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件 6: 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城际交通 : 附件 7: 交 通一卡通制卡系统解决方案 7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 附件 8: 物联网:医疗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远程医疗、重症监护、病人识别、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垃圾管理、药品管 理、新生儿管理等( 附件 9: 基于 WiFi定位技术的医疗卫生解决方案 、 附件 10: 医疗废物 RFID 监控管理系统、 附件 11: RFID 药品仓库管理系统 ) 8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 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 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 附件 12: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今天举行的 2020 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说,在特高压和 智能电网 发展纳入国家 “十二五 ”规划的背景下,国家电网 2020 年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作为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代表着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特点,将综 合集成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与控制技术,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紧密融合,成为功能强大、连接广泛的智能服务体系。 未来 5 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 2500 亿美元,建设联接我国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用电负荷中心的 “三纵三横 ”结构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安装智能电表 亿只。 设施监测: 附件 13: 国家电网电力巡视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9 远程抄表: 附件 14: GPRS 电力远程抄表系统解决方案 其他应用组成 智慧政务 智慧建筑 :附件 16:智能大厦:立方一卡通越洋广场案例 智 慧物流 : 智慧水利 : 智慧环保 :附件 17:基于 ZigBee 技术的无线环保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旅游 : 智慧校园 :附件 18: 基于 RFID的家校通智能管理系统方案 智慧家居 : 附件 19: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方案 三、我国部分在行动的城市 北京 积极推进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在 “十二五 ”初期,通过重点领域示范工程建设,初步建立本市应急系统物联网应用体系,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的能力,推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自主产权的创造,创新应用服 务模式,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到 “十二五 ”末期,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总体框架与技术架构。 总体框架。 10 根据本市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现状,结合数据实时获取、预测预警、智能研判、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和辅助决策等需求,提出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 “1+1+N”的总体框架 (见图 1),即:一个市应急指挥平台、一个市物联网 应用支撑平台、多个由部门和区县建设的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和平台,规范全市物联网应用建设,实现城市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有机结合。 其中,市应急指挥平台作为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的综合指挥平台,接入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信息,进行汇总和综合展示,为市领导全面掌控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情况提供服务 ,为开展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是市应急指挥平台获取各单位物联网信息的总渠道,也是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共享交换的总枢纽,实现各类物联网信息的规范接入、有效整合,支撑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各部门、各区县建设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和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实时获取物联网管理对象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技术架构。 11 结合物联网 “感、传、知、用 ”的应用特征,提出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架构 (见图 2),即:以标准规范与运行管理 、信息安全与容灾备份为保障,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三个层面,确保各单位相关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本市应急系统物联网应用 “一盘棋 ”。 其中,感知层主要利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等感知设备,实时获取物联网管理对象感知信息;网络层主要通过各类相关网络,特别是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和无线宽带专网的建设和应用,对感知信息进行安全可靠传输;应用层主要是运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对获取的物联网信息进行共享整合、智能分析和处理控制,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支撑本市相关单位业务工作,服务市领导科学决策。 示范工程 按照 总体目标要求,从 “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工作迫切需要、领导和公众广泛关注、基础好、见效快 ”的角度出发,确定建设 10 项示范工程。 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市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成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针对重点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进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