设备二至三个插座一个回路。 配电预留若干个回路留待以后扩展使用。 $. UPS 电源系统 UPS 电源布线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配至各用电设备。 地板下布线均采用金属线槽穿电缆的走线方式。 UPS 电源供电主要设备 :  服务器 设备 用电;  计算机网络交换设备等用电;  消防系统设备供电 ;  机房 门禁 监控设备 用电; 输入、输出系统系统 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双回路电源要求从变电所不同的母线段引入。 1) 输入断路器输出端分别供电给 UPS、辅助设备配电回路(包括空调、维修用电等)、照明回路、防雷器回路及备用回路。 2) 每个输出端在面板上均标明各自供电对象。 3) 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国产优质电力电缆,相线、零线和地线的颜色按照国家标准分清,地线采用双色线,通过镀锌线槽(金属管)敷设到端口 4) 配电系统各回路应具有电流、电压、功率因 数检测和断路状态指示功能,单相负荷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 20%。 5) UPS 输出配电回路(每个配电控制开关为一个回路)按设备的要求进行配置,原则上如大型服务器、网络主干交换设备、重要路由等重要设备实行单独回路供电。 其它普通计算机设备二至三个插座一个回路。 配电预留若干个回路留待以后扩展使用。 $.. 机房防雷及接地系统 随着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度的提高,信息系统的精密度越来越高,抗干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雷电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危害建筑物和信息系统。 一次建设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以较小 的投资在极大程度上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保护业主的投资设备。 系统雷电防护的应用涉及很多行业 和专业 ,在这里我们重点描述的是 “ 智能化 系统 ” 的雷电防护设计原则。 雷电防护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讲,系统结构越合理,系统的各个部份(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就越合理,相互之间的作用就越协调,从而才能使整个系统在总体上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说,雷电防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应确认雷害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各种途径(即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系统雷电防护的科学理论和我们丰富的防雷设计安装经验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从而达到在雷电入侵时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 机房防雷系统 供电线路防雷保护主要是在 机房设备的 各配电线路安装多级防雷器, “ 电源防雷器 ” 并接在电力线路上,可遏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从总进线到用电设备端通常配置分为三级,经过逐级限压和放电,逐步消除雷电能量,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