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允价值去高估资产价值和收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 —— 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可供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 —— 生物资产》规定: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这些规定,要求企业对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不计入相应资产的成本,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并合理确认和计量长期资产价值的减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确保企业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费用。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 —— 无形资产》规 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进行合理摊销。 该规定要求企业不能因自行开发成功无形资产而调减费用,并且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摊销,确保企业不高估无形资产价值、不低估生产经营费用。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4 谨慎性原则在确认和计量收入中的体现和运用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费用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 —— 无形资产》规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时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要求企业将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 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使企业在风险很大的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都计入当期损益,要求企业不低估费用;同时,对形成无形资产可能性较大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要求企业不高估无形资产价值。 这是确认和计量费用支出时谨慎性原则的充分体现和运用。 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 —— 借款费用》规定了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 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又规定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在资产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时,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还规定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其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些规定,要求企业在处理发生的借款费用时,在不低估费用的同时又不高估相关资产价值。 这是确认和计量费用支出时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充分体现和运用。 3 对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问题分析 谨慎性原则客观应用中存在的 问题 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规定不明确,导致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目的来随意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这样就使资产和利润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可以自行确定计提比例;在核算存货发出成本时,可以随便选择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也可以任意选择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在存货的期末计价中确定“可变现净值”等,这样会使当期的利润不符合实际情况。 由于相关条款不明确,很容易被操控,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一定空间。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5 谨慎性原则主 观认为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 由于谨慎性原则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很多时候依靠人的主观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所以此原则的运用会使会计工作可能发生一些与客观实际不符,无疑会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谨慎不足。 由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使效益较好的企业利润下降,会使效益差的企业变为亏损。 有些企业领导或地方政府害怕企业因贯彻谨慎性原则造成各项经济考核指标下降,影响他们的“政绩”,于是不用谨慎性原则或滥用谨慎性原则,最终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二是“过度 ”谨慎。 一些企业出于避税及其他目的而“宁可多计损失,不能预计收益”,导致对应入账的不入账,对应按规定标准计提的成本费用,故意扩大计提的范围和标准,甚至设置秘密准备,出现过度谨慎。 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冲突。 客观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客观性原则相矛盾。 同时,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的市价确定,或有损失的确定都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包含着一定的难以辨认的主观因素,直接威胁着会计 信息的如实反映。 此外,谨慎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以种种方式促使企业采取“审慎”的行动达到既定目标,最终可能失去“不偏不倚”的立场。 市场价格机制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从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除了对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及少数商品在市场上和有关部门颁布的价格信息外,许多商品的市场价格信息难以获取,并且绝大多数商品及股权难以确定其公允价格,即难以确定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包括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及可能性均是会计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难以把握的,这往往靠他们的职业判断力。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 ”的确定,存货跌价准备中“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等都因为市场价格机制的。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自然循环上升及下降管; 炉口汽化冷却烟道、固定汽化冷却烟道、检修人孔盖。 (2)低压循环系统: 除氧水箱、低压循环泵的进出口管; 活动烟罩、下料口水冷套、氧枪口水冷套、副枪口水冷套。 煮炉清洗请必须完成下列条件 ( 1)必须提交汽化冷却系统的水压试验的正式合格证书; ( 2)尽可能在最大范围内完成汽化冷却系统的上部和管道保温工作,周围清理干净,外部脚手架拆除; ( 3)余热锅炉工
们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 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 数字化的高集成度可控制能力 多功能的应用性 极易伸张的扩展性 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 三、设计依据和原则 A、设计依据 所参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准: 1) GYJ 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2) J G J 5 7 2 0 0 0 / J 6 7 2 0 0 1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3)
(9) 理 解 资 产 负 债 表 和 利 润 表 的 基 本 含 义 、 作 用 和 结 构 内 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表 1 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单元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认识会计 1. 会计概述 2.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1. 认识会计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相互关系 3. 了解会计法对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4.
之更有力量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改制、转制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持续推进。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深切感受到企业改制之后,健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和实践。 国有企业改制,归结起来有三项主要任务,即观念转变、机制转变和运作转变。 其中观念转变是基础;机制转变是核心,包括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的转换;运作转变是改制的最终实现目标,指管理系统升级换代,实现管理现代化。
统、类文档的创建和系统特色等。 确认创建信息之后,出现应用程序框架界面,如图所示。 9 主对话框 IDD_MY_FORM 中控件的加入与布局 在 人事信息 管理系统中,主对话框主要用于处理 人事信息 管理的一切内容。 制作对话框的主要步骤如下: (1)在主对话框 IDD_MY_FORM 中将提示文本框 “ TODO:在这个对话框里设置表格控制。 ” 删除。 (2)在主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