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变纵向的学科体系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的课程综合结构 ;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主动调 整与拓展学校课程 ; 发挥办学特色,形成核心课程 ; 完善课程类型,充实课程结构 ; 改革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搭建课程建设的重要孵化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把学校建设成为反映行业最新发展的顶尖培训基地。 通过六 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 2020 届、 2020 届、 2020 届、 2020 届、 2020 届 、 2020届),取得了一些成绩, 展示了一定成果,培养了大批企业高端人才, 突显了学院为社会、为企业、为行业服务的能力, 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上逐渐成熟,更能适应时代与市场发展的需求。 服装设计专业的 课 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 其中涵盖了 5 个职业基础课内容项目、 5 个职业技术课内容项目和 5 个职业能力训练课项目构成,其他辅修的课程项目按照具有弹性化的标准制定,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兴趣爱好 、不同特长 学生的要求。 每个项目都包含了与实际的应用技能相适应的理论内容与实训内容。 服装设计专业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根据岗位需要分为四大模块: “ 服装设计学(一)基础 知识” 、 “ 服装设计学(二) 设计的基本构成” 、 “ 服装设计学(三)品牌 策划”、“ 服装设计学(四) 专业设计的职业化”四个教学 模块 , 内容的安排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规律,每 个模块也可以成为独立的教学内容 ,促进教与学的统一性。 服装设计的四大模块图表 5 个职业基础课内容项目内容有: 《服装造型基础》、《服装概论》、《服装材料学》、《服装色彩》、《服饰图案》; 5个职业技术课内容项目有: 《服装结构制图》、《立体裁剪》、《服装CAD》、《服装推板与制版》、《服装工艺制作》; 5 个职业能力训练课项目内容有: 《服装分类设计与制作》、《服装专题设计与制作》、《服装包装设计与制作》、《服装展示设计与制作》、《服装营销设计与策划》。 教学内容从理论认识、基础原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易于衔接,操作起来有的放矢。 将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项目 ,每个模块项目又划分为一系列的实训子项目,按照教学计划逐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服装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之间转换的掌控能力培养模式。 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服装设计专业新课程体系 内容项目 构成 2. 课程内容 —— 基于岗位工作 /作业的实际任务、 内容建构和更新课程内容 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的工作 /作业流程为排列次序标准,然后通过分析学习情境所对应的课程,构建学习情境的内容并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将根据课程团队每年初的课程研讨会,对企业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和内容的调研持续更新,对 实践项目和子项目内容的实践达标做具体的学时要求。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子项目内容提要 实践达标 学时要求 1 服装设计的方法 服装设计的创意及思维方式;服装设计的出发点;服装设计的主要方法(同型异构法、整体法、局部法、反对法等); 在各种方法指导下有创意、独立 完成各种命题设计要求 理论 10 实践 40 2 服装的造型设计 服装结构线的设计;各类服装的结构制图设计;常见的服装造型手段 熟悉服装各种造型、结构手法,并能熟练、有效应用于服装设计实践中 理论 10 实践 40 3 服装的局部设计 服装零部件的设计(包括领子、袖子、口袋、其他的功能配件) 掌握部件设计规律,掌握局部设计常见手法 理论 10 实践 50 4 服装的分类设计(包括结构制图、规格号型、制作工艺设计) 男女礼服、创意装、职业装、针织服装、童装、系列装设计等 不同类别服装的特点、设计规律及设计手法的把握 ;结构制图、规格号型、制作工艺设计的掌控 理论 20 实践 80 5 服饰品牌的策划 市场调查、整合营销策划体系、目标客户与目标市场、产品类别规划、市场推广策划、文案与广告创能熟练掌握服饰品牌策划的各个环节,并付诸于实践 理论 10 实践 20 意、 VI识别系统、产品包装设计、展示设计、 销售管理体系 6 服装设计职业规划 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 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 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 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 成功标准 、 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能够根据服装设计职业规划的各项内容进行自我职业规划 理论 10 实 践 30 (四 ) 加大 教学管理与专业考核方式 力度 1. 教学管理 ( 1) 以服装行业标准为抓手,以企业岗位的项目工作任务管理体系进行实践教学管理 根据学院改革的要求,将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引入课程教学管理。 以服装行业标准为抓手,以企业岗位的项目工作任务管理体系进行实践教学管理, 实施效果好。 ( 2)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学院、教务处相关教学制度,始终把落实与执行教学管理作为常规教学管理的落脚点,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人文管理,不断增强教师的自律意识和责任 意识,实行系主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分级管理体制;成立了教学督察工作组,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对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通过常规检查、教学督导、量化考核、教学信息反馈等形式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同时,把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教研室工作 考核 ,有效的监督、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基于 “案例 +项目” 的课程考核 ( 1)考核内容 以课程项目内容、“学习情境”的任务(岗位工作任务)为考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 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行为习惯培养、 实训实习项目 工作 任务 设计等方面作为具体的考核内容。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 实训实习项目 工作任务 设计 考核内容 服装设计师 产品开发设计 利用流行面辅料、流行色彩进行款式设计 款式设计与成衣制作 30套 服装打板师 产品生产技术 服装结构板型设计、服装规格号型设计 结构设计 30套 服装工艺师 产品生产技术 服装的工艺流程编排、成衣制作方法制定、 成衣后整理 编制工艺制作流程 30套 服装质检员 产品生产技术 服装面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车间、质检部实习操作 30个工作日,写出调研报告 服装跟单员 产品生产经营 服装的核价、下 单跟踪与程序监控 车间、营销部实习操作 30个工作日,写出调研报告 服装品牌 CI策划与展示 产品策划与营销 服装的包装、展示、 目标市场的确立、 广告策划、营销策略 市场推广与策划部门实习操作 30个工作日,写出调研报告 ( 2)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与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 ①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卷面考试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70%(项目与 岗位工作任务考核 成绩)。 评分依据为:学生上课表现(专业素养)、学习活动参与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等。 期末理论考试试卷分 A卷和 B卷 ,A、 B 两卷的题型相同,难易程度相当 ,占 30%。 试卷有较为详尽的评分标准,试卷批改要求实行分工定量、流水作业,以尽量保证批阅过程的准确性、客观性。 在企业完成的项目任务成绩评定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为辅。 项目与 岗位工作任务 考核方式与标准( 平时成绩: 70%)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 1 项目评价 对学生每一个学习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作一个详细的评价 20 2 独立实践 考核学生在每个独立实践项目中的技能应用 20 3 综合项目实训 考核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 20 4 教研室小组互评 小组成员根据小组作业中 的表现进行评分 5 5 自评 自我评价(表现情况) 5 合计 70 ② 期末总成绩 = 平时成绩 70% + 期末考试成绩 30%。 ③ 成绩录入、查询形式: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教务系统。 五、专业建设 改革措施 (一 ) 教材、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 实施 1. 教材建设 根据课程的内容选用先进、适用 的 教材,尽量与行业企业 共同编写 工学结合 的 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习实训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几年来, 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教师 开发公开出版教材和校内实训教材共计 20 余部, 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下一步还要继续结合具体的实践需要修订、出版服装设计专业教材。 2.“案例 +项目”的 教学 改革 开发设计 借鉴 实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 “案例 +项目”的教学方式,使课程理论、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相结合,以工作室为平台,实训和顶岗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初步实践 —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 —— 系统实践”的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 “订单式”人才培养。 根据我院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服装设计专业 积极引入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 并结合工学结合的特点,依据教学实际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其与项目教学法融为一体引入并运用到本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 服装设计 职业岗位能力 培养目标 的课程体系建设图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服装设计学”的课程教学为改革为例,确立“服装设计学”为说明型、操作型的 “案例+项目教学法” 尝试。 因为“服装设计学”在服装设计专业中是一门关键的核心课程,它不仅涉及到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造型风格、设计基础、面料与色彩,而且还具体到服装分类设计、系列设计、展示设计。 例如,在讲授“服装风格设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先以典型案 例进行情景描述和讲解,要求学生预测设计一种未来 23 年内的流行风格或趋势,然后围绕这个风格展开设计,展开讨论。 确定好设计构思,在画设计效果图时,要考虑所用材料的可操作性,并且要求学生做出面料肌理效果,在此基础上画出设计款式的 1: 1结构图,运用比例裁剪或立体裁剪,做出样衣、成衣,让学生的学习从理论过渡到实践。 以国内外知名服饰品牌为案例,围绕该品牌某一时期的流行元素,结合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面料、色彩)为出发点,让学生展开讨论,确立设计构思,模仿该品牌的特点进行设计,然后教师点评,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 决问题的方法。 3.教学方法 —— 采用“任务驱动、协同引导式”先进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 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推行“行为引导式教学”,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改变,实现教师教学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协同者、培训者和心灵导师。 让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 4.注重 信息技术 的 应用 , 实施 “网络教学” 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在授课过程中 注重 信 息技术 的 应用 ,实施 “网络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新型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 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 网络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当前“校校通”工程逐步建设,“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目标。 教师可以利用 网络教室 、电子课件 、 Photoshop、 Ftp 服务器、典型图像作品 设计 、图像素材 整理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来完成图像的合成与表达。 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两方面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优化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网页发布的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 BBS 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 一方面,模拟、实训教学具有辅助理论的作用。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学习和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另外,通过评奖、视同科研成果等手段,鼓励教师自制课件,努力在我院系实现课件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 利用优秀课件,初步确定完成以下课件的制作: 课件名称 制作软件 课时数 负责人 主要内容说明 服装设计 Powerpoint 120 郑 军 服装设计的方法 、 服装的造型设计 、服装的局部设计 、服装的分类设计 服装概论 Powerpoint 30 王惠娟 服装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结构、 工艺的程序、方法介绍 服装材料 Powerpoint 60 张吉升 用于制作服装的面料、里料、絮料、胆料和辅料 ,结构、性能、鉴别、不同性能的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 服装画 Powerpoint 60 王彩霞 造型线描方法,着 装效果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