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生产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求配制,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 情况不断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参考下表: 泥浆性能指标选择 钻孔 方法 地层 情况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 ( ) 含砂率 ( %) 胶体率 ( %) 泥皮厚 ( mm/30 分钟) 酸碱度 ( PH) 正循环 一般地层 ~ 16~22 8~4 ≧ 96 ≦ 2 8~10 易坍地层 ~ 19~28 8~4 ≧ 96 ≦ 2 8~10 反循环 一般地层 ~ 16~20 ≦ 4 ≧ 95 ≦ 2 8~10 易坍地层 ~ 18~28 ≦ 4 ≧ 95 ≦ 3 8~10 卵石土 ~ 20~35 ≦ 4 ≧ 95 ≦ 3 8~10 泥浆要回收利用,经检测泥浆的性能符合设计后备用,钻机连续钻孔做业,施工使用的泥浆池全部采用泥浆池储蓄罐,尺寸为10**2m。 每台钻机配置 2 名熟练工专门负责泥浆制备工作,对泥浆性能随 时检测,并根据地层变化,按技术要求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满足钻孔施工需要。 ○ 6 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布置与钻机座落处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与安装,配套设备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 注意在小范围平整过程中 ,不要破坏周围的拴桩点。 钻机就位时用方木垫平,将钻头中心线对准桩孔中心,误差控制在 2cm 以内,必须保证钻机水平、主转杆垂直度,不得在钻孔过中发生偏斜或位移、倾覆,否则应及时处理。 钻机工作时要经常检查钻机的稳定情况,确保钻机施工过程中不偏移、倾斜、沉陷。 ○ 7 钻孔 1)桩的钻孔应在 桩心 距 4d 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完成后 24h,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在满足此条件下,为加快完成钻孔工作,可以多机同时作业。 2)钻 进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使用潜水钻机 钻进速度要随时根据穿越地层情况进行调整控制 ,穿越硬层时速度适当放慢 ,穿越软层时在做好泥浆护壁的前提下 ,钻进速度可以适当加快。 3)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以保持孔壁在钻进过程中,不坍塌。 潜水钻施工泥浆比重控制在 左右。 4) 钻孔时须及时填写钻进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核对。 如果遇到砂层,采用膨润土悬浮泥浆或合格的粘土悬浮泥浆作为钻孔泥浆。 5) 钻孔检查 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对孔径,孔深和倾斜度,应进行测定,做如下质量检查: 孔 深:按设计深度和入岩深度确认,采用测绳检测。 垂直度:采用双向垂球或孔规检测。 孔径:采用孔规检测(孔规采用钢筋制作,其直径为灌注桩钢筋直径加 100mm,长度为孔径 的 4~6 倍 )。 ○ 8 第一次清孔: 清孔时间 1 小时左右。 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钻机停止钻进,进行清孔。 此时将钻机钻头提起到距孔底 10~ 20cm 处保持泥浆正常循环,以中速压入密度为 ~ 的较纯泥浆,把钻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替换出来 ,在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米。 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以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 清孔后距孔底 处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 ,粘度 ≤28s,含砂率≤10%。 孔底沉淤 要求: 1 米桩径的 允许厚度为 不大 于 100mm、 米桩长径的允许 厚度为 不大于 150mm。 (用带圆锥形测锤的标准水文绳测钢筋检测孔示意图 ∮ 1 米 ~ 米∮ 米~ 米 1d 1d 4d~6d 度)。 ○ 9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 1) 灌注桩钢筋笼所用的钢筋在加工区内加工成型,运往施工现场。 钢筋在加工、运输过程中要挂牌注明用于桩号。 2)钢筋骨架的制作 首先根据现场情况平整加工场地,做 1~ 2 个加工操作平台宽 5m ,长度为最长节钢筋笼长。 钢筋骨架采用箍筋成型法制作:照钢筋骨架的外侧直径尺寸制作一块样板。 将箍筋围绕样板弯制成箍筋圈。 在箍筋圈上标出主筋的位置,同时在主筋上标出箍筋的位置。 然后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在主筋长度范围内,放好全部箍筋圈 ,将两根主筋伸入箍筋圈内,按钢筋上所标位置的记号互相对准,依次扶正箍筋并一一焊好,再将其余的主 筋穿入箍筋圈内焊成骨架。 钢筋骨架的主筋采用双面焊接。 焊缝长度不应小于 5d。 3)钢筋骨架的保护层设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为。 保护层垫块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其间距竖向为 2 米,横向圆周不得少于 4 处,且应与主筋绑扎牢固。 ○10钢筋骨架的吊放 为了保证骨架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本工程钢筋骨架的吊放采用两点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 分点的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微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 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的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顺直。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缓缓下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