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6。 37′ 28″之间。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铁路、高等级公路、一般公路构成了良好的交通网络系统。 与国道 307 县毗邻,至吕梁市驻地离石 28 公里,至省会太原 219 公里。 孝柳铁路穿越境内,交通便利。 建设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吕梁山区,为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蒸发量 1200mm。 地下水多以泉水出露,通过河沟排出,潜水蒸发相对较少。 全境春季多东风,夏季多南风,秋季多西风,冬季多北风。 主要气候参数如下: 平均日照时间 ; 年平均气温 ; 最冷日(一月份)平均气温 176。 C; 极端最低温度 17176。 C; 最热月(七月份) 平均气温 176。 C 极端最高温度 176。 C; 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历年降水量最大值 632 毫米,最小值;无霜期平均为 199天; 无霜期最长年份 227天(出现在 1975年); 最短平均 171天(出现在 1976年); 本县境内属河东凹陷的中段。 地层出露齐全,构造简单,岩浆岩活动稀少,矿产资源丰富。 其构造基本形成态总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西渐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以几度的斜角缓缓向西插入黄河底下,其间伴随有平缓的褶曲。 工程位于地处与于黄土高原,属中等湿陷性黄土区,土壤为粘性黄土。 工程位于山西吕梁市柳林县境内,地处黄土高原,属中等湿陷性黄土区,土壤为粘性黄土。 黄土是一种以粉粒为主、多空隙、天然含 22 水量生少、呈黄色、褐黄色、含钙质的粘质土,黄土砂粒含量一般为17%~ 25%,粉粒含量一般为 55%~ 65%,黏粒含量一般为 18%~ 20%,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平整,平整后建筑物将建在湿型黄土填方基础上。 项目建设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所造成的危害。 在地基的建设中可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法以 及浸水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土壤的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其中强夯法与挤密法使用于需要处理厚度较深的湿陷性黄土时,由于强夯法对施工的要求较高且耗时长,不适合本工程业主对于工期的要求,故建议本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法。 孔径 300— 400 毫米,填料为本体积配比为 2:8或 3:7的灰土,桩深 ,桩顶标高以上设 500mm厚灰土垫层,处理后的承载力将大大增强。 公用配套工程 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低压负荷,所用电量均 柳林县森泽 煤铝 有限责任公司 内 变电站 直接运送提供。 本项目建设工程用水环节相对较少,建成 后用水主要为冷却循环水,另外还有少量生后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 项目位于工业区范围内,水源取用方便,可直接将工业开发区供水管直接引入厂区。 同时由于用水量少,也可开设井水自供 第七 章 土建 工程技术方案 设计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选择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选型,工程的设计 力求简洁、明快,并与周边环境布局协调,保证建筑物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做到技术先进、施工方便。 根据地震、工程地质等资料选择牢固节省的结构方案,并充分考虑 环境保护、城市消防的要求 编制原则 本 工程建 筑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合理的应用实用 23 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设计原则,同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及措施。 根据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在比较不同结构类型的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本工程均采取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在建筑设计中主要采用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以典雅大方与和谐的色彩美化市容市貌。 ( 1)编制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在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及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各种风险进行充分调查和论证基础上,力求 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 ( 2)根据场地条件,对项目所需水、电、人力、资金、原辅材料来源及质量进行认真测算。 ( 3)对产品方案、技术措施、资金来源等进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力求提出技术上选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环保上措施完善的推荐方案。 ( 4)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按照有关部门的编制要求,对建设项目做出客观的技术经济评价,对项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实提出建议性意见和建议。 建设内容 ( 1)新建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线 二 条(回转窑烧结工艺),主要包括制粉车间、制球车间、 烧结车间、机修车间和中心实验室配套检测试验设备 仪器; ( 2) 全厂性及生产车间动力配电设施建设,电力增容; ( 3) 给排水和污水处理池等环境工程; ( 4) 成品库等 4633m2。 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 布置的原则 ( 1)严格遵守安全、卫生以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 减少粉尘噪音污 24 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职工身心健康。 ( 2)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风向等,将建构筑物按不同的功能分区布置,力争衔接协调,功能分区明确。 ( 3)要满足工艺流程以及物料运输顺向的要求。 ( 4)合理地进行总平面布置,减少占地面积和挖填方量以减少工程投资。 ( 5)对新建建构筑物及拟利用的现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布置,做到既满足使用功能、合理分区,又尽可能地减少投资。 ( 6)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布置合理。 ( 7)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认真做好建筑物防火处理,预防火灾发生,合理布置防火设施。 本设计总图平面布置严格按照以上原则的要求,将生产车间和生活辅助设施按功能分区布置: ( 1) 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落差,减少挖方量,节省工程投资, 尽量 减少生产区产生 的烟尘、噪音等对厂前区和外部主干道公路的影响。 ( 2)生活辅助设施布置在大门入口处的厂前区,利用现有的自然地形进行布置,减少工程投资。 ( 3)总图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减少占地面积及挖填方工程量,缩短了供电、供水、交通等线路。 ( 4) 竖向设计的形式是采用斜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是根据生 产工艺流程的需要结合自然地形坡度来确定的。 ( 5) 厂区内的雨水排放,设有 地埋管线。 本项目物流方案设计以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和优化物料运输 25 搬运方式为原则,工厂总平面布置符合物流 流向合理;物料的装、卸、搬、运要机械化、省力、省时,实现单元化、集装化。 设计物流出入口的合理布局,做到物流出入顺畅,避免迂迥而尽量直达卸货点,不同的物流各行其道,进出车辆亦互不交叉。 路网布局满足外部物流与工厂内部物流互不干扰的要求。 本项目外 部运入物流主要为铝矾土矿粉等生产所需的主辅材 料及包装物, 年运输量 15 万吨左右;运出物流主要是成品陶粒支撑剂及其他固废及包装物, 年运输量 12 万吨。 土建工程 本项目拟新增建筑面 积 30123m2,其中,新建生产厂房 10590 m2,库房 4633m2;新建办公 楼 4350 m 化验用房 1800 m2, 宿舍楼 3750 m2。 生产厂房和库房为彩钢结构,其余均为砖混结构。 本项目建筑物详见下表。 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 ㎡ ) 建筑结构特征 造价 (万元) 1 原料堆场 5000 水泥硬化 50 2 破碎工段 1200 彩钢 10 3 磨粉工段 600 彩钢 40 4 均化工段 1000 彩钢 70 5 制粒工段 3240 彩钢 230 6 烧成车间 2600 彩钢 180 26 7 成品库 4633 彩钢 330 8 办公楼 870X5 砖混 350 9 食堂 750 砖混 80 10 宿舍楼 3750 砖混 120 11 检验室 600 砖混 20 12 化验室 600 砖混 20 13 实验室 600 砖混 20 14 机修室、给水系统 600 砖混 20 15 材料库、变电站 600 砖混 20 16 合计 30123 1560 本项目建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和场地类别为 Ⅱ 类。 据此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并按相应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公用工程 燃料、动力消耗量 本项目工艺采用回转窑烧结 , 燃料为煤层气(天然气)专用管道引入。 在各系统的总送、回风管穿越墙、板处设置消火阀,并使之与空气送、回风机联馈,需要时即可关闭防火并使送、回风机随之关闭。 项目利用回转窑的余热,可以满足工人洗澡和办公室、车间取暖 27 供应,无须设置供热设备。 工厂每天生产用 水约 110吨 ,生活用水约 , 水源取用方便 ,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排水系统为 地埋 排放, 地埋 的设置根据地形而定。 生产、生活用水、雨水均进入 地埋 ,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达到规定标准后,由明沟排出。 污水处理池 1座。 供电方案 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低压负荷,所用电量均 柳林县 森泽 煤铝 有限责任公司内 变电站 直接运送提供。 由于回转窑不能停止工作,考虑到电网检修等停电因素,项目拟购置 250KW 柴油发电机组 4 台,以备生产应急需要及保安用电。 第八 章 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 ( 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二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Ⅱ 、 Ⅲ 类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2类; ( 2)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综合排放标准》 ( GB90781996)二级: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1990) II 类;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l25231990) 28 项目对区域 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 1)建 筑材料(水泥、砂石)以及建筑废料的运输、堆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泥土的抛洒,对大气环境及环境卫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拟采取封闭运输、湿润喷洒、专人清扫车轮泥土等措施,将其对大气环境及环境卫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 2)施工期有少量的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废水产生,主要为悬浮物和建筑材料的残渣。 对施工废水不能随意乱排,以免污染环境,应将废水收集回用: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极少量的生活污水,也拟收集进行处理。 ( 3)拟 建项 目 在 施工期间的机械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施工过程也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避免夜间使用强噪声设备。 ( 4)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废料,拟运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或作为平整、回填场地土方,不得乱堆乱放侵占附近田土,也不得倾倒在河边、路旁,以免导致於塞河道和对道路的阻碍和污染;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应集中收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理。 由上述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在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后, 其污染可降 至最小程度,不 会对场区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 1)对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对于干燥、陶粒筛分等产尘点均采用密闭系统,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均能达到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回转窑烟气经转筒烘干机烘干陶粒后,采用沉降室除尘 加 布袋除尘 , 29 经 20m 排气筒排放,烟尘浓度 30mg/m3;回转窑产生的 氟化物依靠铝矾土自身的碱性氧化物反应固化而减少排放量 ,经 20m 高排气筒排放,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 2)对 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日废水产 生量约为 18吨,其中生活废水约 8吨, 冷却水 废水10吨。 生产过 程中不产生废水。 采用埋地式一体化实施处理 , 处理后水质 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排入农灌沟用于农灌。 ( 3)固体废物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生产过程无固废。 除 厂区的日常生活垃圾 由 厂内 环卫 人员 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 4)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混料机、风机、振动筛、皮带机、搅拌机、提升机等机械运行噪声,噪声源强一般在 8595dB(A)之间。 设计中对混料机、振动筛、搅拌机等 装置安装减震基座,同时对破碎机、混料机、搅拌机建隔音房进行隔音。 在风机上采用在排风口加设消音器,同时给引风机加设隔音罩等措施。 原料破碎机、混料机、搅拌机等在总图布置中充分考虑其工作特点和噪声的影响,将其布置在远离社会公用区及生活办公区的位置。 通过采。10万吨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
相关推荐
根据 hT 4200max 查经济电流密度 J= 则其经济截面应为: 110kV 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计算书 9 荷的要求满足最高环境温度时负则温度修正系数为已知最高温度为允许载流量为选AACAL G JmmJIS 2m a x 校验: 机械强度: 24035 满足要求; 电晕: 24050 满足不发生全面电晕的要求。 热稳定
变电站中,二次设备是按每一次电气单元配置,二次接线也是按电气单元,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 不同电气单元之间,只有保护之间配合的连接,操作闭锁回路需要的连接,相应之间的连接大为减少。 对变电站的一些公用二次设备和一些不属于各个电气单元的二次设备将它们组合为公用屏。 这样,从变电站整体来看,二次回路的接线比较合理,系统性强,也有规律,使运行维护人员易于掌握。 三 . 结 语 变电站是联系电网的纽带
) 学徒师傅 —— 从岗位技能方面给予学生技能开展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4) 外校专业带头人 —— 对专业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 5) 行业专家 —— 能对教学过程、人才评价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 6) 其他兼职教师的聘请根据现有教师配备和专业开展情况 2. 兼职教师聘用条件 1)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2)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案例分析能力、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3)
线 4a )b )图 2— 1 单母线接线 a)一路电源进线 b)两路电源接线 在主接线中,断路器是电力系统的主开关;隔离开关的功能主要是隔离高压电源以保证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修。 例如,固定式开关柜中的断路器工作一段时间需要检修时,在断路器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拉开隔离开关;恢复供电时,应先合隔离开关,然后和断路器。 这就是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配合操作的原则。 由于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断流能力 差
.......................................................................................................................................24 八、附件 ........................................................
(15) 式中 mP — 用电设备组负荷曲线上最大的有功负荷( kW) ; eP — 用电设备组设备容量( kW); 其物理意义为: 11 rLd KKK ( 16) K — 同期系数。 LK — 负荷系数。 1 — 线路供电率。 1r — 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功率时的效率。 1r < 1。 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 cP = edPK (kW) (17) 用电设备的无功计算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