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的关注,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案例 4:《台湾丰富 的自然资源》教材处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看找到了有关台湾省物产有哪些雅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东南海上的盐仓”、“蝴蝶王国 ”、“美丽宝岛”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雅称的得来,与台湾的地理位置、成因、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关系,如台湾的水产王国及海上盐仓雅称的得来与台湾省所处的低纬度、临海位置有关系,如台湾省矿产资源丰富的成因是台湾地处板块碰撞构造带,由于属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又具有平原较少,山地为多的地形特征,因此森森资源丰富,号 称亚热植物王国等。 上述教师的教材处理着重体现了地理学科地理学习的对象具 有综合性 的特征,学生在学习台湾省在丰富的自然资源时,教师教会学生从地理位置、成因、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去说明台湾省被称为宝岛的原因,这种形式的学习,会使学生形成注重整体的思维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表格、地图等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在信息素养培养上的独到价值。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最终能够成功落实的重 要保证之一,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词,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避免走弯路、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加强对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符合当前地理教学实际及地理教学改革形势。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整合” 厦门市翔安区教研中心 郑明进 “整合 ”一词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少部分的事物 、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前提下,凝聚或汇合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整合用于地理教学设计,即为组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通过渗透、互补、重组等途径,以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 下面以必修 1《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整合方面的实施为例,加以说明。 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 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 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行为动词“说出”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 ”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 在对课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依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必修)指导性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学习要求,确定学生的学习的理想状态。 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 由于是借班上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 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 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 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读图分析,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 自己的编写特色。 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 例如本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 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 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 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 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 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 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 1 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整合。 四、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探究式学习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推崇,课改也强调探究式学习。 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 “排斥 ”接受式学习,或是将它 “一棒子打死 ”。 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例如讲到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时,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图上箭头改成线段),要求学生在线段上添加箭头的方向。 在学生活动前,根据教学实际,讲解径流与植物蒸发腾等概念,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然后,要求 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描述其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 五、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优势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传统的板书,言简意赅,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板图板画凝炼逼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进行传统 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整合。 例如本节课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时,课件显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示意图,让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个环节并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形成三种自然界水循环的联系框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种水循环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样,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地理是唯一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语、数、历、政、化、生、物、美等知识。 在教学设计时,要 立足地理,兼顾综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成,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本节课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李白的诗句,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引入歌曲《长江之歌》,要求学生用本课所学 “ 自然界水循环 ” 的知识分析诗词、句意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或说明什么道理。 优美的旋律、诗词包含了很多地理要素,在考查学生地理基本原理的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文学素养也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整合,根据系统论有关原理, 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 学元素的关系,以达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初中地理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为地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了难度,教学负担好像更沉重了,然而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有责任率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创新。 过去,我们称之为 “ 备课 ” ,而如今叫 “ 教学设计 ”。 它们之间不仅是名称的变换,而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如何为初中地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地理教学设计的课程理念 过去,我们教学地理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地图表格、地球仪等,以及几年来电子信息、电子备课等多种手段。 在地理课上,老师们取得了显著。浅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大类,收录国内外开源 15 软件 12987 个,建立了一个跟踪最新开源软件、对开源软件进行分类、识别、验证 、管理及培训、技术支持服务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透明的、一站式服务。 开源代码数据库旨在全面推进济南市开源软件的发展和应用,整合和充分利用开源软件资源,促进软件产业在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标是建立一个跟踪最新开源软件、对开源软件进行分类、识别、验证
,依次固定模板的位置和截面尺寸。 23 梁模板 梁板下部支撑采用扣件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为 ,经荷载计 算偏于安全,梁底板和梁侧模均采用 12 厚竹胶板, 50 100 木方,φ48 钢管加固,梁两侧打上斜撑,以增强刚度,梁高大于 700 的。 在梁腹部每 800 间距 加一道φ 12 的对拉螺栓。 顶板 顶板下部支撑采用 1000 1000 扣件满堂脚手架立杆, 每 高设 水平拉杆,在梁
》 GB 50368— 2020; (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20); (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7— 94); ( 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 1)木屋 木结构别墅是以天然木材为结构材料的建筑,亲和自 然,别致优雅,节能环保,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建筑。 项目建设 600 栋 19
企业蒙受损失。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注重眼前利益,在市场上往往背离顾客。 美国学者托马斯。 彼得斯和小罗伯特。 沃特曼认为,超群出众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使它们脱颖而出。 在《成功之路 —— 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一书中,他们提出了革新性的八种品质,其中包括紧靠顾客。 因此,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驱动,而不仅仅依靠技术来驱动,对用户所作的各项建议,从用户自身的立场来看
胎具制作、安装 根据罐顶的曲率半径制作拱顶胎具,在储罐中间设置转轴桅杆,在桅杆上安装可旋转的套环,将拱顶胎具焊接在套环上,下部安装可旋转的滑轮,可以通过滑轮滚动让拱顶胎具饶着桅杆旋转,拱顶胎具高度应高于拱顶设计高度 60mm,作为罐顶安装完毕支架拆除后,拱顶心下垂的余量。 胎具的制作及安装见下图十四 : 油罐施工图 放安装定位线 组立壁板安装定位挡块 顶层壁板安装 包边角钢安装 拱顶板安装 检验