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营运中心项目策划书内容摘要:

,底板 混凝土 采用 薄膜加 草袋覆盖养护 3 天后浇水。 施工现场 应 预备塑料薄膜,以备防雨。 地下室底板大面积混凝土 浇捣, 必须 采 取有效的 高程控制措施 ,保证表面平整 度。 浇捣完成后要及时养护,养护需派专人 进行。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合理搭配机械 、 材料、人力等各项资源,保证 混凝土 连续浇注 ,确保施工连续性。 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按设计与施工规范放置垫块,要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湿润,模板拼缝要严密;混凝土浇捣时,要进行充分的振捣,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设置施工缝。 商品砼 进场时,坚决按照程序进行报批;及时按规定做好试块并送检;浇筑高度不能超过 2m,以免造成离析。 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时,不能提前拆模;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并覆盖麻袋,养护时间要求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 现场必须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及拆模试块。 后浇带施工 中建七局 第 三 建筑有限 公司 THE THIRD COMPANY OF CHINA SEVENTH ENGINEERING —— 正 文 —— 8 特步 营运中心 项 目 策 划 书 地下室后浇带模板 应随结构模板 同时搭设,且应成独立体系,不得随意拆除,严禁采用 换 撑法支设模板。 应保证后浇带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浇捣 混凝土 前将垃圾及钢筋表面 混凝土 渣清除干净。 后浇带 混凝土 结构 浇筑 时间严格 按 设计要求执行。 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需要改善砂 浆和易性,使用混合砂浆的现场塑化材料应经常浇水湿润,采取防晒、防风干硬的措施。 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不得不经实验随意更换材料,保证砂浆搅拌时间。 不准使用未经处理的桶底砂浆或隔日砂浆,尽量做到随拌随用,一般气温条件下, 34h 内用完,气温较高时可控制在 23h,防止沉底结硬。 砌筑前应提前 12d 浇水, 普通砖 水浸湿砖 1520mm深为宜,加气块应吸水较多应彻底湿润为宜。 每砌完一步架砖都应进行竖缝的刮缝和塞缝,以减少外墙渗漏点,提高砌提强度。 脚手架工程 :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外脚手架地下室二、三层施工采 用双排落地脚手架,地下室榕树部分没有工作面,不予搭设。 1~ 6 层主体采用落地脚手架; 7~ 19 层采用三次工字钢悬挑脚手架,一次性解决主体维护和装修使用脚手架。 在第七层预埋悬挑系统,悬挑系统采用 16工字钢作为底座, 转角处必须设四根立杆及钢丝绳,全楼必须采用全新质量合格的安全网。 型钢及钢管布设必须由施工员放样,安全员监督 , 搭设卸料平台,架体高出工作面 以上,外架全部挂密目网,全封闭施工。 架体立杆纵距 L=,架体宽B =,架体步距 h=,在 16工字钢上离墙 200mm设置内排立杆,距离内排 立杆 1000mm 设置外排立杆。 脚手架最高搭设高度为 ,计 13 步架。 悬挑预埋楼层分别为 1 17层。 中建七局 第 三 建筑有限 公司 THE THIRD COMPANY OF CHINA SEVENTH ENGINEERING —— 正 文 —— 9 特步 营运中心 项 目 策 划 书 505 装饰工程 本工程玻璃幕墙及二次装修 为建设单位直接发包。 内外墙 抹灰时基体不同材质界面应加钢丝网,钢丝网宽度 为 200mm,钢丝网丝梗厚度为 1,控眼宽度为 9。 外墙涂料分格缝留设符合设计要求,窗角、墙柱界面 、 梁墙交界面等易开裂部位,腻子中可铺贴纤维网加固 ; 电梯井 和管道井 内砌体应抹灰。 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油漆隔离剂等,均应再抹灰前清除干净; 对凹凸不平的基层,应事先剔平或用 1: 2 水泥沙浆分层补平;墙面脚手洞应镶嵌密实,管道洞和 贴墙管槽,应用 1: 2 水泥沙浆 填嵌 密实平整;基层与混凝土、砖墙面交接处,应铺钉两边各补小于 110mm 的金属网;抹灰前墙面应浇水;水泥、砂、石灰、外掺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控制等级配比;当抹 灰基层不平整时,中层抹灰应分层抹平,每层抹灰厚度应控制在 7~ 10mm;门窗框必须用水泥砂 浆填嵌密实;水泥 砂 浆不得 抹在混合砂 浆上。 瓷砖在使用前,应用清水浸泡到瓷砖不冒泡为止,且不少于 2h,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镶贴。 在平整偏差较大的基层,应事先用砂 浆找平,使镶贴瓷砖的 砂 浆厚度控制在 7~10mm 左右。 瓷砖镶贴,应随贴随纠偏,严禁在镶贴砂浆收水后再纠偏。 镶贴瓷砖时,每快瓷砖上抹砂浆时要估量准确,过多会影响已镶贴的邻块 瓷砖,过少易空,若瓷砖上墙后再补灰也易空鼓,因此不得在砖口处塞灰,防止空鼓。 瓷砖镶贴后应及时清理墙面,嵌逢必须密实,防止漏嵌。 中建七局 第 三 建筑有限 公司 THE THIRD COMPANY OF CHINA SEVENTH ENGINEERING —— 正 文 —— 10 特步 营运中心 项 目 策 划 书 防水节点 屋面板 结构 施工时,在女儿墙墙角处应浇注 300mm 高的 素 混凝返 梁 ; 所有穿楼板的管线,通风道 脚 部应 二次封堵, 混凝土 中掺 UEA膨胀剂,封堵后应 蓄 水试 验 ; 卫生间、 阳台 地面与室内地面 高低 差 不少于 50mm, 卫生间、 阳台地面坡向正确。 变形缝 节点 严格 按图 集 施工, 变形缝 双 面 墙外侧应随砌随抹。 水电安装 水电管线预埋到位,在楼板面上割槽时,不应切断板面筋 ; 在砖墙面上割 槽 布管后,应用 细 石 混凝土 补平, 抹灰时应加 钢 丝网; 在结构上开洞时,应事先征得设计院 同意 ,并 有 加固措施。 对于穿墙部位采取专门的防水措施。 高大模板 1) 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模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及福建省建设厅 [2020]32号文 和厦建质监 [2020]14 号文要求,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规范施工操作程序,提高超高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对超高架体模板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为超高模板安装提供安全、技术指导。 项目经理出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工长为成员,组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设专职安全员1 名,专职安全员有权因安全问题责令其分部分项工程停工整顿,各施工班组设安全检查监督员。 支模架搭设过程中,模板及支架设计人员应现场交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支模 架搭设完毕,模板及支架设计人员应现场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针对模板工程实现如下安全目标: 杜绝模板坍塌事故; 杜绝临边、洞口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 3) 砼浇灌措施 ( 1)砼浇灌前项目部、监理、方案论证专家、质检站代表须对支模架进行检查验收,同意并签署浇灌许可文件方可浇灌。 ( 2)泵送商品砼为减少泵管冲击力,采用 布料机 布料。 砼布料由专人指挥, 以防布料速度过快,砼在浇灌面堆积过多造成施工荷载超过计算预计的。 中建七局 第 三 建筑有限 公司 THE THIRD COMPANY OF CHINA SEVENTH ENGINEERING —— 正 文 —— 11 特步 营运中心 项 目 策 划 书 ( 3)梁砼分层浇灌,每层厚度 30~ 50cm,第一层砼浇筑完等上一段时间,在砼初凝 前浇灌上一层,避免 施工荷载过大的现象发生。 ( 4)砼浇灌前在钢管支架下部挂通线并在相应位置作标示,浇灌时派人值班观察架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 5)砼浇灌前由项目部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砼浇灌时项目部主要人员须在现场,并备好应急所需的资源。 ( 6)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按应急措施要求处理,首先确人员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4) 模板的拆除措施 ( 1)混凝土浇筑完,将同 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试块送实验室试压,根据实验室出具的强度报告并报监理,决定模板的拆除时间。 拆模时,一般应遵循先浇筑完先拆的原则进行拆模。 梁、板模 板和支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拆除。 墙模、柱模一般在浇筑完 24 小时后即可进行拆模。 模板拆除前编制专项拆除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 2)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翘乱捣,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 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 4)拆下模板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 5)模板拆除后要及时、认真清除残灰,再刷脱模剂。 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能漏刷,也不能刷得过多,脱模剂干后再支设模板。 ( 6)墙体、梁侧模板的拆除以不破坏棱角为准。 为了准确的掌握拆模时间。 留置同条件试块,试块强度达到 时才允许拆模。 施工中要积累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同水泥、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多长时间达到 的经验。 梁、楼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5) 安全技术管理 、满堂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中建七局 第 三 建筑有限 公司 THE THIRD COMPANY OF CHINA SEVENTH ENGINEERING —— 正 文 —— 12 特步 营运中心 项 目 策 划 书 、搭设满堂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作业层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满堂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满堂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 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与拆除。 、满堂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在满堂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搭设及满堂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