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申报书-清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研究内容摘要:

更没有针对烤烟风格特色 进行生态适宜区规划。 因此, 为促进清香型进一步彰显、保障大量使用清香型烟叶的骨干卷烟品牌持续、快速发展,亟需研究影响烟叶清香型特色形成的生态条件,明确与 烟叶特色定位相适应的 区域 生态 特征 ,进行特色生态区域优化布局, 保证中式卷烟特色优质原料的 有效生产 供应。 13 十一、主要研究内容 (不少于 800 字) 1. 清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气候条件研究 采集清香型产区不同区域及典型浓香型、中间香型产区 30 年以上气象资料,通过 构建烟草气象计算模型 ,进行 气象数据的空间结构分析与地形校正 ,准确提取植烟区域光、温、水等气象数据, 建立 清 香型产区气象数据库 , 研究气象指标与烟叶风格特色的关系,筛选出主导气候因子, 明确清香型产区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 2. 清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农业地质背景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结合数字地形、遥感影像、地质图等相关资料,获得准确的农业地质背景数据,采用区域差异比较和数理统计,分析农业地质与烟叶风格特色的关系,筛选出主导地质影响因子,分析不同区域农业地质条件对清香型风格特色的影响。 3. 清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土壤特性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分析、定点研究等,研究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尤其是土壤腐殖质组成、土 壤结构、土壤养分指标等)与烟叶风格特色、重要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出主导土壤影响因子,分析其对清香型风格特色的影响。 4. 生态条件对清香型风格特色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根据生态渐变和特色渐变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同香型典型区和过渡区域选择生态调查点,采集典型的气候、土壤、地质等生态数据,并获 14 得对应的烟叶风格特色评价结果,深入研究生态因子的变化对特色变化的影响。 同时利用人工模拟试验,研究单因子生态因素对烟叶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风格特色形成过程的影响,明确清香型风格特色形成的生态影响机制。 5. 清 香型烟叶 产区生态因 素 综合评价 综合气候、农业地质背景及土壤特性分析结果,结合清香型烟叶质量特色评价数据,运用自然地理、特别是土壤地理中的地带性理论,利用区域差异比较法辨明影响清香型烟叶的地带性生态因素和区域性生态因素,阐明清香型烟叶风格特色空间分异的生态基础,明确清香型产区不同区域的 生态特征、 主导生态指标及其对风格特色的贡献率。 6. 清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生态模型构建与特色产区规划 利用模糊数学、数量统计等手段将采集资料和调查结果数值化。 采用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判别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起清香型烟叶产区生态环境模型 ,对清香型产区不同区域的生态因子进行预测与评价。 利用地质遥感、地质图、数字土壤、数字高程等技术手段寻找、发现清香型所需生态因素的空间分布。 在以上基础上,利用 GIS 定量化、地图化地表征出清香型烟叶的生态适宜性,划定清香型烟叶优势产区和品牌导向型适宜生态区。 15 十二、技术关键 1. 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准确筛选出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因子,明确其相对贡献率。 2. 建立科学的生态评价模型。 3. 准确分析主导生态因子对特色的影响机制。 十三、 项目实施方案 采用综合评价与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步推进开展研究。 综合 分析主要解决主导生态因子确定和与风格特色的关系问题,分两步开展:第一、在前期对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产区气象、土壤等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评价和产区及专家意见,按照清香型向中间香型逐步过渡的原则,初步选定典型调查和取样点,调查典型点生态条件,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与烟叶品质风格特色的关系,研究与风格特色变化相对应的生态条件变化规律,找出影响特色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 第二、在典型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选点范围,有效覆盖整个清香型产区,研究生态条件与风格特色细分定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主导生态因子及其贡献率。 模拟研究主要解决主导生态因子如何影响风格特色的形成以及对综合生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验证问题,采用对筛选出的影响风格特色的主导生态因子进行田间和气候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人工控制条件下不同生态因子如何通过影响烤烟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从而影响风格特色形成 16 的。 综合分析与模拟研究两者有效结合,达到明确影响清香型风格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及其对风格特色影响机制,明确清香型产区的生态特征及其与浓香型、中间香型产区的差异,并根据适宜生产清香型特色烟叶的生态特征,优化生态区域布局的目的。 典型浓香型产区生态条件分析 典型中间香型产区生态条件分析 典型清香型产区生态条件分析 光照 温度 降雨 地质 筛选关键生态因子,明确贡献率 清香型特色烟叶 生态优势 区规划 清香型特色烟叶生态适宜区规划 土壤 生态环境模拟验证 构建生态环境模型,明确清香型烟叶特色形成的生态条件 通过 人工控制试验和综合评价分析,明确关键生态因子对风格特色形成的影响 17 十 四、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 1)采集 70~ 80 个清香型植烟县气候、土壤等生态资料,明确清香型产区的典型生态特征和不同区域的生态差异。 ( 2)筛选出影响清香型风格特色的关键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指标及其贡献率。 ( 3)探明主导生态因子对风格特色形成的影响。 ( 4)完成 5~ 10 个生态优势产区规划图, 10~ 15 个针对卷烟品牌的生态适宜区规划图,构建不同生态因子及综合环境评价模型 5~ 10 个。 ( 5)培养研究生 5 名以上,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8 篇以上。 十五、 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与现有产品、技术或装备的 对比分析 2020 年以来, 陆续 建立了的烟田土壤养分、烟草气象、烟草气候适宜性、烤烟需水量等数据库 ,但它们之间往往是彼此孤立的,而且 指标少、不系统、不完整 , 部分指标还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对生态指标空间分异研究较少,对清香型风格特色形成的影响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本专题获得的数据集充分吸收了土壤地理、农业地质学等最近 20多年来的新进展,将土壤、地质背景、气象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同时提供这些生态因素的背景数据。 通过综合评价和人工模拟,一方面明确主导生态因子,同时深入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品质特色的影响机 理,构建生态模型,优化特色生态区域布局,达到 理论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有效结合。 18 十六、 年度进度安排及考核指标 (一) 2020 年 主要 研究内容 确定 50 个“清香型特色烟”典型产区的空间位置,收集到其中 20个的遥感影像、地形图、地质图以及已有土壤调查资料、气象资料;完成 20 个产区的生态背景野外调查及其样品的室内分析;展开生态因子可控条件下的模拟试验。 考核指标 完成 50 个以上“清香型特色烟”典型点的生态背景调查,初步筛选不同区域生态主导因子。 (二) 2020 年 主要 研究内容 收集剩余 30 个的典型产区的遥感影像、地 形图、地质图以及已有土壤调查资料、气象资料;完成 30 个产区的生态背景调查及其样品的室内分析;收集或采集到 50 个“清香型特色烟”典型产区的烟叶质量数据;继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