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报纸质量检查问题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连续”、“连贯”不能用“联”;“联合”、“联邦”、“联系”又不用“连”。 •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不能写作“山联着山,水联着水”。 现代汉语中,“联”似乎不能作为独立的单词,而只是词素。 • 第 5版 《 现代汉语词典 》 中,“连接”之后标示有“(联接)”,而“联接”之后的注释是“见连接”。 根据“凡例”说明,这也是异形词中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区别。 “连接”为推荐词形。 “ 度 ” 与 “ 渡 ” • “度”的本义是度量,所以下面是“又”(人的右手,原始的度量衡具)。 温度、湿度、长度、深度等即是引申义。 • “过 , 度也”,由此达彼,“过”这个意义也自“度”而生。 “渡”由“度”派生而来, 《 说文 》 解释:“渡,济也。 ”专指通过水面。 但两字没有严格区别。 • 现在,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日如年”、“迎峰度夏”。 用于与“空间” 相关的意义,特别是用于通过江河湖海时,一般用“渡”,如“ 一桥飞渡”、“渡过难关”。 • “过渡时期”属于特例,有比喻意义。 • “度汛”,“汛” 有水为什么用 “度” 呢。 因为“汛”指的是“汛期”,与时间相关。 “征”与“症” • “征”是表露出的迹象、现象,“症”(四声)的意思就是疾病。 • “病征”、“病症”、“病象”、“病状”,这些与疾病有关的词词义看似相近,但有区别。 • “病征”是表现在身体外面的病的征象,与“病象”、“病状”相近,但与“病症”不同,“病症”是指“病”。 • “综合征”与“征候群”是同义,但没有“综合症”这一个词。 “做”与“作” • “作”的本义是兴起,引申为制造、进行。 “做”的意思是制造,元明以后出现。 • 凡有兴起、振作、创造、装扮、发生等意义时,用“作”。 凡有制造、劳动、充当、担任等意义时用“做”。 • 表示抽象意义、书面词语多用“作”,如“作怪”、“作祟”、“作文”;表示具体的意义多用“做”,如“做操”、“做饭”、“做衣服”。 • 后面是动词时多用“作”,如“作报告”、“作报道”;后面是名词时多用“做”,如“做人”、“做好事”。 • 有些情况是特定的,不能代替,如“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写作“做为新闻工作者”,而“做贼心虚”又不能写作“作贼心虚”。 • 有的材料称,后面是双音节时多用“作”,但不能绝对。 “象”和“像” • “象”的本义指哺乳动物大象,甲骨文、金文时代有“象”无 “ 像”, “ 像”是后起的区别字,但长期使用中混淆不清。 • 现代汉语中,“象”泛指事物的形状、样子,有形之物皆曰“象”,如形象、景象、气象、印象、现象等;另一个义项是仿效、模拟,如象形、象声等。 • “像”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塑像、画像、肖像;引申的义项是在形象上相同或有些共同点,如谁像谁,还有好像、比如等。 常用词有像样、像话、像素等。 • 可见,“象”是本体,是第一性的 , “ 像”是造出来的,是第二性的。 “象”是实的,“ 像”是“象”的影子,是虚的。 • “相”也有容貌、物体外观等义项,如相片、相貌等。 要注意与“像”的区别,有“照相机”而没有“照像机”,有“录像机”而没有“录相机”。 “察”和“查” • “察”是仔细看,调查,如观察、考察。 “查”是检查、调查,如盘查、查访等。 虽然都有调查的意思,但组成单词后的意义不同。 • “考察”与“考查”。 “考察”是实地观察调查,深刻细致地观察。 “考查”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 “考察”与“考查”,所涉及的对象身份不同。 “考察”没有明确的上下关系,“考查”一般指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检查。 “考察”与“考查”的具体目的也不同。 • “检察”与“检查”。 “检察”的义项是检举、核查、考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 “检查”的义项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涉及法律方面的意义,一般用“检察”而不用“检查”。 • 还有“督察”,其义项是监督查看,或担任督察工作的人员。 “督察”不能用“督查”,“第 5版 《 现代汉语词典 》 中,没有“督查”一词。 • 至于“明察暗访”,不论从意义讲,还是成语的完整性讲,都不能用将其中的“察”改为“查”。 “分”与“份” • “分”最初写作“八”, 《 说文 》 的 解释是:“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 • 后来“八”借用为数词,在“八”下面加“刀”,才出现了“分”字。 • “份”原来是“彬”的古字,与“彬”读音相同。 今天的读音和义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才出现的。 “分”与“份”使用的混乱也自此而生。 • “分”是多音词,读平声,作动词、量词时,与“份”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读入声时,与“份”纠缠不清。 • 依第 5版 《 现代汉语词典 》 ,“分”的主要义项是成分、职责、权利限度,情分等;“份”的主要义项是整体里的一部分,用作量词的份儿,用在省、县和年、月后,表示划分的单位。 据此,除份额、股份、份饭、省份、年份备份外,其余名分、养分、成分、福分、职分、辈分等,一般用“分”。 • 但“身份”是例外。 第 5版 《 现代汉语词典 》中,“身分”同“身份”,有推荐词形和非推荐词形的区别。 身份”为推荐词形。 “通信”与“通讯” • 第 5版 《 现代汉语词典 》 的注释是: • “通信”的第二个义项是:利用电波、光波等信号传送文字、图像等,可分为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旧称通讯。 • “通讯”的第一的义项是:通信(第二义项)的旧称。 “通讯”在这个义项上是旧称,就不应该继续使用。 但这次质量检查没有扣分。 “截止”与“截至” • “截止” 与“截至”意义相近,都有“停止”的 意思。 都是动词,但意义上有区别,用法也不同。 • “截止”是到一定的期限停止,不再延伸、继续。 如某月某日截止。 “截至”是在没有结束的过程中的某个时点停止、切断,如截至某月某日。 • “截止”一般用在某月某日之后。 如果用在某月某日之前,需在“截止”后需加“到”,或是在“截止”后加“于。 • “截至” 则只能用在某月某日之前,与某月某日之间不能加“到”。 因为“至”已经有“到”的 意思了。 • “截止”与“截至”的语法意义也有不同。 如“截至”可以直接带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作状语;而“截止”只有加上“到”字之后,才能带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作状语。 “截至”一般不作谓语,而“截止”可以作谓语。 关于语法错误 ——电力行业报纸质量检查问题分析之三 • 这次质量检查发现,除字词使用之外,语法错误也是比较突出的。 字词使用与语法错误有密切关系,字词使用不当是导致语法错误的重要原因。 有些语法错误本身就是字词使用错误,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而已。 • 下面就语法错误大体分几类分析。 为了节省版面,所列举的病句,不一定展现整个句子。 是否展现全句,以能够说明问题为原则。 句中正误的关键之处用加粗字体,括号内为正确。 一、搭配不当 • 这次质量检查结果表明,语法错误中最多的是词语搭配问题。 因搭配不当使句子读起来别扭,意思不能准确表达。 述宾搭配不当的情况最多。 • “解决”一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恰当的搭配是“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等,“解决缺口”、“解决故障”、“解决漏洞”、“解决薄弱环节”等等,也都说得过去,但“解决局面”、“解决状况”就说不过去了。 请看下面例句: • 解决(扭转) 了以前多头受理、多头设计的局面 • 为 解决(改变) 这一 现状 • 加强(加大) 查处工作 力度 • 坚决 推进(加大) 依法规范经营 力度 • 加大(加强) 电力设施保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 加强(加快) 电网工程建设 步伐 • “加强”、“加大”、“增强”、“增添”、“推进”等动词的混用,造成搭配不当毛病的情况也不少。 “力度”只能“加大”而不能“加强”,更不能“推进” ; “工作”可以“加强”, 却不能“加大” ;“步伐”能“加快”,但不可以“加强”。 • 第三名的奖牌虽然不重,可它却 涵盖 着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努力与付出的 结晶 • 该局员工乘带电作业车正在高空 修复故障 • 最大限度地 提高 了需求测管理的基础 数据 • 减少 对化石燃料依赖 程度 • 做 过细过深 、 深入人心的 文化建设 • 做好 防止山体滑坡的各项 措施 • 享用(享受) 着现代科技赐予的 “ 清福 ” • 攀登 国际先进 水平 • 到月底 完成(实现) 全线架通的施工 目标 • 以上例句中,“涵盖结晶”、“修复故障”、“提高数据”、 “减少程度”、“做文化建设”、“做好措施”、“享用清福”、“攀登水平”、“完成目标”等,都有搭配问题。 还有一些没有罗列出的,如“减轻状况”、“实现能力”、“加快时间”等也是不能搭配的。 • 检查长句中的述宾搭配是否得当,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忽略句子的附加成分,使句子简化。 这样可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单直观,更易发现问题。 主谓搭配不当的情况也较多。 • 设备健康 水平 得到极大 改善(提高) • 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进步(提高) • 电源性 电力缺口 明显 减少(缩小) • 以上例句中,“水平”可以“提高”,但不能“改善”,也不能“进步”;“缺口”能“缩小”,但不能“减少”。 还有“决心强烈”等,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 并列成分搭配问题应特别注意。 • 句子的并列成分中有一部分搭配得当,另一并列成分则搭配不当。 这种情况不少,而又容易忽视。 例如: • 今年拉闸 限电范围 及限电量大幅度 减少 , • 利用橱窗、 电子屏 等形式, 张贴海报, • 及早 制定 和 部署 迎峰度夏各种 准备工作 , • 一个企业的 成功与失败 ,要 以人为本 , • 以上 4个例句都存在部分不搭配的毛病。 • “限电量”可以“减少”,但“限电范围”只能“缩小”,而不能“减少”; • “橱窗”可以“张贴海报”,但“电子屏”不能“张贴海报”; • “准备工作”可以“部署”,但不能“制定”; • “ 成功”与“以人为本”是对应的,但“失败”与“以人为本”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 修改这种病句,需将句子分解,分别选择恰当的搭配词语。 还有关联词语的搭配不当。 • 只要(有) 我们人人 “ 心到 ” 了, 才能 营造出 “ 献爱心、保平安、保和谐 ” 的良好氛围。 • 不仅 外出务工人员多,做生意的人 (也) 多。 • 一方面 加强与上级部门 …… 目前已落实 600万千瓦的外购电力。 (;)同时(另一方面) ,省电力公司进一步加强厂网协调 …… • 在条件复句中,“只要”是和“就能”对应的,“只有”是和“才能”对应的; • 进层复句中,“不仅”后面应该有“而且”或“也”相对应; • 并列复句中,与“一方面”相对应的是“另一方面”。 状语与中心词搭配 不当的情况也存在。 • 信念使他 坚韧(坚定) 地要 留在 这里。 • 给身体以舒适,给 心灵以肯定。 • 例句中的状语“坚韧”不当,可改“坚定”; • 状语“以肯定”与中心词“心灵”也不能搭配,应选择其它合适的词。 二、成分短缺 • 缺少成分,而使句子不通顺,意思表达不完整,也是这次质检中多见的问题。 一是主语缺失。 • 主语缺失分几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 通过 两天的学习,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通过 培训, 使 员工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技能,为公司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以上两例是一种典型的主语缺失类型 ——因为使用介词结构“通过 ”,而使事实上的主语失去主语的地位。 当然,这两例也有区别:一句有“使”,一句没有“使”。 • 改正的办法,去掉“通过”,使“两天的学习”或“培训”成为句子的主语;第二句另一种改正办法,就是去掉“使”,使“员工”成为句子主语。 • …… 要加大宣传,培养职工对执行制度的认同感。 (缺主语“通知”) 指出,加强执行力建设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向解放军学习。 • …… 工程计划及技术原则。 (缺主语“这”)对于推动青海经济 ……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 新时代的 “ 燕沙大酒店 ”。 (缺主语“我们”) 也坚信燕沙大酒店 …… • 以上 3例是缺失主语的另一种情况,即句子中事实上的主语根本没有出现。 • 行文中,主语可以承前省略,但那是有条件的:与前句主语不能相隔太远,比较自然,能够清楚地表达语义。 • 这三个句子承前省略不当,应补充主语。 • 这块革命 (圣地) 仍发挥着红色教育的重要作用。 • 我国企业 (产品) 合格率仅为 70%,每年不合格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 …… • 三峡。电力行业报纸质量检查问题分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