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课时一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四、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的第 6题 六、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例 5 21 31 31 21 ( 41 32 ) 53 41 ( 32 53 ) ( 21 +31 ) 51 21 51 +31 51 例 6 53 61 5 ( 65 711 ) 87 ( 101 +41 ) 4 =53 5 61 =65 ( 711 87 ) =101 4+41 4 =21 =65 811 =52 +1 28 =4855 =152 七、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简便运算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②能够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 29 87 13 8= 13 ( 43 +65 ) 12= + 76 51 +76 54 = ( +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13+54 ) 265 73 95 21 12( 43 32 ) 112 1917 +112 192 75 75 83 97 8+97 ①先让学生讨论,用什么运算定律计算 ②指名板演余者在练习本练习, 集体订正 教材练习三第 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讨论,怎样列式。 ③学生汇报结果,并说出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生: 70 31 15 70 15 31 ④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想一想,算一算 998 98 175 1311 +1311 1712 ( 76 + 52 ) 75 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②指名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的第 9题 30 六、反思: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 P17页的例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与态度 感悟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 1”和 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20的 520 是多少。 (2)6的 37 是多少。 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31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1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③找出题中的关键句 师:从关键句中可以看出,是那两个量在比较。 生: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和 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这两个量在比较 师:哪一个量是单位“ 1”呢。 生: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单位“ 1” 师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25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生: 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看做是单位“ 1”平均分成 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了其中的 2份 2500 平方米。 平方米 52 师: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什么。 生: 就是求 2500的 52 是多少。 师:列出 算式,并计算结果 2500 52 = 1000(平方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 2500247。 5 2=500 2=1000(平方米)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做。 32 生: 2500的 52 就是把 2500 平均分成 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了其中的 2份 ,可以先算出 1分的,在算出 2份的。 三、练习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 1”的量 ①一条路长 18 千米,已经修了 32 ②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52 ③白兔的只数的 32 是黑兔的只数 ④实际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 87 教材上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师:①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关键是 找准单位“ 1”的量, 然后用分数乘法计算,②解题规律可归纳为: 单位“ 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所求量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 3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500平方米。 平方米 52 33 方法一: 方法二: 2500247。 5 2 2500 52 = 1000(平方米) =500 2=1000(平方米) 解题规律可归纳为: 单位“ 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所求量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四第 10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②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意识,养成肯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找出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 1” ①甲数是已数的 31 ②已数的 31 相当于甲数 34 ③大鸡只数的 54 等于小鸡的只数 ④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54 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有课外书 120 本,小平课外书的本书是小华的 54 ,小兰课外书的本书是小平的 43 ,小兰有课外书多少本。 (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是小华的 54 ”,是把谁看作单位“ 1”。 生:把 小华的课外书本书看做 作单位“ 1” 师:求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就是求小华课外书的本书数的 54 是多少。 师:“ 小兰课外书的本书是小平的 43 ”又是把谁看做 单位“ 1”。 生:把 小平的课外书本书看做 作单位“ 1” 师:小兰课外书的本书就是求小平课外书的 43 是多少。 ( 2)师生讨论共画线段图 小华: 120本 小平:。 本 小兰: 列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师: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要先求出谁的课外书本书。 ,再求出谁的课外书本书。 生:要先求出小平的课外书本书,再求出小兰的课外书本书 师:列出数量关系式: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小华课外书的本书 54 35 小兰 课外书的本书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43 列式解答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120 54 =96(本) 小兰 课外书的本书: 96 43 =72(本) 综合算式 : 120 54 43 =72(本) 师小结: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清楚每一步中的谁是单位 “ 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然后用分数乘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四的第 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 10 题 六、板书设计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小华: 120本 小平:。 本 小兰: 36 列出数量关系式: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小华课外书的本书 54 小兰 课外书的本书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43 列式解答: 小平课外书的本书: 120 54 =96(本) 小兰 课外书的本书: 96 43 =72(本) 综合算式 : 120 54 43 =72(本) 答: 小兰有课外书 72 本 .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37 感悟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 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 1”。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先判断把那个量看做 单位“ 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关系式。 ( 1)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 52 ,把( )看作单位“ 1”。 数量关系是:( ) ( ) = ( ) ( 2)十月份的用电量是九月份的 109 ,把( )看作单位“ 1”。 数量关系是:( ) ( ) = ( ) ( 3)第一季度的产量占全年产量的 31 ,把( )看作单位“ 1”。 数量关系是:( ) ( ) = ( ) ( 4)晶晶商店今年营业额的 43 等于去年的营业额,把( )看作单位“ 1”。 数量关系是:( ) ( ) = ( ) 二、提升练习 妈妈买上衣花了 320 元钱,买裤子花的钱是上衣的 43 ,买皮鞋花的钱是裤子的 65 ,妈妈买皮鞋花了多少钱。 (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 2)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师:学生讨论画出线段图,列出数量关系式: 生:买裤子花的钱 =买上衣花的钱 43 买皮鞋花的钱 =买裤子花的钱 65 师:你能列出算式计算吗。 38 生: 方法一: 方法二 : 3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