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搬运和沉积而形成。 麒麟山东坡采石场信手地质剖面图示意图 麒麟山 东坡采石场 地层具有代表性,基本涵盖了本区的各类地层。 由栖霞组、船山组、黄龙组以及和州组的地层构成。 在栖霞组与船山组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耐火粘土带,且栖霞组下部的石灰岩具有臭鸡蛋气味,主要是硫化氢,证明该地当初是深水。 而和州组顶部为炉渣状灰岩,而且岩面具有明显的共轭节理,如前文所述。 金陵组冲沟 (小组共有,拍摄方位: 113176。 ,拍摄:徐无茗 ) 17 2. 狮子崖断层 逆断层 麒麟山与凤凰山交界冲沟处,因该地剥蚀残留断裂带形貌似狮子,故称狮子崖。 断面产状 :335176。 ∠ 53176。 ,断层下 盘地层产状 125゜∠ 58゜ 断面形态呈弧形。 下盘(南东盘)为肉红色厚层状中粗粒状石英砂岩,破劈理构造发育;上盘(北西盘)为肉红色石英砾岩,又含有角砾岩,为破碎带表现。 本断层为逆冲断层 的依据:①断层擦痕 80゜ W 断层由粗而端向细而浅端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或用手指顺擦痕轻轻抚摸,感觉光滑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② 根据劈理的锐角方向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断层倾向与地层相反。 断层带旁侧次级构造发育,有伴生张节理、褶皱、擦痕等。 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 之一。 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狮子崖逆冲断层 (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188176。 ,拍摄:徐无茗 ) 上盘 下盘 凤凰山腰波痕(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154176。 拍摄:徐无茗) 18 其特点是 纹层 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 一般认为这种 层理 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物质从悬浮物或溶液中沉淀而成。 层理的显理是由于进入沉积物中的物质发生变更所致,如粒度变化、不透明矿物的分布、 云母片 和碳质碎片的顺层排列等。 水平层理分布广泛,多在细粒的粉砂和泥质物中出现,常见于海(湖)深水地带、闭塞海湾、 潟湖 、沼泽以及牛轭湖等环境中。 凤凰山腰水平层理 (小组共用,拍摄:徐无茗) 凤凰山腰水平层理 (小组共用,拍摄:徐无茗 ) 19 路线二: 铸造厂 — 麒麟山 — 凤凰山 — 铸造厂 日期: 2020/06/22 天气:阴 点性: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界线点。 露出情况:有页岩出露,风化严重,二叠纪部分与三叠纪部分产状略有差异。 岩性描述: T1y:点东,为殷坑组灰绿色钙质页岩、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及浅灰、黄绿色泥岩。 产状为 305176。 ∠84176。 P2d:点西,为大隆组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下部有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泥岩、页岩。 产状为 135 176。 ∠ 82176。 主要岩层有:① 殷坑组( T1y) 本组 属 三叠系下统,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 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 下部:浅灰绿、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或似瘤状灰岩。 底部为厚约 1cm 的黄色泥岩。 ② .大隆组( P2d) 本组 属 二叠系上统,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碳质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化石较丰富,厚约 30m,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碳质泥岩,近顶部夹灰质白云质泥灰岩。 中部:紫 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 下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碳质硅质岩夹紫色页岩、炭质页岩,底部可有一薄层灰黄色细粒岩屑砂岩(火山岩屑)。 金钉子二叠纪、三叠纪分界线 (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178176。 拍摄:徐无茗 20 15m 处。 经纬( 176。 E, 176。 N)。 点性:金钉子三叠纪部分,岩层界线点。 露出情况:露出完整,露出部分层厚 :分界线以东含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产状为 318176。 ∠85176。 分界线以西为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质白云岩。 产状为 130 176。 ∠ 88176。 金钉子 35m 处。 点性:平顶山向斜左翼东马鞍山组。 露出情况:有明显崩塌,外露区域范围广,十分明显。 岩性描述:灰黄色厚层角砾灰岩,产状 178176。 ∠47176。 泥质白云质灰岩及灰紫色含石膏假晶质白云岩,产状 145176。 ∠ 89176。 金钉子二叠纪、三叠纪分界线 (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178176。 拍摄:徐无茗 平顶山向斜左翼东马鞍山组。 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118176。 拍摄:徐无茗 21 为南陵湖 点性:平顶山向斜,核部为东马鞍山组,翼部组。 露出情况:由于下方崩塌严重,上方区域大面积出露,可以清晰观察平顶山的向斜现象,露出十分完整。 岩性分析:此地已有钙质页岩,及厚层灰岩,含少 量的白云质灰岩,产状 279176。 ∠ 46176。 在下层部分主要看到的是泥质页岩。 也有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产状 293176。 ∠ 68176。 东马鞍山 组( T2d),厚度约为96m,上部: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下部灰色薄— 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110m。 点性:殷坑组为主要区域。 露出情况:最高层是风化严重的南陵湖组,中部为和龙山组,有断层,下部露出为殷坑组与和龙山组断层产状差异明显,两组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性描述:东部主要由南陵湖组 与和龙山组构成,上部为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下部主要有黄绿色薄层泥质灰岩。 西部主要为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 岩,下部有大量浅 灰、黄绿色泥岩、粉平顶山向斜核部(小组共用,拍摄:徐无茗) 徐无茗拍(小组共用) 22 砂质泥岩。 南陵湖组 ( T1n)厚度约为 160m,上部: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 中段: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 下段: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 ( 北纬 31176。 38′01″,东经 117176。 49′45″) 一、崩塌产生的条件 ① 地貌条件: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一般坡度大于 55176。 、高度大于 30m 以上,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缓。 ② .岩性条件: 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 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 沉积岩 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 白云岩 等)、石英砂岩、 砂砾岩 、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 岩石 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 该区 石灰岩、白云岩居多,夹少量页岩、泥灰岩层,形成崩塌规模较大。 ③ 构造条件:当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下列最不利的情况时易发生崩塌: (1)当岩层倾向山坡、倾角大于 45176。 而小于自然坡度时; (2)当岩层发育有多组节理,且一组节理倾向山坡、倾角为 25~65176。 时; (3)当二组与山坡走向斜交的节理 (X 形节理 ),组成倾向坡脚的楔形体时; (4)当节理面呈弧形弯曲的光滑面或山坡上方不远有断层破碎带存在时; (5)在岩浆岩侵入接触带附近的破碎带或变质岩中片理片麻构造发育的地段,风化后形成软弱结构面,容易导致崩塌的产生。 ④ 此外昼夜的温差、季节的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地表水的冲刷、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形成软弱面,或水的渗透增加静水压力;强烈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中的爆破、平顶山向斜西翼崩塌 (小组共用,拍摄方位: 40176。 拍摄:徐无茗) 23 边坡开挖过高过陡,破坏了山体平衡, 都会促使崩塌的发生。 二、 崩塌的治理应以根治为原则,当不能清除或根治时,对Ⅱ、Ⅲ类崩塌区可采取下列综 合措施: 遮挡:对于Ⅲ类崩塌,可修筑明洞、棚洞等遮挡建筑物使线路通过。 对Ⅱ、Ⅲ类崩塌区,当线路工程或建筑物与坡脚有足够距离时,可在坡脚或半坡设置落石平台或挡石墙、拦石网。 支撑加固:对Ⅲ类崩塌区,在危石的下部修筑支柱、支墙。 亦可将易崩塌体用锚索、锚杆与斜坡稳定部分联固。 镶补勾缝:对Ⅲ类崩塌区,对岩体中的空洞、裂缝用片石填补、混凝土灌注。 护面:对易风化的软弱岩层,可用沥 青、砂浆或浆砌片石护面。 排水:设排水工程以拦截疏导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 刷坡:在危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岩层表面风化破碎不稳定的山坡地段,可刷缓山坡。 参考;《地质学报》。 点性:大隆组。 露出情况:风化严重,有一个滑坡。 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防治措施 :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① 消除和减轻地 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平顶山东南坡处张裂隙 (小组共用,拍摄:徐无茗) 裂隙走 向 68176。 24 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 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 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 ②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 经济 、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 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SNS 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参考:《工程地质学报》 平顶山向斜 总述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马家山 — 平顶山 — 向核山(石灰山)一带,出露规模仅次于俞府大村向斜,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NEE— SWW。 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 T2d)、南陵湖组( T1n)中部地层;两翼为南陵湖组( T1n)下部、殷坑组( T1y)、和龙山组( T1h)和二叠系大隆组( P2d)的地层,两翼岩层产状 :平顶山南坡山脚下东翼 277゜∠ 52゜,西翼132゜∠ 83゜;山顶东翼 261゜∠ 51゜,西翼 150゜∠ 44゜。 该向斜扬起端出露清晰,西翼(平顶山西南坡)岩层直立,局部斜转,山顶北坡转折端清楚,其瘤状灰岩挤压破碎,但未发生位移。 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 235゜∠ 46゜,西翼 146゜∠ 44゜。 徐无茗拍(小组共用) 25 线 缝合线是碳酸盐的一种构造特征,形成条件:有充足的应力作用于沉积物;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沉积物孔隙中有流动性液体;沉积物中有粘土质矿物和不溶性物质 线路三:铸造厂 — 金银洞 — 马脊山( 117 高地) — 铸造厂 日 期: 2020/06/23 天 气:雨 徐无茗拍(小组共用) 26。 点性:金银洞正断层。 露出情况:此洞为溶洞,可连接金银洞山坡的数个落水洞,此洞发育栖霞组,上部露出较多,含燧石结核层,沿节理发育成地下河。 成因: ( 1) 金银洞为喀什特溶洞,俩侧分布有广泛的石灰岩,石灰岩具有可溶性,故易侵蚀成洞。 ( 2) 金银洞发育于节理之上。 ( 3) 金银洞水的流动性。 岩性特征: I 上部:为该断层的上层,主要由黑色中厚层含燧石团块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 .产状 149 176。 ∠ 4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