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工程认知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 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 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 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 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 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 形成八大主导产 业。 (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 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 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 跳出现有城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 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 在市 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 一主两副五带 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主:兰州市区(远 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 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 中心带动 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 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 冶金产业基地。 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 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 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 空间载体。 即兰州 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 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 兰州 白银黄河 城镇发展带、兰州 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 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 ) ( 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 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 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 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 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 4)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 准,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完善的 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保障基本居住条件,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扩大政策保障性住房覆盖 面,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 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一)城市性质 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职能 ( 1)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内联外引的综合性交通与通信枢纽; ( 2)国家重要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和转运枢纽; ( 3)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 4)国家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 ( 5)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 6)甘肃省经济、行政、文化与 科教中心。 四、城市规模 规划 2020 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 500 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 275 万人,城市 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25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91 平方米。 2020 年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五、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拓秦川 北部秦王川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首要发展方向,逐步向北部兰州新区搬迁西固重化 工业,并通过交通廊道建设与沙九地区荒山整治,共同打造重要的区域产业走廊;延榆中 东部榆中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依托和平、定远的区位优势,主要承载城区的高 新产业和教育 培训等职能的疏解,与东部榆中县城联动发展;升红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