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摘要:

意好引脚的接法以及注意 2 脚的可调电阻的连接以及接地脚的识别。 本系统的液晶显示器接法如下图 33 图 33 加热器电路 要实现控制水温,必要的就是让电热器也接入到系统之中,运用单片机的运行状态,将信号传输到继电器,实现电热器的自动开关,实现真正的自动控制调温,要注意加粗加热器电路介入部分的连接电路,以 免出现电路过大,小电路难以承受,过热使得整个系统崩溃。 本系统的电热器介入方式为下图 34: (注意,必须对接入电路进行加粗) 图 34 11 总硬件电路 图 35 12 4 软件系统设计 主程序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反复循环查询方式对系统进行辨别,从而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其中也加入了人工输入的检测。 下图 41是本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 图 41 模块流程图以及源程序 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构成的温度读取模块使用的是 DS18B20温度传感器。 由于其采用的是一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而对于 89C52 单片机来说,硬件上不支持单总线协议,因此,我们采用了软件模拟的放啊来实现单片机对传感器的访问。 控制加热 13 由于 DS18B20 是在一根 I/O 线上读写数据的,因此,对读写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 DS18B20 的读写时序如以下情况: 读时序 : ( 1) 对于 18B20 的读时序分为 0 和 1时序过程。 ( 2)对于 18B20 的读时序是从单总线拉低之后,在 15s 之内 得到释放总线 程序流程图如图 35所示 图 34 显示模块 本系统通过采用液晶显示器来实现对温度的显示,主要通过编程对该功能的实现。 其程序在附录中可以找到。 14 键盘 控制模块 CPU 通过检测各数据线 的状态就可以知道是否有键位闭合,键盘程序的功能检测是否启动。 其流程图如下图 44: 图 44 15 5 系统 调试 硬件测试 该部分主要是对 焊接好的电路进行检测,主要是以下的检测:( 1) 焊接点是否通路。 ( 2)焊接的电路是否与地短路。 ( 3)焊接的电路正反两面通断性是否一致。 ( 4)对实验用到的电器进行检测,看看是否有损坏的电器。 检测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电路出现与地短路,将焊锡再一次熔就好了。 ( 2)其中一个 1000 欧姆电阻被误用 10k 电阻焊接,熔掉重新焊接就好了。 ( 3)液晶显示器使用不正常,正常通断。 换了一个正常的。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主要是分模块依次下载到单片机里进行 实际操作,主要是就考录到实际情况与仿真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采取直接调试的方法,主要是看程序是否按照期望的起到应该起到的功能, 主要出现的问题都是函数定义,语句缺少的毛病,经过几次的校对以及修改,都能正常通过。 其中控制部分的程序因为编写者大意,定义了两次 main 函数,导致进程有点慢。 其他的都在一两次的调节后,实现了正常功能。 实验结果 经过调试后,本系统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在室温到 100℃之间能以 1℃的阶梯进行对水的加热,同时能稳定在预设温度上,而稳定在 级别的温差内,传感器 以及液晶显示器能准确的将实时温度表示出来,除了没有出拔电源的方法能令系统停止工作外,一切正常。 16 总结 经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不但使得我们对于单片机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懂得了如使用课本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单片机的设计任务。 这对于我们适应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也提高了我们的工程思维能力以及工程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立下了基础。 此外,我们还认识了 51 系列的 89C52 等芯片的引脚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实际的结合各种芯片完成需要的工作状态使得我们走出了课本,走进了实际生活 中去, 同时,在这两周的工作之间,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工程设计的严谨性,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大意,就为之后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另外,因为这次的设计是小组作业,分开模块进行设计,这也要求了大家的交流,明白了分工合作时,交流是很重要的,这两周,我们宿舍基本都在“过来看看这段程序行不行”、“把电笔接上,要改一点东西”,尽管像流水作业,但是大家都很乐在其中。 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问题,在处理杂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是的我们更加严谨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出现问题不可怕,学生,就是不 怕错的一个群体。 或许有时候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