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坚雄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洋溪湖螃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内容摘要:

建设规模 提高网围设施标准,增强基地抗灾能力,保障生产安全。 宣传和推广螃蟹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坚雄”牌有机螃蟹养殖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坚雄”牌大闸蟹的质量安全。 购置有关检测设备,建立与完善常规水质监测和病害检测防治体系,提高生产服务水平,保障健康养殖。 养殖面积 6000 亩,全部种植伊乐藻等水草 ,投放活体螺丝 70 万公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产品产量:( 1)成蟹 — 螃蟹亩产 30 公斤,年产螃蟹 180 吨,其中规格在3两以上的大蟹占总量的 60%以上, 桂花鱼 32 万尾,成活力 60%, 斤 /尾,年产 115吨, 其它水产品 300吨。 年产螃蟹 180 吨、 桂花鱼 115 吨、及其它水产品 180 吨 ,总产值 2100 万元,实现 净利润 890万元以上。 建设地点 基地座落在 岳阳市云溪区 洋溪湖渔场 , 云溪 区现有养殖水面 10万亩,常 12 年水产品总产值为 ,水产养殖是全 区 的主导产业之一。 公司的 养殖 基地 :采桑湖 12020 万多亩养殖水面合同期为 20 年。 洋溪 湖 6000 万多亩 , 养殖水面合同期为 15 年。 现已建成了大小 38 个高标准的精养鱼池。 池塘整齐联片,池与池之间严格隔离。 各类大小鱼池的比例合理。 建设条件 原 养殖 场建设在 大闸蟹 的主要场地洞庭湖湖滨地区,生态环境优良,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适宜经营种类的生长,繁殖和遗传性状的保存,原、良种来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 原 养殖 场建设地点位于渔业主产区,养殖水域面积大,水产苗种及水产需求量大。 符合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及城镇 规划要求。 当地政府重视,在用地、配套资金和其他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大,水体质量优,非常适宜水产业的发展,素有 “鱼米之乡 ”之美称。 优良种苗需求量大。 原 养殖 场所在地周边无大中型厂矿企业的 “三废 ”污染,无城镇垃圾污染、无疫病传播源。 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质符合《 NY5051- 2020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云溪区 交通发达,通讯快捷,设施完善。 10 108国道、 随岳 高速公路、 临港新区、 境内连接 , 交通十分方便,四通八达。 水产品的购销及饲料等运输 方便,节省建设投资。 洋溪湖 供电及给排水设施,经多年投资建设已趋完善,建设该场所需水、电供应有保障。 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分开。 有严密原、良种防逃和其他鱼类混入的拦鱼设施。 设备齐全,配置有与水面大小和生产能力相应的清淤机、增氧机、投饵机、运输车辆。 配置有同生产能力相应的苗种及成鱼捕捞网具。 13 建有相应的实验室,并配有相应的水质、鱼类测量解剖等仪器设备和必要的图书资料。 1场区环境绿化、美化,场容整洁。 建设内容 实施 6000亩成蟹养殖 基地项目 ,建设主要内容有: (一)实施 6000亩有机成蟹养殖, 建设内容有: ( 1)修复围网设施 6000亩。 ( 2) 培养 优质 蟹 300 万只。 ( 3) 采购 草种 1250公斤。 ( 4) 选购 活体螺丝 420万 斤 ( 5) 采购 野杂鱼(饵料) 150 吨 ( 6) 采购 其它饵料 50吨 ( 7) 采购 油料 6000亩 ( 8) 采购 水质及鱼病检测仪器 万元 ( 9)调购桂花 鱼种 32 万尾 ( 10)采购其它常规鱼种 10 万 尾。 主要技术 一、养殖准备 1. 池塘描述 每个池面积 1030 亩 ,水深 12米,池中有浅滩(板田)和深水区 (深沟);靠近天然水源,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口分开,并用筛网过滤;底质是粘土、泥沙土壤为好;周围敞开,无高大树木遮挡 (自然增氧 14 不足,池水不活跃 )背风养殖效果不好。 在池塘四周用加厚塑料膜建成 米左右的防逃设施,外围用聚乙烯网片建成高 2米左右的防逃栏。 池塘处理 1)彻底清淤 捕捞上市后,淤泥控制在 10cm 以下;没法清淤的,应增加晒池的时间,干法晒池。 最长不超 3年就要清淤一次。 2)晒池 没有清淤或淤泥较少的,可先均匀干洒一层石灰,用机械翻耕或简单处理后 ,进行干晒。 3) 清塘 在放养前 20 天,进水 1020cm,用生石灰( 5075kg/亩),真正做到彻底清塘。 也可采用干法清塘。 4)肥水 种植水草前,需要施肥。 根据肥瘦而定。 一般瘦水塘,需要施肥: 施用磷肥,再施用 “EM 菌 ” — 可以杀死部分青苔。 施用生物肥(肥水先锋)。 5)种植水草 : 池中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达到 70%。 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扁担草为主。 种植伊乐藻在清塘后的冬季或早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环沟栽植。 为防止伊乐藻生长过快, 6月下旬以前,可将池水控制在 70cm 以内; 7月中旬,伊乐藻遇高温停止生长,在 将池水水位加深到 1m 以上,这样伊乐藻将在水下形成茂密的森林,表面水体通风、采光,保持池水上下对流,维持良好的水质。 扁担草种植以播种为 主, 一般在 3月份前,将扁担草种浸泡 45天后拌土沿池中央 浅滩全池撒播,一般播种 250g/亩左右。 15 6)投放螺蛳; 一般清明前投放 250350kg/亩左右。 (投放太多容易造成水质太清瘦,青苔大量繁殖。 ) 二、养殖分析: 蟹培育 一般池塘面积几百到几千平方米,水深 ,水源条件好。 放养前 15 天用生石灰 5075kg/亩消毒,在蟹苗放养前 57 天施有机肥150200kg/亩培育天然藻类,放养密度 1012kg/亩。 一个星期后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投饵比例 2%左右;后期定点投喂,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总投饵率10%20%,蟹苗下塘时,水深 3050cm. 常见问题: 1)饵料不足;水位陡降;塘埂松软;幼蟹穴居,易形成“ 懒蟹 ”。 (充足的饵料,水位稳定,塘埂坚固) 2)动物性饵料过剩,造成放养个体小末到成熟季节就出现成熟现象。 蟹种放养 1)蟹苗选择 应坚持本地就近配套培育蟹种的原则。 连片规模化养殖区所需蟹种更应力求自育自给,减少外购蟹种带病入区的几率。 放养的蟹种要 求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来源于长江水系。 2)放养时间及密度 16 一般要求春季 3 月左右放养,放养密度为 8001000 只 /亩,一次放齐,规格在 140180只 /kg;也有放养密度在 1000 只左右 /亩。 放养前,先在适当容器(如塑料盆)中加入 4050 斤池水(放 3 斤盐),搅拌片刻。 将扣蟹放入,浸泡 510 分钟即可放入池塘(暂养塘)。 3) 桂花鱼 的套养。 5 月下旬套养体长 5cm左右的 桂花 鱼 50 尾 /亩。 常用模式: 在 34月份放养 1015cm/尾的花白鲢 80100尾左右;在 6月份开始放养56cm/尾的桂花 鱼 4050尾 /亩。 饵料管理 饲料管理技巧、原则 荤素搭配。 1)一般原则: 6 月前和 8月下旬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中间的养殖,动物性饲料适当减少。 2)以池养蟹为例,营养搭配方案:养殖开始 6 月中旬前:动物 :植物=60:40; 6 月中旬 8 月中旬:动物 :植物 =30:70; 8 月下旬 养殖结束:动物 :植物 =70: 30。 3)早期粗蛋白质量推荐为 41%左右 ,中期为 26%,后期 41%。 4)使用恰当的产品浸泡饲料: 活菌:用 EM 菌、芽孢 杆菌喷洒在饲料上,稍晾干后,再投喂,可以促进生长、防止肠炎、提高抗病力、改善蟹的口味。 (芽孢杆菌能刺激河蟹的免疫系统) 17 冰鲜鱼在使用前用大蒜素拌和:杀菌、促生长。 但无须经常使用;也可以使用前用活菌拌和。 三、水质管理 高温季节定期加注新水,应 10 天左右换水一次。 定期泼洒壳钙宝,尤其是脱壳高峰期前更要泼洒,以补充水体中钙、磷及微量元素,供河蟹脱壳吸收;另外,定期改底:随着水温的提高,养殖对象的个体在增大,饵料投喂量也在加大,残饵粪便在池塘底部积累过多,易造成水质恶化,缺氧,定期使用底安仙粒、解毒宝、 枯草芽胞杆菌等;此外,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和稳定水质,抑制病菌的繁殖生长,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绿色、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 1)五、六月份蟹池浑浊,主要是底质恶化导致蟹不正常活动;局部时间段饵料不足;水温上升后水草大量生长导致矿物质不足等原因所致。 2)高温季节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死亡。 主要因为:高温天气且无风;池塘中水草少,水的透明度不高;底质恶化,生化耗氧量增大。 处理:提前撒速氧宝预防,及时撒增氧粉或速氧宝,配合冲水,并开增氧机或增氧管。 必要时增氧剂可加量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