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设计线技术建议书内容摘要:

设计。 设计 原则 1) 在路线选线定线阶段注意线性设计的有关问题,后期再进行线形设计时只是对路线的选定做线形设计的检查去修正。 2)线形设计时注意线形要素之间以及其它设施间的相互平衡协调,并于自然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 使驾驶员在行驶中对线形三维空间外观看起来舒顺、连续,并能遇见前进方向及路况的变化,避免引起驾驶员视觉上的错觉和不良的心理反应,自然地从视觉上诱导驾驶员。 3)为尽量是汽车能匀速行驶,在设计中应注意各线形要素的连续性。 不轻易采用设计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在路线交叉前后采用较高的指标以有利于保 证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 沈通线 (沈东大道 )(板石至官山段 )公路工程设计 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 第四篇技术建议书 鞍山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6 、路面 1) 路基 标准横断面 2) 路基设计思路 路面采用暗排水,路基坡脚或绿化带外侧设置土边沟或浅碟边沟排水 ,并同沿线的桥梁、涵洞形成了地面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边坡的稳定性。 主线路堤边坡采用折线形,填方高度≤ 10m 时,边坡坡度采用 1: 1. 5;填方高度 1018m沈通线 (沈东大道 )(板石至官山段 )公路工程设计 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 第四篇技术建议书 鞍山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7 时,设置 2m 宽的护坡道。 填方路基边坡主要考虑采用流线型,即坡脚采用抛物线。 挖方段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而定,挖方路堑边坡顶面采用流线型;土质路堑边坡底面也采用流线型,对于中间设置平台挖方边坡,平台不考虑流线或折线的变化。 填方路堤边坡根据所处路段位置分别采用植草、六角网格或防冲刷防护,土质边坡采用植草进行防护。 路基填筑时,填土方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力学指标较高的山皮土、碎石土、砾石土等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压实度。 还应保证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小于 100mm。 严禁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含量超标的土质填筑路基。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详见《公路土工实验规 程》( JTJ 051)规范要求。 3) 路面设计 思路 路面面层的比较与选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寿命长、热稳定性好、能见度高,有利于夜间行车,水泥供应充分,石料选材余地较大。 但其路面接缝处为薄弱环节,易产生板边和板角破损,养护维修困难,同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诸多接缝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相对于沥青路面欠平整、振动大、接缝处易产生跳车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并且噪音较大。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有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同时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而且噪音低、扬尘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短,养护简便,局部损坏维 修时对交通的影响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小。 但相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短、施工工艺要求高,对石料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根据本区的区划特点,水是造成路面破坏的主要因素。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很多,路面水很容易渗入到下面的基层中,使基层强度降低乃至脱空,从而导致面板破坏。 沥青路面面层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时,水很难渗入到基层,因此水稳定性很好。 根据目前我省多条公路的建设经验,最后确定本项目面层选用沥青混合料 路面。 路面基层的比较与选定 考虑到辽宁地区施工受季节影响的特点,基层结构施工完 成后一般要过冬,根据我省以往的施工经验,二灰稳定结构的抗冻性能比水泥稳定结构略差,因此基层结构选择水泥稳定类结构。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比水泥稳定砂砾要高,因此基层结构设计沈通线 (沈东大道 )(板石至官山段 )公路工程设计 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 第四篇技术建议书 鞍山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8 中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 路面底基层设计时,根据沿线筑路材料调查情况拟定了水泥稳定砂砾和水泥稳定碎石两个结构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它们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和水稳性,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但通过比较,前者的工程造价要高于后者,因此底基层结构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路面垫层的比较与选定 为隔断地下水及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 的自由水,本设计考虑路面垫层采用 20 厘米的级配砂砾。 行车道新建部分的 路面结构和厚度如下表: 结构层 结构层材料及厚度 上面层 4cm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AC13C) 下面层 6cm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AC20F) 基层 22cm 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 5%水泥稳定碎石 垫层 20cm 级配砂砾 总厚度 72cm a) 路缘石: 路缘石均采用锯切花岗岩材质。 路缘石规格为 18 20 99 厘米,高起 20 厘米。 、涵洞设计思路 1) 荷载等级、环境类别 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环境类别: Ⅱ类 2)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 1/100 涵洞: 1/100 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 桥梁:一级 涵洞: 一级 4)地震烈度: 项目地区属Ⅶ度烈度区 沈通线 (沈东大道 )(板石至官山段 )公路工程设计 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