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调查报告内容摘要:
成份,对婴幼儿及青少年 智力发育 有重要的作用,是健脑的首选佳品。 ❸ 牛奶中的钙、磷不仅数量多,而且比例比较适当,人体最易吸收。 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最好钙源。 牛奶不仅能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也能为中老年健康长寿助一臂之力。 牛奶的营养特点正好能适应老年人的需要,从而成为 老年保健的最佳食品。 ❹ 牛奶中含有一些成份能够有效地 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 ,对于心血管病,牛奶能助人一臂之力。 牛奶被人称做是高血压的“天敌”,常喝牛奶能使 血压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减少。 多饮牛奶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心脏发病,也能预防脑中风。 ❺ 牛奶对消化系统起保护作用,能促进溃疡病灶的愈合。 能中和胃酸,能加强胃功能,有利于胃炎的恢复和治疗,因此,萎缩性胃炎及十 :指肠溃疡忠者,应经常喝奶。 ❻ 牛奶具有滑肠,润燥的功能,每天花牛奶中加人几匙蜂蜜饮用,可使习惯性便秘得以缓解。 牛奶中的多种抗体,则又可以 保护婴幼儿免受腹泻之苦。 ❼ 牛奶中的纯蛋白含量很高,能 补充皮肤中流失的蛋白质和水份 ,对防止衰老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物美价廉的美容品 酸牛奶的营养价值 ① 酸奶 不仅保留了鲜奶原来的营养价值,而且经发酵后, 提高了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 ,并使钙、磷、铁等吸收率也有所提高。 ② 酸奶能促进胃酸的分泌,加强消化功能,对于缺胃酸的,吃酸奶可以 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③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酸菌,乳酸菌在肠道中能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防止腐败菌在肠中产生毒素。 对于防癌、放人体衰老有着其他食物不能替代的作用。 ④ 酸奶能 刺激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⑤ 因牛奶中含有 3 羟 3 甲基戊酸降胆固醇因子,故酸奶也有降低胆固醇功能,它 降低血清中胆固醇 的效果比一般鲜奶还要好。 ⑥ 利用酸奶中的酸菌发酵牛奶,是乳酸 菌及其产生乳糖分解乳糖,有效的 解决 了一部分人因却缺乳酸酶喝了鲜牛奶 易胀气、腹泻的问题。 下表为牛奶营养和卫生指标 [4] 牛奶安全现状 牛奶安全状况随着养殖规模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规模化奶牛场体细胞数、细菌数分别为 38 万个 /mL, 万个 /mL,而散养户牛奶体细胞数、细菌数分别为 85 万个 /mL,20 万个 /mL。 2020 年上海规模化牧场中有 %的体细胞数低于 50 万个 /mL,平均为 万个/mL。 %的原料奶细菌数小于 10 万 /mL,平均为 万 /mL。 科技入户项目组对东北奶业产区调查表明原料奶体细胞数、细菌数分别为 80 万个 /mL,18 万个 /mL。 原料奶中乳蛋白含量不达标,诱导含氮类掺假物质的人为添加。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具有含氮量高的特点,被非法分子添加到原料奶中,以蒙蔽乳蛋白检测。 但三聚氰胺能引起膀肌和肾脏结石,损坏生殖、泌尿系统。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结果,造成 万名婴幼儿患泌尿系统结石。 2020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检查 109 家企业 491 批次产品有 22 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 69 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饲料质量也影响牛奶安全。 以饲料霉菌为例,饲料中的霉菌能分泌大量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赤霉烯酮等。 2020 年对全国 174 份饲料的霉菌毒素进行调查,发现霉菌毒素污染样品较多。 饲料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畜禽健康,还能转移到动物产品,如牛奶中,增加牛奶安全风险,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牛奶质量安全潜在问题分析 影响牛奶质量安全的因素 影响牛奶质 量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养殖模式、奶牛品种、饲料营养安全、环境污染、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有害微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等等。 这些不安全因素涉及奶牛饲养、挤奶、原料奶贮存、运输等环节 (表 3)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为了提高牛奶质量安全,我国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仍存在着一些风险。 牛奶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分析 ,决定了奶农盈利能力低下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小且分散,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长期以来,“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据 2020 年奶业年鉴统计分析表 明,我国奶牛养殖中养殖 100 头以下 的户数为 万户,而养殖 100 头以上的户数仅有 7 864 户。 小规模分散饲养,使得分群阶段饲养、规范化饲料供给、全混合日粮饲喂、科学合理营养搭配等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缺乏推广实施的条件,难以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 分散饲养也影响奶牛改良,我国荷斯坦良种奶牛比重约 1/3,而发达国家的良种覆盖率 80%100%。 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奶牛单产还处于较低水平,且乳脂率、乳蛋白含量等指标也低于发达国家。 这种特点是制约牛奶质量安全的瓶颈因素,并增加了牛奶质量安全风险,降低了养殖户 盈利能力, 2020 年 6月养殖业亏损面 值高 达 %。 ,限制了牛奶质量安全的提高 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推广力度较低,牛奶质量安全得不到根本提升。 2020 年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组针对 300多户养殖 100头以下的奶牛养殖户的调研结果表明奶牛单产平均为4 700kg 左右。 粗饲料单一、短缺,使用首蓓、羊草、青贮或黄贮的养殖户仅占 2%,5%20% 精料搭配不合理, 50%以上农户都是自行配料。 机械化挤奶比例偏低,国外 100%采用机械化挤奶,我国仍有 50%的采用手工挤奶。 生产性能测定比 例低,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普遍通过生产性能测定来指导繁育和生产,我国测定比例偏低,不足 10%。 对我国 20 个奶站进行的原料奶质量调查结果令人忧心,乳蛋白率、乳脂率平均为 % ,%。 、利益联结不紧密是导致牛奶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我国大部分奶牛由奶农饲养,奶农与乳品企业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联结,致使牛奶生产和乳品加工脱节,奶农和乳品企业不和谐。 有的乳品企业限收生鲜乳,单方面决定生鲜乳收购价格,由此产生的农企纠纷增多。 企业拖欠农民奶款更加 严重, 2020 年第一季度宁夏全区乳制品企业拖欠奶农奶款己达 亿元,拖欠期达 5 个月。 另外,进口奶粉冲击严重影响我国奶牛生产。 企业进口大量国外奶粉调节生鲜乳质量指标,例如对蛋白质含量低的生鲜乳添加奶粉提高乳蛋白含量。 正是依靠进口奶粉,某些乳品企业才有了不重视牛奶质量安全、与奶农讨价还价的筹码,也丧失了从源头提高我国原料奶质量安全的机遇。 这些现象都造成奶业发展不协调、不稳定,原料奶质量得不到保证。 ,导致了企业不重视牛奶质量提升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一 定的误区,比如说,有的人认为特别香的牛奶才是高品质牛奶,这样就使得乳品加工商往牛奶中加入大量的增香剂,或者将牛奶研究重点放在了增香剂的研究上,而不是想办法从奶源基地上提高牛奶质量。 再比如说,现在很多消费者喜欢喝 UHT 奶,不喜欢喝巴氏奶,事实上巴氏奶具有更新鲜、营养价值更高的优点,在发达国家巴氏奶在液态奶中所占的比例己经超过了 90%,而我国的比例仅为 30%左右,限制了高品质牛奶的消费。 我国乳品管理组织体系不协调,质量监管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的管理,重终端轻源头。 我国在乳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法律方面监管效力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从农场到餐桌的HACCP 体系,仅限于乳制品和原料奶的质量抽检,对生产全过程潜在危害点的研究和控制少。 乳制品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全面的乳制品质量控制,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 我国原料奶标准中细菌总数要比其它发达国家高,甚至是美国、欧盟的五倍。 体细胞数则与加拿大的要求持平,但仍低于欧盟和澳大利亚的标准要求。 “第三方检测”刚刚兴起,目前仍处在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机构定位不清,检 测可信度有待商讨、收费标准混乱等等。 我国牛奶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建议 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进程 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奶业和提高牛奶质量安全的必由之路。 规模化是基础,只有推行奶牛养殖规模化,才能广泛运用先进技术。 集约化是核心,其本质就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集成各项先进实用技术,开展集约化经营。 标准化是关键,通过标准化生产,把集成的科学技术落在实处。 实现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奶牛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提高养殖水平,促进牛奶质量安全提高,增 强市场竞争力。 推广奶牛饲。牛奶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产品更新换代和产品质量性能提升,也为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本项目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推动项目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可直接吸收就业 40 人,通过带动项目的建设 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项目区农民的收入,推动项目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增加南乐县税收收入。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南乐县的经济辐射能力
金凯苑商住楼 A、 A1 栋工程 11 ( 13)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 全面清洗,操作人员如需进入筒内清洗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在外监护,或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然后方可进入。 ( 14)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须升起则应用链条扣牢。 b、交流电焊机安全管理规定 ( 1)应注意初、次级线,不可拉错,输入电压必须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 2)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源
%以上, 形成 一处风格独特的植物园。 春天白玉兰、紫玉兰盛开,红梅、樱花、海棠玉皇顶生态旅游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14 花、迎春花、杜鹃花争妍斗奇;夏天, 紫薇 怒放,在景区道路的两旁 挺立,像盛装打扮的少女欢迎客人的到来;秋天, 景 区处处桂花满枝,芬芳醉人,枫叶、木梓树火红,成片的银杏树披上金黄色的 “ 秋装 ” , 景 区五颜六色,似一幅 色彩艳丽的油画;冬天,腊梅暗香
9 个,其中更兴、 22 号、正原、安达煤业各有 1 个普通机采工作面,兴余、更兴、 荥祥 、东红、 飞水岩 、 鑫宝山 、 富鑫 、 杨湾 、凤凰、 富蓉 煤业共有 15 个截煤机掏槽 +炮采工作面,山河、大鱼泉煤业无采煤工作面。 15 处煤矿平均每处煤矿 个采煤工作面。 22 号、正原、安达煤业实现了 100%采煤机械化,占恢复建设、生产的煤矿 12 处煤矿总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