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肿瘤登记工作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与“一张表” 两本帐指肿瘤新病例与肿瘤死亡病例两本“台帐”(登记簿),一张表是指肿瘤月报表。 肿瘤登记薄:村级卫生服务站登记所在地的肿瘤发生与死亡病例;乡镇机构也同时按肿瘤部位或村别登记所在地的肿瘤发生与死亡病例。 村、乡(镇)两级机构的肿瘤登记台帐必须保持动态的一致。 登记薄所登记内容必须与月报表(报告卡)完全一致。 并作妥善保存。 肿瘤月报表:月报表中应体现肿瘤发病报告及死亡报告两个方面,即一个肿瘤病例从发生到死亡应报告两次,即发病报告一次,死亡时再报告一次。 如该病例发病死亡报告在同一月,则应在备注栏 中注明“发病 /死亡同报”。 月报表应一式两份,一份报“肿瘤登记处”,一份由乡镇留底保存。 乡镇级的当月“肿瘤月报表”的上报时间建议规定为次月的 2~ 5 日。 各级“肿瘤登记簿”年底可以更换,但资料必须妥善保管,按年度分类存放。 ( 3)肿瘤死亡病例应与“死亡医学证明书”核对 凡辖区内所有的门诊、住院或病检(活检和尸检)中新发现的癌症病例,均应及时填写“登记簿”与“月报表”;患者死亡后,须在登记簿上补填死亡信息,并再次填写月报表上报。 要充分利用“死亡医学证明书”,从中获取有关肿瘤病例的死亡信息和其它信息。 对一个肿瘤登记处 而言,一个死亡的肿瘤病例实际上被报告了三次(如果报告均及时的话),即:“死亡医学证明书”中被报告一次,肿瘤“月报表”中发病报告一次、肿瘤死亡报告一次。 肿瘤登记处每月月底必须对肿瘤月报和“死亡医学证明书”资料中的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全面核对。 定期到派出所、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殡仪火化等机构调查了解到的信息的收集与补充。 应当注意,发现转移癌应尽量查清其原发部位;有更正项目的要及时做好更正报告。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肿瘤登记工作的全过程。 肿瘤登记处应按照自身特点,在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程 序,并严格执行。 (一)质量控制的要求 要求肿瘤登记资料完整。 即指项目完整、数量完整,杜绝漏报。 漏报调查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11 / 20 漏报是指肿瘤病例而未作登记。 肿瘤资料的漏报现象反映了资料的完整性问题。 一般来讲,除非出现地震、洪水、放射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辐射等自然环境的突然变化,战争等突发事件,否则死亡不会有太大变化;有关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数据变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 城市地区的漏报调查在医院进行,如果登记地区覆盖医院较多,可选取部分医院,每年轮换进行调查。 漏报调查应覆盖该医院 3 月内所有的住院和门诊病例。 对住 院病史不仅要核对第一诊断,还应检查第二、第三诊断及有关恶性肿瘤的所有病史;对医院病理科(包括细胞学室)等主要诊断检查科室不仅要核对住院病例,更应追踪核对门诊病例的报告。 对于放射、超声波、同位素等能提供线索的检查科室,要检查日常性的内部质控记录,并对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核对,尤其是门诊病例。 在漏报调查中发现的漏报病例或环节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和追踪,并完成漏报调查报告。 要求漏报率 5%。 农村地区以乡为单位,每年选取 10%的乡,每年轮换进行漏报调查。 要求收集 3个月内所有新发病例的详细诊断、治疗等病例资料,然后与登 记处的登记资料进行比对,要求漏报率 5%。 要求基本项目齐全不漏。 除了各项基本的填报项目应齐全不漏外,对更正诊断病例要及时体现更正诊断及依据;死亡病例须再报死亡日期等信息。 并要求上下一致(各级登记机构之间),前后一致(新病例与死亡病例之间)。 一旦发现同一病例信息不符合之处,应马上作核对或随访。 要求肿瘤登记信息准确。 要注意避免重报、多报、误报。 不马虎潦草,也不弄虚作假。 重报是指肿瘤病人由于经多个医院多次检查治疗或有多个住址,用多个姓名等原因,出现多次报告,造成重报。 多报是指由于把登记范围以外的 肿瘤病人列入统计资料内,高估登记区肿瘤发病率。 误报是指非恶性肿瘤而报告为恶性肿瘤或是恶性肿瘤报为其它疾病。 要求肿瘤登记报告及时。 要求各报告单位((医院、乡镇卫生所等)肿瘤医生将肿瘤月报 于 每月 5 号前送至肿瘤登记处。 每年在 1 月 下 旬前将上年度内的肿瘤发生(死亡)病例全部报出,以进行汇总分析。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 12 / 20 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发病率间的不同不是因各登记处之间的数据质量不同 而产生,所引用的结果是真实可比的,其基本的先决条件是采用一套通用的标准或定义。 常用的可比性的有如下几个指标:“发病”的定义、“偶发”诊断、分类与编码、死亡证明 “发病”的定义: IARC 建议的定义为到医院、诊所或研究机构因怀疑癌症而第一次就诊或入院的日期、由医生第一次诊断或第一次由病理报告提及癌症的日期、死亡日期(第一次由尸检诊断的病例, DCO);由于“发病日期”的判断缺乏可行的统一标准,《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中规定,以“诊断日期”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日期。 国内登记处一般以“由医生第一次诊断或第一次由 病理报告提及癌症的日期”作为诊断日期。 “偶发”诊断:除常规诊断外,癌症也可以在个体没有肿瘤症状 的检查是被查到,对于在癌症筛检普查中、因其它手术镜下检查及尸检 发现的“偶发”病例,也应列为癌症新发病例。 分类与编码:为使不同的登记处的资料可比,必须采用标准化的分类与编码系统。 要求新建肿瘤登记处采用《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分册》,目前是第三版( ICDO3),在做资料统计分类时,可采用 ICD9或 ICD10。 死亡证明:死亡数据资料在癌症登记处主要有 3 个用途:为新病例信息的来源即死亡补发病、质量控制(评价完整性 和有效性)、生存率研究,因此,死亡数据在癌症登记中是必需的。 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是指:在登记处资料库的目标人群中发现所有发病病例的程度。 完整性是肿瘤症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评估完整性的方法有数据来源、独立病例的发现、历史数据方法。 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死亡 /发病比( M:I, Mortality: Incidence)。 如果发病和死因报告完全准确,则 M:I 之比将等于发病与生存间的常量关系( M:I = 1-生存率)。 例如对于一个 1年生存率为 ( 5%)的癌症, M:I 之比将为 ( 95%)。 如果 M:I之比超出 1,通常表示发病有漏登。 若发病率下降很快,也可以发生死亡超过发病的情况。 若病例发现首先来自“ DCN”,且没有其它发病信息,即为“只有死亡证明( DCO)”的病例。 或者说, DCO 病例是指经追踪随访后未能得到合适的发病信息的病例。 可见 DCN 病例经随访后可分为 DCO 病例与非 DCO 病例两组。 “ DCN”病例的比例的指标可广泛地用作登记处完整性的测定。 13 / 20 完整性( C)的简单的估计式为 : C= 1 式中 DCN 与 M:I 用比例表示 ( 1DCN) + [DCN/( M:I) ] 例如,某部位癌症的 DCN 的比 例为 , M:I 为 , 则完整性为 : C= 1 = 1/( +)= = % ( ) + 组织学诊断确认( HV, Histological verification)的比例( %)是广泛地用作信息有效性的一个指标;但也是肿瘤登记完整性的指标之一。 HV%的比例并非越高越好,较高比例的组织学诊断病例,可以由过多依赖于病理学实验室作为信息来源的病例发现的过程引起,而通过其它诊断途径诊断的病例就会漏掉。 因此非常高的HV%应当怀疑病例 的漏登(不完整性)。 病例的来源数与报告单数也用来评价完整性,包括两个指标:平均来源数:每个病例的来源数越多,则完整性程度可能越高;平均报告次数:一个来源可提供多个报告,每个病例平均报告单数可因癌症部位不同面有差异。 完整性的其它评价指标尚包括不同时间发病率的稳定性、不同人群发病率的比较、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儿童癌症评价等等。 俘获 /再俘获方法也用来评价登记报告资料的完整性。 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登记病例中具有给定特征(例如肿瘤部位、年龄)的真正属性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它也用 HV%和 DCO%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基 于组织学(或镜检)方法做出诊断的登记病例的百分比既是癌症登记处用作完整性的指标,又是广泛地用作信息有效性的一个指标。 HV%是病例确认的肯定的指标,“ DCO”意味着未作组织学检查,所以, DCO%也是有效性的一个负面指标。 通常 HV%的计算以所有登记病例作为分母,分母中包括 DCO 病例(根据定义,其不可能有组织学诊断依据)。 因此,较高比例的 DCO 病例会引起较低的 HV%。 这是因为 HV%通常用作总的有效性(包括 DCO)的一个指标。 某些新的诊断方法也许能与组织学确认一样可靠,。江西省肿瘤登记工作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质 筛分 、土壤 破碎等) ;( 3) 固化 /稳定剂添加 ;( 4) 土壤与固化 /稳定剂混合搅拌、养护 ;( 5) 固化 /稳定体的监测与处置、验收。 其中( 2)、( 3)、( 4)也可 以在一体式混合搅拌设备中同时完成。 运行维护和监测 ( 1) 土壤挖掘安全 : 围栏封闭作业 , 设立 警示标志, 规避地下隐蔽设施。 ( 2) 安全防护 : 工人应注意劳动防护。 ( 3) 防止二次扩散
酸电池 (Lead— acid)、镍金属电池 (Cd— Ni和 MH— Ni)、锂电池 (Li— ion和 Li— polymer)等。 铅酸电池可靠性高、原料易得、成本低、适用温度和电流范围大,一直在汽车储能中使用最广泛但铅酸电池作为制动能量储能系统,而存在的缺点主要是充电速度慢、循环使用寿命过低等。 镍金属电池有 Cd— Ni和 MH— Ni电池,但由于镉对环境有污染,很多国家限制发
述指标低于山东省和河南省且差距较大,并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差也较大。 江西省粮、油、果、肉、蛋、水产品等产量较高,但加工程度很低。 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都在 70% 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 90%。 同一种原料,在江西往往只能加工出几种产品,在发达国家却能生产出几百甚至上千种产品,如玉米能被精加工成 3000 多种产品,其中的氨基酸类产品可比玉米原料增值百倍以上。
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制作、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应用 普通车削实训基地 800 平方米 80 250 66 230 普通车削的各种实训 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工具钳工实训基地 800 平方米 48 28. 6 10 13. 6 工具钳工各种内容的实训 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普通铣削实训基地 256 平方米 30 80 20 70 普通铣床的实训 数控加工
见表 12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 9 表 12 募集资金投向企业概况 序号 募投项目名称 投向企业名称 所在省市 目前运行状况 项目备案情况 环评批复文号 批复的环保部门 募集金额 (万元 ) 投资金额 (万元 ) 募投资金后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 1 无缝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项目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拟建 已备 案 泰环督字(202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